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钦点为巡盐御史。家中只有她一个女儿,被父母视为珍宝,父亲把她当儿子养,五岁时请贾雨村当西席,教她识字读书。
她出身时身体比常人怯弱,却聪明异常,乖巧灵秀。曾有一个弟弟,三岁就死了,六岁时,母亲又一疾而终,好在还有父亲,正是四十出头的壮年,完全可以再娶妻生子,既给黛玉一个妈,又可以延续林家香火。
可是她的父亲决定不续弦,不过继儿子,坚持把她送去外祖母家。她不忍弃父而往,父亲说,“你年小多病,离去正可减我顾盼之忧。”她只得洒泪拜别父亲,登舟而去。
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人,她的命运藏在一幅画、一句诗、一首歌中。
画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诗是:“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歌是:[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掛。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按脂批,咏絮才是指林黛玉。咏絮才的典故出自东晋谢家,《世说新语》记载,“谢太傅在下雪天,召集家人一起聚餐,席间和儿女讲论文义。不一会儿,大雪纷飞,谢安兴致勃勃地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媪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这里指林黛玉有谢道媪之才,谢道媪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
“玉带林中挂”,玉带,指的是官服上的腰带,在戏台上可以看到,松松地悬挂在腰间。玉带指向谁呢?
结合着画看,玉带把两珠枯木围住,两珠枯木是指林,画面显示林黛玉被玉带所围困。玉带不是指贾宝玉,一是贾宝玉的打扮是腰束着五彩攒花结长穗宫绦,他胸前所挂的是扇坠那么大的通灵宝玉。二是明清时只有官员腰悬玉带,贾宝玉没有当官,不可能系玉带。什么官能把黛玉困住,贾母也束手无策的人,最大的可能是北静王。
北静王和黛玉有三次间接交集。第一次,宝玉把北静王送给他的一串念珠转手送给黛玉,黛玉说:“哪个臭男人的东西,我才不要呢。”
第二次,宝玉雨夜探访潇湘馆,身穿金藤箬笠、玉针蓑衣和沙棠木屐,说:“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常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的和戏上扮的那渔婆儿了。”
第三次,贾母的寿辰,南安太妃和北静王妃来祝贺,南安太妃让姐妹们过来见面,湘云、探春、宝钗、宝琴、黛玉五人来请安之后,太妃笑道:“都是好的!不知叫我夸那一个的是。”把备好的礼物赏给她们,北静王妃也有五样礼物赏赐。
林黛玉的眼里只有宝玉一个人,北静王虽然贵为王爷,在她眼里也是臭男人,不稀罕他的东西。作者两次写宝玉想把北静王的礼物转赠给黛玉,黛玉两次拒绝不收,最后却是收下了北静王妃给的礼物。这暗示林黛玉被北静王看中了,贾母都无法拒绝,由王妃出面,强迫让黛玉接受。
这不是无端猜测,书中另外有一个情节,蒋玉函把北静王赠的大红汗巾转送给宝玉,宝玉把它系在了袭人腰上,成就了一段婚姻,袭人嫁给了蒋玉函。
北静王在与宝玉的交往中,早就知道林黛玉的存在,存有了迎娶之心,北静王妃出面进行考察,贾雨村做了大媒。第一回贾雨村的话中露出了端倪,“玉在匮中求善价”,贾雨村作为黛玉的恩师,恩师如父,他要为林黛玉求个善价。
林黛玉本是绛珠仙草,为还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用一生的眼泪报恩,按说泪尽就得人亡,可是唱词中“春流到冬尽”后面还有“夏流到秋”,眼泪流到冬天就尽了,可是后面还在流,流的不再是泪,那是血。
她在世间最亲近的人,心爱之人贾宝玉有了金玉良缘,受业恩师要把她嫁给北静王,怜爱她的贾母也是默认,她是四面围困,内心泣血,秋天之时魂归离恨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