19岁,正是如花般的年龄,有些人在学校里肆意地玩游戏,有些人,开始坠入爱河,感受爱情的甜蜜,有些人,依然孜孜不倦,成为图书馆的常客,而有些人却做了人生仅有一次的事情。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朋友莫琳,之前已经写过关于她的一篇文章《大学生,如何在毕业前攒下8万块?》,有人留言,打心底里佩服,有人留言,打心底里不相信。
也许,看完今天这篇文章,你会明白,有些人,确实能够做到你无法想象的事情。
大一,班里有一位女生的家乡是在河南驻马店“艾滋病村”附近,她发起了去河南驻马店暑期支教的活动。
19岁的热血青年们,对回报社会充满了激情,同学们纷纷报名,最初的报名人数高达四五十人。
报名之后,有些人忙碌起来,在学校申请立项,联系当地的组织。而另一些人开始退缩:我真的要去艾滋病村支教?我会不会被传染?这样的顾虑萦绕在他们心头,很多人打了退堂鼓。也有一些学生,在父母坚决反对下,放弃了支教的想法。
最后,只有6名学生坚持下来,四男两女。除了发起活动的女生,莫琳是唯一一位敢于去支教的女生。
1. 你不害怕吗?
莫琳跟我们说起她的支教之旅,滔滔不绝。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八九年了,回忆起来,却仿佛还在昨天。
我问莫琳,别人都退缩了,你不害怕吗,你是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的?
莫琳说,去艾滋病村支教,我没什么心理障碍。我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只要自己注意,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去支教之前,他们做了详细的准备,去上海市的疾控中心做了临时的培训,购买了保险。在学校里发起为当地孩子募捐的活动。
就这样,6位19岁的热血青年,拿着学校补助的3000块钱,坐了火车,又坐了大巴车,再换拖拉机,一路颠簸来到了驻马店村。
2.艾滋病村的生活条件
虽然在出发之前,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真正来到艾滋病村时,几个人还是被当地的生活条件震惊了。
没有自来水,没有睡觉的床铺,更不用说空调,那里没有城市里习以为常的生活必需品。
没有住的地方,就用幼儿园教室的桌子拼起来,作为床铺。
没有空调,只有教室屋顶一个小电风扇,没有蚊帐,要忍受恣意的蚊子。
没有自来水,用水需要去操场用压水井自己压水,提水冲澡。
厕所臭气熏天,粪便由于常年无人清理而恶臭蚊蝇到处飞,要捂着鼻子,才能进入。
支教期间,不知被什么虫子咬了,莫琳大腿上起了一些红痘痘。她当时也很害怕,会不会被传染艾滋病?(蚊虫叮咬,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虽然几率非常小)。她的心里一直安慰自己,没事的,肯定不会有问题。她没有想着提前回来,只是在心里祈祷。
后来,确实很幸运,没有什么事,她腿上的红痘痘,过了一段时间也好了。
3.这里有最淳朴的真情
当地学校有400多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来自艾滋病家庭。莫琳一行人发起的活动,在当地学校很受欢迎,有100多位学生报名参加。也就是说他们6个人要照看100位学生。
真正到了驻马店,发现艾滋病没有想象中可怕。健康的孩子也会和携带HIV病毒的孩子一起玩,完全没有隔阂。其实,即使是携带HIV病毒,也不会影响正常的交流,与他们说话,拥抱,都不会传播HIV。有时候,是我们心里的惧怕阻挡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当敞开心扉,就不会那么害怕。
那里的孩子很淳朴,他们用最简单的行为表达着对支教老师的爱,孩子们会带上家里好吃的东西给老师,也许就是几颗花生,几个地瓜。
有时候他们也会去家访。有一个9岁的小女孩,给莫琳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已经9岁了,看起来却像四岁,她的妈妈因为艾滋病去世,爸爸娶了后妈,后妈对她很刻薄。
家访第二天清晨,莫琳还在睡梦中,小女孩趴在他们作为临时寝室的教室窗口,看着莫琳。莫琳醒来,小孩子递给她一个透明的小袋子,里面装着几颗花生。莫琳看着那几颗花生,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这花生对于以前的自己是不屑一顾的,而对眼前的这个女孩,是她珍贵的零食,她却省下来拿给自己。这是她吃过的最珍贵的花生。
评判一个人对你好不好,不是看他究竟给了你多少,而是看他自己拥有多少然后又分给了你多少。
4.向死而生
莫琳的家乡在广西宜州,刘三姐的故乡。她在家乡有见过生活条件很艰苦的家庭。但是艾滋病村,除了穷,还是向死而生,这完全是另一种体验。在艾滋病村支教,让她感受到对生命的敬畏。
出生在艾滋病村的孩子,不仅仅是贫穷,他们一出生就是一场无望的抗争。
很多孩子,父母双方都是HIV病毒携带者,而Ta出生之后也感染了HIV。没有发病的时候,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但是HIV病毒就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Ta们的一生需要与HIV相处,这是一场无望的抗争。
而他们生活的村落,很闭塞,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电脑,互联网,这些词,对于那里的孩子,完全是陌生的。
有个叫威威的男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高中毕业,威威的学习成绩在当地算是拔尖的,他的父母对他抱有很大的期待,期待孩子能够走出家乡,去大城市上大学。
威威的成绩在当地是很不错,可是与大城市的孩子没打比,差距很大,他走出去有多难?
虽说人生而平等,但出生在不同的家乡,不同的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确实非常大。
那里的孩子,想要走出家乡,来到更大的世界,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城市孩子的无数倍。对比他们,城里的孩子太幸福了。
5. 支教的感悟
两个月的时间太短,能够带给学生的帮助也很少,他们只能给孩子带去短暂的快乐。如其说这两个月给孩子带去了帮助,不如说他们从孩子身上学到了许多。
虽然支教只有2个月,但与孩子们的感情很好,孩子们很依赖他们。离开时,孩子们做了贺卡送给支教老师。
这些年来,莫琳搬了很多次家,丢了很多东西,而这些贺卡却一直舍不得丢,一直珍藏在心里。
那样的经历,也许只有年轻的时候才会敢去吧,越长大越害怕。那次支教是一辈子仅有一次的经历。
莫琳说,如果换作现在,她也许不会选择去,也不敢去。
回来之后,莫琳每年献血200cc,连续7年,共献了1400cc。看到朋友圈发起的众筹捐款,她每次都会轻轻点开默默捐上十块、二十块。她说,我能做的有限,望这些绵薄之力能传递我的内心的爱。
那一段经历,对莫琳的人生其实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现在工作上遇到任何困难,她都觉得很渺小,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她很少抱怨。这也是为什么她显得比同龄人成熟,在职场中的发展速度比同龄人快。
与“向死而生”比起来,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抱怨,那些心里觉得不可逾越的障碍,是多么渺小!
PS: 弘丹准备在2016年写50位姑娘的故事,有故事的你记得来联系我哦~
既然来了,留下个喜欢再走吧,鼓励我继续创作~~~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那就关注我的简书账号吧,我们一起做朋友~~
网友评论
云之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有没有资格,是你说的算,别人的意见能左右你的决定,只能说明你决心不够,因为别人说是为了逃避,逃避什么啊?那是去受苦受难,能不去的人都不愿意去。当然,也真有那种愿意去的志愿者,但可能并不清楚过去可能面临的危险以及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