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对于《提纲》的写作时间和目的以及如何对客观解释《提纲》的思想曾长期存在争议。马克思的这册笔记本里的内容虽然写于1844-1847年之间的不同时期,但《提纲》第一条前面紧靠着的四行文字却与《提纲》是同时写成的。关于这一点,上世纪60年代较早研究了马克思手稿的格·亚·巴加图利亚与90年代又试图从手稿入手寻找对《提纲》的新解释的陶贝特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
马克思指出,鲍威尔关于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自黑格尔的《哲学史讲义》和《精神现象学》。黑格尔把法国唯物主义说成斯宾诺莎的实体的实现,并得出结论说,如果实体不想在浪漫主义中遭到毁灭,就得进一步过渡为“概念”和“自我意识”。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同时也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
01 关于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学,费尔巴哈指出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界的本质;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创造者。人是这样的自然物,它可以通过自然而完善自身的本质,并使之成为“人化自然的本质”。
费尔巴哈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在于人有类意识,“人同时既是‘我’,又是‘你’,他能替别人设想,正是因为它不仅以他个体的为对象,还以来的‘类’,他的本质为对象。”
但是类意识是关于无限性或者无限者的意识,人是有限的,但是他的意识对象却是无限的,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称为人本学的重要任务,费尔巴哈德逻辑是这样:人只能把他的意识的无限本质对象化,并在对象上认识自身。也就是说从作为“类”的人中,抽象出某些本质属性来。
这个对象化的东西,就是费尔巴哈语境下的人的本质,也就是马克思笔下的“抽象的人”,它在过去一直被称为上帝,而现在费尔巴哈发现它其实就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把这样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爱”和“意志力”三位一体的统一。通过这种逻辑,费尔巴哈把基督教颠倒了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在费尔巴哈眼里:上帝即是人的本质。
因而,费尔巴哈从人的抽象需要出发,揭示了宗教的虚幻性。
02 对客观和真理的阐述
《提纲》中,马克思想要阐述的有一下两点:
(1)指出精神在多大程度上是能动的。
从德谟克里特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者,统统把精神看作是对自然第一性的被动反映,例如原子论者的“流射说”,它不能说明人的思维的现实性及其实践成果。唯心主义者,例如黑格尔,虽然洞察到了精神的能动性,但是仅仅把思维放在思辨领域,企图从中推演出存在和本质来,这种想法在马克思看来是“不知道真正的现实的”。费尔巴哈想研究根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他的哲学从人出发,但是他的抽象的人的概念,以及他对于制约产生人类精神的历史因素的漠视,使它同样陷入了旧唯物主义自然和人的无限对抗中。
(2)马克思继而阐述了自己的实践观,即把人的活动本身当作对象性的活动。
这样的人的活动被阐释为现实中的,能够通过经验观察的,处于一定交往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也就是实践。
另外,对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提纲》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问题,为什么不是一个理论问题?马克思的解释是: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就要看看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关于真理观的争论了。
但是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的真理性在于它同其他观念的符合,因为存在在本质上就是观念的,然而这样的真理观永远不可能服从于经验的控制,而只能借助于抽象的思维,或许这样的结果就如同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一般,经验起来却是很荒谬,但是在思维中却是成立的
唯物主义原来把人的观念看作是物质的,例如早期的元素派恩培多克勒和阿纳克萨格拉的“同类相知”、“异类相知”理论,后来又企图把它看作是从物质分子对感觉神经末梢的轰击而产生,这样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外在的客观和观念的符合。但是他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拿什么去检验观念和客观外物的符合呢?如果是观念的话,那么就必须有作为真理的观念,如柏拉图的理念和斯宾诺莎的真观念,如果这样的话,唯物主义将滑到唯心主义哪里去找关于真理的标准。如果检验的标准是物质的话,那么结论就更加荒谬,观念将由外物的相同素材构成。估计朋友们在看到我的论述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大脑看成是写满字的电脑屏幕一样。
马克思的意见是将这样的争论留给经院哲学,而关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03 对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认识
历史上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我认为《提纲》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这种观点,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在马克思看来,罗伯特欧文和艾维尔修的想法都过于简单,他们都没有考虑到教育者本人也一定是受教育的。因而如果这样的学说能够成立,必然将导致这样的结果——社会将分化成这样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其思想由思想和教育简单决定的普通人,另一部分则是宣称掌握了观念而高出于社会和法律之上的人类大天才(例如罗伯特·欧文)。
因而,马克思认为应该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看作是并被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现实社会的斗争是在社会现实中获得教育的最好学校。
对于人类活动,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後,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但是马克思一方面不满于他的关于抽象的人的概念,认为它使自己的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人本学重新上升到了神学。另一方面,马克思同时不满于费尔巴哈对人为什么把这样的虚幻塞进自己的闹到做出的解释。费尔巴哈认为这是解决人的现实有限性和意识的无限性本质的需要,但是马克思认为,这是对现实世界人们之间交往关系的歪曲反映,是对深陷异化囹圄的无产阶级的精神麻醉,“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因而要让人们在这种虚幻中唤醒,去改变现实的生产关系本身。
04 关于宗教的本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於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连系起来的共同性。
所以,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於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05 社会实践与新唯物主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里马克思想要批判的是否定有对问题的解决和有对问题的神秘解决,马克思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但是不知道如果马克思活到今天他会如何看待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宇宙奇点问题,或许按照他的天才见识他会敦促科学家用那些为了获得结论所必需的操作和实践去检验他们的结论并说明他们的结论在于指导实践。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其实对于这部分提纲的理解关键就在于“市民社会”。
黑格尔认为,所谓市民社会就是用利己主义的羁绊把各个个人联结在一起的有机的社会联合体,黑格尔没有捍卫市民社会,只是站在绝对精神的立场上认为市民的社会将会随着国家的到来而消失,而马克思多要批判的是把感性作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这种人从自己的感性需要出发,例如功利主义者边沁和亚当斯密,而没有看到人的私人经验是要由历史、文化和社会来决定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不仅仅是因为它强调人的私人经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要素,而且同时宣称对于任何一个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可以说必须用一切人都是的东西来加以解释。
06 哲学家的使命
以前的哲学家,例如黑格尔,尽管有其震惊世界的格言,以及人类社会从市民社会走向国家的过程,但是他们的发现只能是给世界命名而已。黑格尔用绝对精神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这种解释却让人陷入到历史决定论当中去——存在的仅仅是绝对精神,哪怕是人的实践都仅仅是绝对精神的演绎,这是使人颓废的宿命论。费尔巴哈从人出发,并且同样不吝啬激烈的措辞但是既然他像其他人一样,在个人态度的变化中,在已经暗含的许多日常行为中的爱的情感的概括中,去寻找社会变化的钥匙,从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是什么的人的抽象本质中,去反对现存秩序,马克思认为这种理论是软弱的。费尔巴哈声称自己是个“共产主义者”,但是却仅仅是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作出的阐释:“费尔巴哈是人,既然他认为人的本质只是在社会中被赋予的,那不如说,他是公社人,共产主义者。”
因此,哲学家要解决的问题并是不所谓的逻辑游戏,而是要通过为世界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念而改变世界。
【参考文献】
1《马恩选集》第一卷,《德意志意识形态》
2《费尔巴哈选集》第一卷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