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生命科学与营养自然科普
《人体的故事》1:今天人类的生活并不符合进化的要求

《人体的故事》1:今天人类的生活并不符合进化的要求

作者: 自在的营养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7:18 被阅读10次

    《人体的故事》的作者丹尼尔·利伯曼,是美国著名的人类进化学家,现为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人类进化生物学系主任。这本书被称为自《枪炮、病菌与钢铁》和《人类简史》之后,又一本有趣的关于人类进化的书。书中通过揭示过去的600万年如何塑造了人类身体的每个部分——我们的头部、四肢以及新陈代谢,来考察人体的进化过程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从而为塑造人类的健康生活提供启示。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人类的身体适应的是旧石器时代的环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自身的活动导致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们的身体对这样的环境不能很好地适应,这导致了心脏病、II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暴发。

    对于人类的进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相信大多数人有这样的想法:根据达尔文提出的“适者生存”理论,人类能够在自然竞争中取得胜利,这就意味着我们显然是适应现在的环境的,否则我们早就被淘汰了。但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类的身体适应的是旧石器时代的环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自身的活动导致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们的身体对这样的环境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的,这导致了心脏病、2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暴发。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第一个是现代人的身体是不断进化的结果;第二个是人体与环境的不匹配造成了“失配性疾病”的产生;第三个是失配性疾病的预防办法。

    第一部分:现代人的身体是不断进化的结果

    进化过程是怎么发生的?首先,生物要想进化,就需要有多样性。比如,如果我们想要一只特别温顺的小狗,而现实生活中的小狗有很多种类,有很温顺的,也有非常暴躁的。这便是生物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大多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其次,只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能够适应环境,人工选择小狗的例子中,那些特别温顺的小狗适应了人类的需要,不够温顺的就没有能够适应人类的需要。最后,适应了环境需要的小狗,具有生育下一代的权利。小狗面临的环境压力来自人类,人类选择温顺的小狗,就意味着那些温顺的小狗有机会生育后代,从而可以把“温顺”这个特征传递给自己的子孙。于是,通过这三个步骤,能够适应环境的特征在后代身上不断叠加,小狗就会变得越来越温顺。人类也是在这样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成为现代人表现出来的样子。

    说完进化过程,下面说说发生进化的因素。进化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环境要足够的恶劣。如果环境非常的舒适,所有生物个体都能生下自己的后代,那就是所有多样性都会被保留下来。比如刚才小狗的例子,如果人类提供足够多的资源,让所有小狗都能生育后代,也就不会出现特别温顺的那只小狗了。只有当环境足够恶劣时,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发展的个体才会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进化才会发生。

    人类能够从猿类进化出与黑猩猩、大猩猩不一样的物种,开始于600万年前的冰川时代。地球变冷使得热带雨林的面积大量缩小,在热带雨林的边缘地带上,有一部分猿类遇到了食物危机,找不到足够的水果,便不得不开始寻找其他的东西吃。它们从树上来到地面,开始寻找植物的根茎、种子来吃。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人类进化出直立行走、相互合作等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征。你可能会说:“我知道人类是从猿类进化来的,但这和我当下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人类从600多万年前开始进化,但是直到距今20多万年,才出现了现代人的祖先;又进化了20多万年,直到1万多年前,才开始进入农业时代;又到200多年前,才开始进入到工业时代。这意味人类的身体是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在这600万年里,人类的身体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原始社会的环境中的,这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身体有重要意义。

    如果问你:“人类为什么能在进化中取得成功?”你的答案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很聪明的大脑。”确实,人类的大脑容量大得惊人。同样体重的条件下,人类的大脑容量是大猩猩的三倍,是其他哺乳动物的6倍。但大容量的大脑在让人类有较大的进化优势的同时,也给人类的身体带来了一个挑战。那就是大脑每时每刻都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供应其运行,哪怕是短短两分钟的能量缺乏,都会导致大脑不可逆转的损害。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大脑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成年人每天约有20%到30%的能量供应给大脑,而婴儿的比例更大:睡眠状态时,婴儿大脑对能量的消耗达到总能量消耗的60%。

    在原始条件下,环境非常恶劣,人类不得不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可能会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找不到吃的。对此,人体进化出来的解决办法就是:储存脂肪。脂肪分子是一种高浓缩的能量储存库,1克的脂肪可以储存9大卡的能量。当人类有丰富的食物供应的时候,人类会将这些食物转化为脂肪存储起来,等到饥饿时再从脂肪中调取出来,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人类能够保证大脑对能量的不间断需要。我们对比猴子和人类婴儿刚出生时的脂肪比例会发现,猴子刚出生时的脂肪含量只有3%,但人类婴儿出生时,脂肪含量大约为15%。不仅如此,人类的脂肪含量在哺乳动物群体中,也处于很高的位置。这也就是说,人类是哺乳动物中的“胖子”。

    存储脂肪可以应对突发情况,保证大脑能量的不间断供应。不过,人类想要正常生存下去,必须要保证人体摄取到的能量高于消耗的能量。旧石器时代,人类日常生活面临的常态是食物的匮乏。为了在这个状态下维持正常生活,人类需要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下功夫。开源,就是要多吃高热量的食物。甜的食物,比如蜂蜜、糖里面含有大量的热量,人在吃了之后能够高效地转化为脂肪。在旧石器时代,这样的食物非常缺乏,因此,收集到甜的食物会让人类异常兴奋,这也是直到现在,我们没有办法拒绝甜点的原因。

    在节流,也就是减少热量消耗方面,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有自己的办法。在揭晓答案之前,我想问一下:你对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有什么样的印象?他们是每天不停地劳动,还是有时间躺着晒晒太阳?你可能会觉得,印象中农民每天不断工作,还没有办法养活全家,原始人显然要每天从早上工作到晚上,才能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从化石中得到的证据显示:原始人为了保证能量的平衡,会减少不必要的活动。确切地说,原始人每天的活动时间大约是6个小时,除此之外的时间都处于休息状态。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人类在减肥时会那么的痛苦。专家说减肥很简单:迈开腿、管住嘴。但人类的进化过程显示:人类既无法拒绝甜食的诱惑,又具有向往悠闲生活的冲动。

    正是这种对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利用,保证了大脑所需能量的不间断供应,让人类的大脑比其他动物都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是人类能够在进化中成功的更重要原因,甚至比“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还要重要。

    在远古时代,人类对甜食的向往和自身活动时间的限制,能够帮助人类适应残酷的竞争环境。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在距今20万年的时候,人类遍布除了南极洲之外的全部陆地世界。当时的人种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人种,比如著名的尼安德特人就位于欧洲地区。你可能会觉得我们现代人中的某一些是尼安德特人的后代,某一些是在亚洲生活的人种的后代,某一些是在美洲生活的人种的后代。现实情况却会让你大吃一惊:这些人种都消失了。我们都是“智人”的后代。在20万年前,智人这一人种只存在于非洲的一个角落,他们总共不到一万四千人。就是这不到一万四千人,走出非洲,取代了当时世界上的其他人种。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70多亿人都是这一万四千人的后代。

    现在的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也就是智人的脑容量还要大。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意味着尼安德特人比智人要聪明。但为什么是智人取得了成功呢?作者认为,文化进化在其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智人发展出了语言、能够进行交流和合作,这能够组织起大规模的人进行更有效的工作。这是现代人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但也为人类的进化埋下了隐患。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体的故事》1:今天人类的生活并不符合进化的要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sq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