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自得其乐学论语
公冶长篇第二十二:归与之叹

公冶长篇第二十二:归与之叹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05:12 被阅读1次

    原文: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对于这段话,《史记》是这样记载的:“鲁使使召冉求,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将大用之。’是日,孔子有归与之叹。”这意思是,当孔子知道鲁国征召冉求后,看到了一线希望,才说了这句话。他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门人志向远大,文采斐然成章,只是还不知道如何约束自身。他看到冉求被用,觉得冉求还不足以担大用,于是希望回去指导指导冉求,希望冉求能更好地行己之道。

            以上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孔子周游,本欲行道,是希望能被征用,实现自己的心中理想的,哪知屡遭挫折,始终未得用,曾一度在陈绝粮,于是,孔子说了那句话,决心回国讲学。那意思是说,看来此时道终不得行,那还是回去吧。也就是说,既然自己不得实现自己的理想了,但家乡的门人弟子志向远大,文采斐然,还是回去教育他们,也许他们将来能被重用,那也可以替自己实践理想了。这是一种曲线的实现自己理想的路径。但这样理解,孔子的话里,还是有一定的感伤啊。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叹,说明孔子还是很失望的,失望于道不能行于世。可能就从此时,孔子失望到无意于仕进,把自己的理想深埋心里,寄希望于学生,倾情于教育,全力教育弟子,埋下希望的种子,寄理想的实现于未来。但是,他直到死,理想都没实现,却成为了一个大教育家。

            后来,王粲在《登楼赋》里,引用了这个事例,是这样说的:“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在这里,孔子的“归与之叹”的意思变了,变成了客子无论穷达,都会有怀土思乡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冶长篇第二十二:归与之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ti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