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美食随笔散文散文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作者: 走路带风的老妖精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23:49 被阅读44次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了,我们台州人民的元宵节很独特,十五元宵十四过,不吃汤圆吃糟羹。

中午吃的是特色小吃麦焦,吃好中饭就开始准备晚上的糟羹料理了。

我和老公夫妻双双齐上阵,我洗菜来他切菜,他切好来我拍照,中年夫妻的情情爱爱都在一蔬一饭里。墨鱼干,虾皮,油泡,豆腐,牡蛎,蛏子,冬笋,瘦肉,芥菜,嗯,光看看就好有食欲啊!

最费劲费时的是剁芥菜,菜的量要多,要剁得细细的,既赏心悦目,又能入味。

把这些食材放在锅里炒,炒至半熟加水,水滚后再把芥菜倒进去,然后用米粉和水调成米浆,一边慢慢倒入锅中,一边不停搅拌,直至变稠成糊状。

看着碧绿湛青的一锅不停地冒着泡,我心里也在快乐地冒泡泡。拿勺子尝一口,哇,好鲜好香!赶紧拿起手机发到闺蜜群里:我家糟羹好了,大家快来吃哦!闺蜜们也早已在群里晒出各自的战果。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自家的糟羹吃了一碗,我说不吃了,等会讨糟羹去。

儿子问:“老妈,什么叫讨糟羹。”

我说:“我晚上带你去体验体验。”

送走了几拨朋友,我带儿子也出门了。

走在街上,冷雨裹着风直往脖子里钻,但丝毫影响不了我的兴致,不时有鞭炮声响起,我对儿子说:“这是表示糟羹做好了,让大家去他家吃呢。我们小时候的元宵节,没有花灯,没有谜语,大家一整天都在忙着这一锅羹……”

在蒙蒙细雨中,我的思绪拉得悠长悠长,我仿佛听到了院子里孩子们的欢笑声,还有此起彼伏的剁菜声。

糟羹的来历跟戚继光抗倭寇有关,但对我们来说,糟羹的美好无关历史,不在口味,而是儿时的那份记忆。那时候,小孩们掐指企盼的是讨糟羹,而大人们希望自家的糟羹口感鲜美,吸引更多的人来吃,因为糟羹也叫发财羹,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哪家被吃得越多,预示着来年财运越红火。

还有一种甜羹叫“新妇糟羹”,哪家新郎娶了新娘,就在元宵节新媳妇亲手烧一锅甜羹,然后放鞭炮招呼全村老少来品尝,见证他们的日子过得甜甜美美。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天还没黑,拿着父母早就为我们准备好的牙罐,调羹,唤上院子里的小伙伴,叮叮当当敲着,浩浩荡荡出发了。

勤俭的主妇们,这一天把每个房间的灯都点亮,家家户户的门都敞开着,她们守在热气腾腾的灶前,每见到孩子过来,就热情地招呼着:“来来来。”孩子们排成队,一人一勺,给的人都想给满上,要的人推辞着:“够了够了,我还要去别家吃呢!”

石板路,小拱桥,小弄堂,到处可遇见三五成群的孩子,谈论着哪家的糟羹味道好,还要比拼一下谁吃的份数多,谁的肚子吃得圆。

记得读高一时,那年的十四夜只有我和老爹,分外落寞,但我里外张罗着把糟羹也做起来了,当我像个主妇站在灶前时,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我的初中同学。

初中我在县重点中学读书,我们这班住校生,当时特别玩得来,同学情谊很深,这批同学后来只有我没考上重点高中,心里特别自卑,也慢慢和他们疏远了。

天冷,又是黑夜,他们骑着自行车而来,当他们嘻嘻哈哈进来时,我心里又是惊喜又是感动。

我领着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去讨糟羹,疼爱我的大嫂大娘们一迭声招呼着我们,我那时心里特别骄傲,为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同学。

回来后,同学们说,吃了那么多家,还是你烧得最好吃!晚上几个男同学挤一张床,几个女同学挤一张床,大家谈天说地,聊得不亦乐乎,老爹也乐得合不拢嘴。

一转眼几十年了,老爹已经故去,当年的同学也散落天涯,但当年的那份感动一直存在我心底,这份情谊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每次想起都特别温暖。

“快快快,刚出锅的糟羹。”闺蜜的召唤打断了我的思绪,吃好我们又结伴去另一闺蜜家。

穿行在万家灯火热闹的夜,心里有着小小的失落,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原来的石板路,小弄堂已被水泥路,高楼大厦所代替,小孩子讨糟羹的习俗已渐渐消失,他们再也难以体会到那份热气腾腾的乡情,也很难找到那份纯粹的快乐了。

一碗热气腾腾的糟羹里,盛满了浓浓的乡情和友情,多想再去讨一回糟羹,再听一听父老乡亲的热情召唤。

“老妈,明年你和阿姨们备上工具,组队去讨糟羹呗!”儿子提议道。

“好啊好啊!”闺蜜们异口同声地附和。也许每个人的元宵节都有美好的儿时回忆。吃着美食,跟那些给我们带来美好和温暖的人说声“谢谢”!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了,我们台州人民的元宵节很独特,十五元宵十四过,不吃汤圆吃糟羹。 中午吃的是特色小吃麦焦,吃好中饭...

  • 糟羹!吃糟羹喽!

    元宵节,我们本地的习俗不是吃汤丸,而是吃糟羹。古历正月十四的晚上,家家都有糟羹,糟羹有些本地的人叫他“发财羹"。...

  • 做糟羹

    糟羹是我们台州过元宵节的传统美食小吃,今天我就亲手制作糟羹。 一大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严重所...

  • 临海糟羹

    临海元宵节吃“糟羹”的习俗,全国各地也许很少有,的确有点奇特,在“羹”字的前面还加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

  • 童年的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离乡多年,儿时元宵节的璀璨夜空仍记忆在大脑深处。 记忆中的家乡风俗,元宵节并不吃元宵,而是吃饺...

  • 儿时的记忆——元宵节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很久没有在家过元宵节了,我们这边的习俗是闺女(嫁出去的)不能看娘家的灯(好像对娘家的财运有影响)...

  • 没有元宵的元宵节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先有“正月十五”,后有“元宵节”。“元宵节”是后来慢慢长大了才知道的,元宵也是多年以后才尝到、...

  • 关于记忆之元宵

    记忆中的元宵 儿时的元宵节就是从早晨的一碗元宵开始的。 十五的早上吃过了早饭,父亲会带我去城隍庙街逛逛,那时候的平...

  • 《家乡的元宵龙》

    文/书博 《家乡的元宵龙》 儿时有关过年的记忆里,少不了元宵节的玩龙灯。 在老百姓心里,过完元宵节才算是过完年。正...

  • 忆~元宵节

    元宵节? 嫁人后对元宵节再也没有儿时的记忆! 生活在城市里,年味太少,要不是早上远在老家的父亲打电话来询问元宵节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元宵记忆——讨糟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ed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