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自由表达,发现自我的第一步
当代人的迷茫与焦虑、纠结与彷徨,都来源于对自我认识不足、认识不清。
曾几何时,我们都能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要做什么。
然而,一旦进入社会竞争的轨道,我们就渐渐迷失了自我,不由自主地会用所谓的“标准”“规范”来要求自己,只有个别人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有同样的想法才会感到心安。
久而久之,我们便失去了感受自我、表达自我的本能,成为社会机器上一颗颗面无表情的螺丝钉。
内心深处自我释放的需要与表面的自我压抑形成剧烈的冲突,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写出来(说出来)的内容毫无个性、千人一面、枯燥乏味;对个体而言,则埋下了心理问题的种子。
在《写作课》中,叶开先生首先提出的理念是“自我认识与自由思考”。他指出,“写作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彰显暧昧不明的事物。写作如同一束光,照到不被看见的事物上。”
“不被看见的事物”就是每个人生活中、心灵中那一点点微渺而强大的光芒。个人的经历与体验、不足为外人道的思想与感受,都是自由心灵的产物,是渴望得到表现与认同的。我们应该为之寻找一个出口——把它们写出来。
对初入写作者,叶开先生主张“不要犹豫,无所顾忌地写下你的第一个字。”然后让“语言像纱场的纺线,不断地扯出来”。写作,就是扯出你身体里、心中的纱线。
为什么要扯出“纱线”?因为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个真实的自我,只有找到一个“线头”,一点一点地将它“扯出来”,才能遇到真实的自己;然后理清纷繁的“纱线”,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叶开先生看来,开始写作就是开始心灵的疗愈。第一步是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来重塑自我,即抛开所谓的“最佳结构”“好词好句”,写自己熟悉的事物、熟悉的语言、熟悉的句式;抛开所谓的“高大上立意”“宏大叙事”,写真实的所见所感,说真心话。
在写的过程中,我们会渐渐找到自己最习惯、最适合的表达方式,也就是传说中的“文学个性”。
不少《写作课》的使用者在尝试这种独特的表达练习之后,表示“整个人都变得轻松明朗了”“好像把心里沉积多年的郁闷彻底倒出去了”,以至于“忽然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从初三开始见证此书的诞生,现在已是一名高三学生的张昕怡说:“过去我在写作时常常一边写一边担心被否定,因而总是很焦虑,这种焦虑心态还会在不知不觉中蔓延到其他事情上。
但在体验了《写作课》中的写作状态后,我学会了静心,学会了抛却一切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克服了浮躁。
这种状态帮助我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节奏。如今,我的成绩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②写作虹吸知识,打通小我与大我的界限
当代人的心理问题,还来源于太过关注自我,封闭、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知道如何与外界互动,忽略了从外界发现美好的事物与更多的可能性。
在《写作课》中,叶开先生还提出了“写作虹吸知识”的理念——通过写作来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对什么事物有兴趣、有感觉,我们就可以试着把它写下来。如果写着写着忽然“卡壳”了,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自身认知的不足。
这时我们就需要走出小我,到外界去寻找新的素材,像蜜蜂一样去采集不同味道的花蜜,像雄鹰一样去捕捉猎物。
虹吸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阅读,可以从书籍、网络中去搜索一些相关资料,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分析,把它们运用到你的文章中去。
当写完一篇文章后,你又会发现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拓展、深化,这又会刺激你去阅读更多的资料,同时旁吸相关知识,充实自己,构成自己的视野。
随着视野的开阔,你会知道许多原本不知道的东西,它们会在不经意间“颠覆”、重塑或是完善你的世界观,你会发现世界不再是你曾经认为的样子。
也许你会发现,那些让你耿耿于怀的事情根本微不足道,天地间还有更多的事值得你去体验、去尝试。
也许你会发现,在你的经验范围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用来处理问题,还有许多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于是,你找到了新的方法、新的方向,便不再纠结于过去了。如果不是为了写作,你又怎么会想到去直面、去探索的自己之外的世界?
想要打通小我与大我的界限,叶开先生提出了“一本书,一位作家,一个时代”的读书方法。
首先,找到一本自己特别喜欢的书。只要愿意寻觅、多读,每个人都会遇到“命中注定的那本书”。
那本书值得你过一段时间就重读一次,每一次重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思考与收获。它会影响你的一生,给你以源源不断的滋养。
其次,要研究这本书的作者,他创作过的其他作品也尽量找来读,读得越多、越深入,就越有感而发,可以写读后感,也可以写研究文章。
这样,你对这位作家就了如指掌,成了研究他的专家。这时,你的关注点就由自己转向了他人。
然后,你就可以介入这位作家所处的时代,可以查他的资料,了解他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了解那个时代的各种知识。
读书读到这里,你就成了某一方面的专家,你的个人兴趣在这个领域里被全面激发,注意范围由点到面,格局也因此从窄到宽。
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为了唤醒那个一直隐藏在心底深处的、真正的、最好的自己。
当一个人的关注点从自己的内心感受转向感兴趣的外界事物,他的心灵就被打开了,变得开朗,不会再沉浸在小情绪中无法自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