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紫兰,《太平广记 卷三 神仙三 汉武帝》:帝闲居承华殿,东方朔、董仲舒在侧。忽见一女子著青衣,美丽非常。帝愕然问之,女对曰:“我墉宫玉女王子登也。乃为王母所使,从昆仑山来。”语帝曰:“闻子轻四海之禄,寻道求生,降帝王之位,而屡祷山岳,勤哉有似可教者也。从今日清斋,不闲人事,至七月七日,王母暂来也。”帝下席跪诺。言讫,玉女忽然不知所在。帝问方朔:“此何人?”朔曰:“是西王母紫兰宫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出入灵州,交关常阳,传言玄都。阿母昔出配北烛仙人,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帝于是登延灵之台,盛斋存道;其四方之事权,委于冢宰焉。到七月七日,乃修除宫掖。设坐大殿,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好风,亦称仁风,《晋书 卷九十二 文苑列传·袁宏》:谢安常赏其机对辩速。后安为扬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道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焉。
诗意:1、2句,西泠的月亮照在开满紫兰的宫中,杨柳枝茂密生长等待着仁风的吹来。3、4句,小园中所有的香气都温柔的下垂,新开的花朵像是在梦里迷茫纷杂。5、6句,骑着马早晨来见油壁车里的佳人,晚上带着(佳人所赠)玉佩,穿着美丽的衣服来约会。7、8句,可惜我这个人,只有隐身画楼里,(为你们祝福)。
先生以为之意,可以扩大一下,就是河东君到杭州,必须参拜此地之倡优行会的头目,大多是此处之地痞流氓或是六扇门人物。然后在其人之带领下,与众位名媛见面,表明在贵地乞食,多多关照。是诗卑微如是,以紫兰拟诸名媛,以红梨自比,就是贾宝玉之自拟为杨树,即鬼拍手,诸位女子比喻为花儿也。异曲同工,异曲同工。
随后诵读《西泠》十首一过,非先生笺释,不得其要领。
(2)《西泠》第十首云:荒凉夙昔鹤曾遊,松柏吟风在上头。(原注:“时游孤山。”)吏苑已无句漏鼎,(原注:“稚川为句漏长。”)烟霞犹少岳衡舟。(原注:“褚元璩隐于钱塘时放舟衡岳。”)遥怜浦口芙蓉树,仿佛山中孔雀楼。从此邈然冀一遇,遗宫废井不胜愁。
先生以为是诗有史实,或是感慨冯云将与冯小青之故事也:寅恪案:此首在《湖上草》诸诗中非佳妙之作,但亦非寻常游览之作,必有为而发,惜今不能考实,姑妄推测,约略解释,殊不敢自信也。
第二句下自注云:“时游孤山。”故知河东君游孤山而有所感会。然细绎全首词旨,除“鹤曾游”外,其他并无与孤山典故有关者,颇疑此诗殆有感于冯小青之事而作。“松柏同心”已成陈迹,冯云将家已贫落,无复炼金之鼎,往来于富人之门,不能如褚元璩之高逸,旧日小青之居处犹似己身昔日松江之鸳鸯楼,即南楼,既睹孤山陈迹之荒凉,尚冀他日与卧子重寻旧好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