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优雅转身》 一、最艰难的采访

作者: 欢喜螺音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22:18 被阅读500次

    薄荷清欢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因为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作为城市的记录者,是否能够跟上这个时代变迁的步伐?在媒体的转型期,有这样一群人,抛洒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每个人都在重新定位、加紧蜕变,寻找崭新的自我、寻找命运的契机……若干年后,回望那片职场的江湖,愿每个江湖中人都练就了武艺、修行有成。

                                                                                                                                                                                                                                     ——题记

    “小艾,明天放下手头的工作,派你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当天采访当天完稿。”报社的下午一点,正是整个编辑部刚刚睡醒的状态。

    热线部、社会部、经济部都挤在一层楼,全是格子间,一人一格。四五十个记者编辑混居,这个点,记者们都在外采访或者吃了午饭上来眯一会儿下午再战争,而上夜班的编辑,勤快点的才刚刚上班。

    整层楼安静得甚至可以听到键盘敲击的声音。所以,这个时候,商丽华商总的脚步声,格外清脆,分外响亮。

    商丽华是报社惟一的女编委,永远以职业装示人,到底是经济部出身,又在集团妈报那里成长起来的,就是不一样。

    出于战略的需要,2000年后的报业集团生了几个子报,商丽华和两三个妈报的精英到了子报自然就是中高层。子报和妈报的叫法是民间叫法,子报的人员多是应聘而来,没有正式编制,更没有分房的说法。妈报的,是有事业单位编制的。

    “好的,商总。您告诉我时间、地点、人物、联系方式。”艾晴蓝想,能够让商总亲自过来安排督办的工作,一定是重要人物。

    这些年,报社重要的人物采访都是由她去担当。她是报社写人物的头牌。她一边说一边找出采访本和笔准备记录。

    “明天去采访文若梅,肿瘤医院。”商总并没有就这项工作作过多的解释和说明。但是艾晴蓝的心里却很快堆积了巨大的压力。

    文若梅是同一部门的记者,37岁的她曾经是她主笔岗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如今却在与癌症顽强搏斗。

    她比她大了10岁多,其实她们真是有缘的,最早认识若梅姐是在17岁那年的晚报副刊,当时她们都是副刊最积极的作者,每期的头条,不是她若梅的,就是晴蓝的。

    她一直欣赏若梅的文字,所以两年前,新同事文若梅进来报社,一个偶然的机会一起吃饭,她发现面前的文若梅竟是当年偶像时,真是兴奋不已。

    做文友和做同事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文若梅本来已经在副刊部,她不甘于做编辑,且还是做小说连载的编辑。她拿着她之前发表的作品去找做人物采访主管的莫双颖,两个人在报社对面的咖啡厅吃了一顿煲仔饭,莫双颖就答应文若梅若有时间,可以尝试写人物采访。

    这里面有个缘故,一是做市民报的都是刚刚毕业的小年轻,写人物报道要有阅历和深度。文若梅把自己的过去和现在都告诉了莫双颖,莫双颖欣赏她的勇气,佩服她的曾经,愿意给个舞台一展她的才华。二是莫双颖也觉得文若梅的加入,算是鲶鱼效应,这些年来,艾晴蓝发展得如鱼得水,已经完全在与她同批进来的小年轻中脱颖而出。这种状态,需要一种刺激,也需要一种制约。

    就这样,命运安排了文若梅和艾晴蓝的相遇,也同期安排了她们的相争。

    人设就是这样的,虽然晴蓝当时很不喜欢若梅的那种时时迸发的火药味。文若梅是一个很努力的记者,一个星期甚至会有一篇稿件交过来,这就意味着,整个栏目的四个记者中,一周会少个平均两三百分。一分相当一元人民币。

    艾晴蓝也是入职记者才深刻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苦。

    她大学一毕业就了这家市民报,应聘表有问,你期待的月薪是多少,她填了800元。因为听说刚进时底薪380元,她想加上其他的800差不多了。结果新人培训时,被不点名批评了:我们这里是能力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好好干,未来月薪5000到10000是常态。

    五年了,艾晴蓝5000也拿过,10000也拿过,但都是像农民赚工分一样,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一个工分一个工分换回来的。

    打工分的是值班老总,也基本上就是那些妈报里来的前辈们。

    26岁,生活在体制外的体制内,不得不努力,但是当努力的人遇到拼命的人会如何呢?文若梅就是拼命的人。

    她就是编一个小说连载而已,却每天早上九点多就到了办公室,一直到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她的才华和拼命让她很快显山露水,几个月后,莫双颖把她调过来做人物采访。

    版还是那么多版,人却多了一个。僧多粥少。报社由老总到部门领导到栏目领导在内容的优质上目标是一致的,2000年之后,各大纸媒对人物和情感的采访空前重视起来,一个版一个版地给版面,要求很就两字,好看。

    这个风气的流行,缘于一个叫安顿的记者,她对人物隐私故事的采访,当时火遍全国。

    复制很容易,直抵人的内心却不那么容易。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赚工分换稿费的工作,更是相当于历史和城市的见证者。在这点上,文若梅和艾晴蓝是一致的。她们都是有一定职业追求的。

    如果没有这么直接的竞争关系,她们也许能成为朋友。她们偶尔也会一起吃饭,文若梅就调侃:小屁孩,你又没有结婚,那么拼做什么,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报社是主笔制,由部门推荐,编委来评定。文若梅觉得自己完全够得上主笔,那口气,就差没有直接在艾晴蓝面前说,你让贤好了。

    当然,她也不会真的把话说那么白,她说的是,每个月多500元,儿子培训班的钱就有了。她觉得艾晴蓝太幸福了,可以完全没后顾之忧地工作,不像她负担重。

    艾晴蓝告诉自己,到了文若梅这个年龄,一定不要为了500元钱拼成这样,愿努力工作,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就是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下,艾晴蓝要去采访住在肿瘤医院的文若梅。

    艾晴蓝有一些心疼文若梅,她太拼了,一年以来,她总是听到她在办公室里一边咳嗽一边敲字,中间还要关心朋友帮她买卖股票,还想着把自己的作品结集出书,还在参加一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文若梅的小宇宙要全面爆发了,同时她的人也在这次大爆发中,元气大损。

    开始的时候,文若梅以为是小毛病。以为只要打针吃药坚持上班,就会没事。文若梅好不容易才走上人生的上坡。上坡当然是有难度,费力一些,这些文若梅都不怕。她不是一个怕苦的女人,她是一个正在苦尽甘来的女人。

    艾晴蓝的眼睛有一些湿润的模糊。每次采访前她都会做好充分的功课。而这一次,无疑将是她五年来最艰难的一次采访。

    艾晴蓝没有化妆,拎了点苹果,带了五百元钱的红包,去采访文若梅。她知道,以自己的水平,成文后,一换文字可以换来500人民币,她愿把这钱提前捐给若梅老师。

    老师,报社电视台这种文人扎堆的地方,对老总以下都是互称老师,以表谦逊。实习生来实习时,见人都叫老师,显得特别清纯,人人受用。就用了老师这一称呼。又文明又优雅。

    这一声若梅老师她是发自内心地叫的,她的位置,空着。长久没有人坐,已经蒙了灰,样刊也都堆了好厚了。她在桌上放的花,早就干了。

    艾晴蓝见到文若梅时,文若梅正在走道的病床上和人有说有笑,简直不像是个病人。

    这不是她们在病后第一次见面,之前晴蓝随大流来看过两次,这一次身份不同。见到晴蓝只身过来,文若梅有片刻的吃惊。

    “若梅老师好,最近身体还好吧……”“要是还好,你就不会在这里来看我了。”文若梅那张嘴,还是那么泼辣。

    不同以往的别扭,晴蓝心里是有一些高兴的 。为战友恢复了生命的活力而高兴。

    她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下面的话应该怎么说, 只有冲着文若梅尴尬地笑。

    "刚刚一个文友过来送了灵芝给我。以前我们都是小镇上的女孩都参加过文学培训班,那个时候我们都想当作家,现在她已经开始写剧本赚钱了,我的书也快出来了。都实现了心中的梦想,就是我要死了……”

    文若梅这么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好像她只是要去远行一样。

    艾晴蓝想,她这心理素质接受采访是没问题的。“报社领导,我们大家都很关心你,广大读者也很想念你,受报社委托,接下来我要给若梅老师做个采访 。”

    文若梅的眼睛一亮:采访我?我其实最不希望被采访 ,我想像你一样去采访别人。健康平安,风平浪静地活着。

    这话说得很心酸。艾晴蓝第一次觉得自己也许不太适合做记者。笨嘴笨舌的。而且,她竟然享受这种笨。如果这样的下风能够让文若梅好受一些的话。还有,如果文若梅能够重回报社,她愿意,不做这个主笔了。

    若干年后,艾晴蓝才知道自己当时的想法不像一个职业的记者。记者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不要带太多的个人情绪进来。如果身在古代,艾晴蓝大概会选择做一个女侠。

    姜还是老的辣,文若梅知道艾晴蓝不知道说什么,她自己开说了——

    “晴蓝,我告诉你,千万不能对自己太狠,女人首先要爱自己。你看我吧,以前总想着省省省,努力赚钱,存钱给儿子做以后留学的学费,但是你看,我现在吃一颗药,就相当于我们一个月的基本工资,600多块啊。我现在每天就换算,这个药,这一针,够我写多少稿子换多少稿分,写几篇外稿的。”

    文若梅毫不闭讳自己写外稿的事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何况她连命都搭上了。

    艾晴蓝悄悄开了录音笔。这是珍贵的资料。本来她不是一个爱用录音笔的人。但是她想着文若梅的病,她的一切都是珍贵的。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没有人能够替你生病,替你去死。你热爱的工作不会,你热爱的男人和孩子不会。最伤心的,是父母。好好爱自己,健康是1,没有健康别的也就都没有了……”

    “你有什么想对读者们说的吗?”

    “这稿子是不是我死了以后发?写好之后能不能给我看一下?我先看一下再发吧。我不能参加自己的葬礼,看看这稿子,也算是盖棺定论。”文若梅岔开话题,忽然来了这么一句。她的眼眶红了。她最在意的就是读者了。她就像读者的知心大姐。

    在文若梅病后,有些读者打电话在报社来找过她,知道她病了,一定要到医院来看她。一个记者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到家了。文若梅指着床头放在地上的鲜花说:这就是一个读者刚刚送来的,之前一次采访后就成了朋友。感恩读者丰富了我的人生。他们是我人生的花。但是我真的不想对他们说什么,要对他们说的,都在我的文字里了。对了,我的那本书马上也要出版了,到时候号称大家去买我的书哈。希望那个时候我不是在殡仪馆里或者墓地里。

    文若梅是故意的,她故意,她尽量地用一种玩笑的话表达内心所想。她说现在还没有感觉到疼,可能因为有药保着,但已经开始掉头发了。她像孩子般俏皮地抓自己的头发,一撮头发握在手心,她给艾晴蓝看。

    艾晴蓝拿出相机,拍下了头发、床前的花、朋友送的灵芝,还有努力微笑的文若梅。她上前去,拥抱了文若梅,她感觉到,文若梅身体的抽动。她,在无声地哭。

    那天,后来,她们聊了很多,关于怎么走上记者这条路的,关于婚姻家庭和孩子,关于与癌症的抗争。

    艾晴蓝问:你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文若梅说:我比较贪心,可不可以说两个?一个是对自己的,就是早日回到报社上班,另一个是对孩子的,我想再活五十年,看着我的儿子考高中,考大学,谈恋爱,参加工作、结婚、生孩子……我自己是做人物采访的记者,阅尽人间无数,但是我还没有来得及教会我的儿子一些做人的道理。

    文若梅的儿子,正面临中考。她说她多活一天,孩子就多一天有妈妈。所以中药再苦她拿个碗,受不了吐到碗里,再把碗里的喝下去。她要活下去。

    艾晴蓝临走的时候把500元红包交给文若梅,她这才觉得少了,一颗药都不够的。生活的窘迫,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无冕之王的记者也不能幸免。

    回到报社,艾晴蓝朝文若梅的空位子深深看了一眼,然后坐在自己的格子间里,开始敲键盘。她可以当日采访当日成文次日见报,还是整版整版的。这是一个优秀记者的基本功。

    可是在这个当下,当她开始写关于文若梅的文字时,内心是沉重的。她肯向自己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那是因为,她大概是把这篇文字当作了她的盖棺定论,相当于追悼词。

    艾晴蓝一边敲字一边掉眼泪。正在这时,和她一起进报社的章凯走过来:“你在写啥?”“写文老师的采访稿。可能明天就会登出来。”“你真是天真得可以。谁让你写的?”“商总啊,怎么了?”艾晴蓝还是一心一意地写文,没有抬头看他。章凯做记者已经做得有一些痞了,也喜欢和她开一些玩笑。

    “我告诉你,你这篇稿子,肯定发不了。就是写了也发不了。”章凯百分百肯定地说。

    “为什么呀?”艾晴蓝这才停止打字的手,抬起头,一脸将信将疑。

    “我问你,你去医院的时候,文老师可是一个人在那里。”章凯秒变神探的感觉。

    “是啊。”"那你有没有想一想,她先生哪里去了?"

    "采访的时候我问过了,上班啊,她先生压力很大。已经花了几十万了。就是和死神下的赌注。“

    ”那个时候,她先生可能正在报社。我问你,你是不是下午去采访的?“"是的呀。“

    ”那就对了,你不信就等着吧,不管你这篇稿子写得多么惊天地泣鬼神,你这稿子,发不了。“章凯再次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在商总和章凯之间,艾晴蓝当然是相信商总,商总是在报社呼风唤雨的人物之一,又因为性别原因,其他老总都让着她。

    想着文若梅期待的眼睛,艾晴蓝继续埋头写稿。

    这时,分机响了,”晴蓝,今天辛苦了,若梅还好吧……还好就好,稿子你先写,我们备着先。写完给我看一看,谁要你都别给,包括文若梅。”

    电话是商总打来的。那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婉转地说了,稿子不会发了。

    艾晴蓝忽然觉得自己遇到了史上最艰难的一次采访。采访对象特殊而尴尬,采访的过程回想起来,倒真的让她学到很多。可是,采访成稿在采访结束后却蓦地变得可有可无了——

    这当中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

    下一章:小心灯下黑


    30天写部属于自己的中篇小说挑战营  18    薄荷清欢

    每天一到两更,欢迎交流。感恩关注。

    本连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改编等。

    中篇小说《优雅转身》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箫雪1:你现在转到哪行了?
      • 箫雪1:作为同行,我会认真拜读
      • 箫雪1:报社的生活就在眼前
      • 繁花117:今天才来拜读大作。原来是媒体行业题材。算是本行,关注哦。新媒体兴起后,对传统媒体冲击尤其大,这两年离开的媒体人越来越多。传统媒体转型,难啊。这篇文是什么时间为背景的呢
        欢喜螺音: @繁花117 那您要多提意见。零五年到现在。
      • 6c86c076edef:年轻时用命换钱,后来用钱换命。写得很流畅
        欢喜螺音: @江雪_e90f 是。所以身体第一。谢谢关注。
      • 一鸣:文笔很流畅,基本功很扎实了。通篇看下来感觉没有什么问题。
        透过你的文章,可以看到报社运作的一些基本情况,有一种窥探一个神秘领域的新奇感。文章没问题,加油写就可以了~ 期待下文:yum:
        欢喜螺音:@一鸣 谢谢老大,下一章也交了,哈哈。俺争取保持日更。
      • 季灵:结尾悬念设置很好,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但是开头大篇幅介绍文若梅太多了,看的有点云里雾里
        欢喜螺音:谢谢亲的关注。
      • 足马:很有意思,“记者采访记者”,“重点稿件不能发”都很有看头,期待下文!到底发生了什么:blush:
        欢喜螺音: @足马 谢谢关注。
      • 典典的蟹妈:又跟着你开始了解一个新的行业,先向文中敬业的媒体人致一个敬!
        P.S.: 安顿最初的两本情感系列书我都买过,以八卦的心思看了很久。
        欢喜螺音:@典典的蟹妈 哈哈哈,很开心和你们这些可爱的有趣的灵魂相遇于简书。
        典典的蟹妈: @薄荷清欢 嗯,是的。我都暴过好几次年龄了,再暴一次也不多😛
        欢喜螺音:@典典的蟹妈 晕,绝对隐私吧。哈哈哈。这真是暴露年龄的段子啊。
      • panda潘达:总能跟你们学到东西
        欢喜螺音: @panda潘达 我们本就互相学习。
      • 福二姨:妹妹,你不会就是报社上班的吧?所以写这么好!这长篇唉,草稿都不打啊?👍👍👍👍👍
        欢喜螺音:@福二姨 不在报社上班哈。
      • 孤独一刀:都开始长篇的节奏了!
        孤独一刀:@孤独一刀 呃⋯⋯
        欢喜螺音: @孤独一刀 瞎写的节奏。
      • 作一滴水: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稿子不发没关系,改成小说就可以……聪明之举,有情之人……我读完用时8分半,想必写时得四小时以上……为你的执着感动,向你学习!致敬!
        欢喜螺音:没那么长了。哈哈。这篇小说是我参加30天挑战营的。感恩老师多提意见哈。
      • 李宛宸679:你这连载好长,我都更两千字左右↔
        欢喜螺音:@顾轻尘 哈哈哈,网文都是6000的要求。你要习惯亲。
        李宛宸679:@薄荷清欢 亲妈好!: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今天确实有读者反馈更:ideograph_advantage:少的问题,可是我确实没时间写嘛: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欢喜螺音: @顾轻尘 我这亲妈,厚报读者

      本文标题:【连载】小说《优雅转身》 一、最艰难的采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fm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