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更是人类的瑰宝。在这片神州大地老子记录了灵感顿悟,中华民族的荣幸,人类的福音。 读《道德经》是负重前行,直接读原著穿越时空和复原语境领会宝典,洞中摸索,反复揣测,突然顿悟,豁然开朗,领悟圣贤教诲。启悟自身智慧,遵道守道获得圆润的生活质量,不自量力想把自己的领悟奉献给您,以希抛砖引玉,共享共勉。
《道德经》茂冒泡之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茂冒泡之第五十一章领悟,本章站在生命角度阐述了道的属性地位作用。理解上是语言语境的跨度太大,穿越时空是要靠坚韧的毅力和悟性水平的。这里的“不”是恒久之意。道是万物的灵魂,生命的主宰;道的运行发挥作用孕育万物;物质构建形成了有形实体;顺势而为发展成一定的形态。所以万物的根本特性落脚点一定是坚持遵道守道的。遵道守道是万物坚持臣服本源的天命。孕育了万物、营养和保护万物、生长发育,成熟结果。反反复复,生而不息,坚持营养和保护。这才是是由道与德之根本特性所决定的道运行的奥妙啊!
道不要求不强制。道是形成万物的内在生发力量,德是道之动,成形成熟,循环反复。生命的给予,发芽、成长、成熟,生命更迭,无不是道的呵护。生命的规律认识,是深刻超前的。DNA的发现,应该说是对老子悟道的践行和注脚。开花结果给予其他生命体以营养。隐涵着为人民服务的大道。
现实中,生老病死,物生物灭,人们已经了然。但是,我们作为生命体之一,读了《道德经》之后,是不是应该生命中多些阳光呢?汲取天地之精华,社会的文明促进自我成长。遵道守道我们还应该做什么?珍爱守护生命,多做贡献,向范仲淹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常怀利他心,长做利人事!
爱自己是本性,爱大家是使命,爱世界是大道!
爱,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