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销魂

作者: 风清不扬81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06:10 被阅读0次

【原创非首发,首发《三联生活周刊》,文责自负】

果然是知识改变命运,恋爱使人早熟。《神雕侠侣》里,杨过学了几年四书五经,加上后来跟小龙女早恋,好好的一个武学粗人就变得感性起来。十九岁那年的雨季,杨过与小龙女经历了生死般的离别,就立即领悟了梁朝江淹的那句话,“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毕竟是有文化的武林人士,更容易走进艺术殿堂。十六年生死离别的结果,是独臂杨过在武学实践中取得了创造性的艺术成果,这就是世间独一无二的黯然销魂掌。

在武林界,开创新的武学领域并非难事,但能达到杨过这水准的确实不多。这从命名上就看得出来:丐帮的打狗棒法道尽了丐帮兄弟与狗共舞的尴尬,算是写实;桃花岛的落英缤纷掌体现了黄药师作为文艺青年的功底,算是写意;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却是以十六年的黯然神伤,将此前博览的各派武学精华细加煎熬,按照不可复制的方式达到写心的境界,终于把武术变成了艺术。如果让这位身残志坚的杨老师走进访谈节目,我猜想德艺双馨的他少不得鼻翼掀动、眼眶带红,搂着小龙女的香肩喃喃自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时也是相似的,当然不幸的结果却多有不同———这与个人的爱好特长有关。传说中南宋杨过黯然销魂的结果是创立了一套别人学不走的掌法,现实中北宋苏东坡黯然销魂的结果是写了一首别人写不出的好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老师写下这首《江城子》时,妻子王弗已经过世十年,其词其境,与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何其相似。苏老师与王弗一起生活了九年,丧妻时他不过28岁,还是著名文青而非苏大师。

与武学青年相比,显然文青的心理康复能力更加强大。早在王弗死后第三年,苏老师就迎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又过三年,他在杭州通判的任上收纳侍妓王朝云。这位34岁的壮年文青,宛似眼里只有王姓美女,或者这是他纪念亡妻的另一种方式?但无论如何,苏老师肯定已经化悲痛为力量,努力从单一的黯然走向了更多的销魂。

就在苏老师黯然感慨“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翌年,他修复了一座残破楼台,并以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为主题写下《超然台记》。我猜测这并非为了忘却的纪念,因为这时他是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者,政治失意也许更令他黯然,而这黯然的结果是豁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显然这种“不得不”的豁达,其实是更深和更不可说的黯然,正如唐代韩偓的诗句,“雄豪亦有流年恨,况是离魂易黯然。”志向远大的雄豪们能有什么流年恨呢,我们都懂的,肯定不是为了纯粹的卿卿我我。并非离愁才黯然,这倒使人更黯然。

相关文章

  • 2019-02-07

    黯然销魂,惟别而已

  • 相思无用

    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 . .也许,只有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才能体会到这样黯然销魂的别离情丝~才...

  • 黯然销魂

    枝头薄雪尚存 远山传来暮鼓声声 斜阳散了余温 凉意入骨几寸 渡口半盏摇灯 经历多少日落月升 流水脉脉淌过世事浮尘 ...

  • 黯然销魂

    萧风索,惆云浓,残阳如灯子。桃花飘,昏鸦鸣,案几卷牍弃。 扣杆斜,凭栏眺,去年愁绪依现。刻漏急,月凸明,寂然闭阁门。

  • 黯然销魂

    碧落倾城霓裳舞,吹雪如梦刀锋寒。青冥弧光北极色,黯然销魂秋水穿。

  • 黯然销魂

    你的一滴泪 滴落在花蕾 于是 花儿枯萎 我为你心碎 你的一首歌 萦绕我书阁 结果 书本跌落 我为你沉默

  • 黯然销魂

    什么样的人最教人难忘? 几杯薄酒,一双醉眼。 什么样的人最勾人心魄?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什么样的人最教人黯然销...

  • 黯然销魂

    梦里不懂情深 窗外初雪已然纷纷 旧日何曾贪杯 伤心却教醉人 月上半盏温存 随这浮世失落成尘 此处无声 但听得见泪痕...

  • 黯然销魂

    庭园秋色美,枫叶更醉人。 蓦然回首处,为伊黯销魂。 秋声渐远,秋意渐浓,秋色渐冷。听着自己最喜欢听的歌,我的内心禁...

  • 金庸人物之小龙女:质洁性冷、命运多舛

    谁知最为情花毒 黯然销魂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黯然销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dx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