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童谣抗衰老

作者: 东方一任 | 来源:发表于2023-09-09 11:16 被阅读0次

本文首发原创,文责自负。

今天星期一/秃子去赶集/今天星期二/秃子去吃饭/今天星期三/秃子去爬山/今天星期四/秃子上茅厕/今天星期五/秃子打老虎/今天星期六(音陆)/秃子吃米粥/今天星期天/秃子去上天/天上有炸弹,炸死鬼子一千二百五十万/毛主席请我吃顿饭/豆腐千张炒鸡蛋。

大秃子有病二秃子瞧,三秃子买药四秃子熬,五秃子买纸六秃子烧,七秃子抬,八秃子埋,九秃子坐在炕上哭起来,

十秃子问他哭什么,九秃子说,大秃子没死就活埋。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二个小孩梳辫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敲大鼓。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吃石榴。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坐飞机。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交朋友。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站得直。

这些童谣,你还会唱吗?你还记得多少童谣呢?

对于我来说,童谣是一条黄码河,童谣是家乡的洪泽湖,是一条通向过去的神奇通道;童谣是一支笔,童谣是老师的课,童谣是一种散发着熟悉而又亲切的气息;童谣是一团线,童谣是母亲做的花棉袄,童谣是一个储存美好记忆的容器。重温童谣,可以对抗衰老。

唱童谣能够助长寿。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一些心情开朗、性格活泼、童心未泯的“老小孩”“老顽童”,他们多是推迟心理老化的长寿者。我们校园里,老顽童卓士云,潜心教学,退休后,同心不老,喜欢逗院内每一位小朋友,嘴里哼哼唧唧的是童谣,活了91岁,今年刚去世。徐有均老师,80多岁还骑自行车买菜,嘴里哼童谣,一路骑一路唱,结果活了96岁。耿兆苏老师,已近85岁了,每天骑一辆老式电瓶车,除了写书,还醉心于民间歌谣的收集,手里珍藏着老淮阴11个县的民间歌谣集,发黄的纸页、黑白印刷、简约的封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一份淡定的沉静,都有岁月的痕迹,满满的沧桑感,散发着当年的气息。

唱童谣之所以能够助长寿,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是兴趣使然。唱童谣无疑是一种高兴爱好,当一个人有了兴趣爱好,就会觉得有事做,有追求。生活充实了,精神就不会觉得空虚无聊。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里,全身心投入,就暂时摆脱了生活的琐碎,浑身散发着光芒,仿佛整个身心变得年轻起来。其次是童心使然。所谓童心,就是内化于心灵深处的不老心态。对于长期歌唱童谣的人来说,他们深深体会到,在歌唱童谣的时候,自己已经置身于充满天真快乐的儿童世界里。久而久之,一颗垂老的心就被慢慢地“童化”了,成了童化老年,耄耋少年。

写童谣也能够助长寿,这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天方夜谭。童谣创作者任溶溶100岁,孙毅99岁,章大鸿91岁,王森89岁。这些寿数已属罕见,自然与他们一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特别是写童谣的心路历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还有许多高龄老人亦如此。他们既是童谣的奉献者,也是延年益寿的受益者。

“唱童谣/抗衰老/每天一首少不了/反正不花钱/不论你年龄/唱出好心情。”这是我最近编的一首童谣,我也想创作童谣对抗衰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唱童谣抗衰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cj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