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菩拉
严冬褪去了寒冷的外衣,当最后一丝寒意也被拂面而过的春风吹散,春天来了。
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上海的冬夏太过漫长,春天就尤为短暂。因为短,所以更显珍贵。待到五月间,湿热和梅雨一起来临,这个城市又将回归于湿漉漉,黏糊糊的气氛中,即将散发出无处不在的霉味了。
街上爱美的女孩们,在嗅到第一缕春天的气息时,就已换上春装,花枝招展起来了。杨熠光是怕冷的,当她也脱下穿了一整个冬天的棉衣,说明天气已真正暖和起来。她觉得整个人都变得轻盈了,连心情也无来由得好,快乐地想要唱起歌来。
杨熠光在业务方面,更加得心应手,又接手好几个新客户。当她以跃进的姿态,度过了新手期,成为一名老员工后,加班对她来说,是除了吃饭睡觉拉屎之外,日常生活里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老板夏文辉是极看中杨熠光的能力和拼劲的。他私底下和老板娘王瑜讨论,说杨熠光这女孩子再锻炼几年,将来准能成为另一个李青青。
“另一个李青青,几年后你认为你这小庙,还留得住人家?”王瑜不置可否,不冷不热地嘲讽了夏文辉几句。
“来日方长嘛,总有办法留住人的。庙小也得有大和尚念经嘛。”夏文辉倒没那么多无谓的担心,毕竟他要烦心的事太多了。
入职大半年后,在夏文辉的要求下,杨熠光就不用再继续跟进李青青的客户了,而改由新人来接手。杨熠光则专心维护自己的客户。但她始终很尊敬李青青,更因李青青是领自己入门的师父,而心生感激,有什么疑难问题仍会去请教李青青。
她以李青青为榜样,知道自己学到的那点皮毛,是经不起时间推敲的,根本不足以支撑业务的深入和持续发展。唯有保持不间断学习,再经过时间的历练,才能有所精进,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李青青还是老样子,多年来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挖客户的能力,让她有足够的资本在广原一姐的位置上岿然不动。她仍时不时会对新人吼,但对杨熠光态度不一样。在她心里有个固执的想法,新人都应该像杨熠光那样,做事手脑灵活肯动脑,既稳扎稳打,又能迅速成长。能让李青青另眼相看的外销员,杨熠光在广原是头一个。
这点连老油条刘宇亮也不得不佩服,说杨熠光竟然能在短短时间里,轻松搞定人人闻风丧胆的吼姐,还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褒贬参半的“夸奖”,倒也符合饭搭子刘宇亮一向吊儿郎当的风格,杨熠光毫不介意,反而哈哈大笑:“我怎么闻到了一股醋味?”
“哪儿呢?”刘宇亮四处闻了闻,大声说,“谁带了半瓶醋来上班?盖子没盖,都洒啦!”
杨熠光现在自己也变成了个小师父,可以指点刚来广原的新人了。实习生袁琳就总喜欢跟在杨熠光后面,叫她“阿光师父”。杨熠光开始很不习惯,笑说这称呼听起来怎么那么别扭,那么猥琐呢。架不住袁琳一直叫一直叫,也就习以为常了。不过她有一个要求,要袁琳只叫自己阿光,去掉师父两字,她说自己还不够资格当师父。她和袁琳年龄相近,很多想法相通,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袁琳还在读大四,学的是商务英语,两个月后就面临毕业了,正在论文答辩阶段。和大多数不知名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一样,袁琳学的语言专业,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并没有什么优势,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困扰。从专业对口的匹配程度来说,进入外贸行业是比较适合的。但往上比不过语言能力过硬的英语专业,往下又比不过纯外贸专业,属于不上不下的半吊子。不过袁琳未雨绸缪,早在过年前后就开始在网上广投简历,最终来了广原。如果毕业后能转正,就是正式员工了。
袁琳接手的是杨熠光刚来广原时做的事,给李青青当助理。对于李青青,袁琳是有些忌惮的,觉得她远没有其他人亲切,做事就有些缩手缩脚。这就让李青青很不满意了。
“阿光,杨姐老是骂我,她是不是要辞了我啊?她怎么比夏总还凶,你说我该怎么办?”有一次被骂得很惨后,袁琳苦兮兮跑去找杨熠光。
“你别多想,李姐人还是挺不错的,她其实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凶。但她呢,事情太多了,可能就没那么多耐心了。她喜欢别人做事有条理性。你找她沟通事情呢,把问题先自己过一遍,一次讲清楚,也是帮她节省时间。她交代的事呢,如果你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马上问,别拖着,一拖就会误事。”
看到袁琳慌张的模样,杨熠光仿佛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她刚来广原的时候,不也正是这副样子吗,迷茫,不自信,做事小心翼翼,不知道怎样处理和李青青的关系。急切地希望工作能尽快上手,却又经常把事情做得很糟糕。
这个过程,在职场上人人都会经历到,只不过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机遇不一样,结果也就截然不同。有些人适应很快,能迅速融入到那套规则里去,如鱼得水,越来越出色。有些人却始终无法适应职场规则,只能无奈被淘汰出去。有些人勉强去适应,又不够用心,或者说没有建立让自己可以迅速上升的长远目标,只能一直庸庸碌碌,没什么作为。
杨熠光觉得自己是适应快的那一类,但那个过程的煎熬和挣扎,她始终是明白的。如果自己的稍加指点,能让新人尽快走出那个痛苦难熬的阶段,是一件多么值得的事啊。她像个耐心的大姐姐,细心指点袁琳这个小妹妹。袁琳听了直点头,用心记了下来,做事也利落不少,对杨熠光也就越发佩服和信任了。
杨熠光自认不是工作狂,但疯狂的工作,的确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回报。有一次一个很挑剔的国外客户,破天荒来邮件,感谢了杨熠光提供的优良服务,还将邮件抄送给了夏总。还有个客户更是千里迢迢寄来了好吃的甜饼。
那些措辞礼貌的感谢信和微不足道的小礼物,只是客户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却让杨熠光对这份工作产生了不小的满足感。她觉得自己那些班没有白加,做的那些琐碎的事情,也是有价值的。
然而,更让杨熠光快乐的是,她和林垦的交流,也逐渐多了起来。她对林垦的感情,似乎也深了那么一点儿。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春天里,仿佛一切都有了新的转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