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表征,还是表征——新网师授课后记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0-03-19 11:01 被阅读0次

    表征,表征,还是表征。

    最近十来天,读的是表征,写的是表征,思考的是表征。不过,我并没有觉得厌烦,因为到现在为止,“表征”这个词语在我心里有千万个解释却一个解释也表达不清楚,正是“乱成一团麻”的时候,这一次郝院长授课主讲“表征”,那真是“瞌睡遇到枕头”,解开了我心头的一些疑惑。

    我的疑惑如下:表征的定义到底如何表述才通俗易懂?表征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创建心理表征?

    随着授课的展开,我也进行思考吧。

    一、心理表征是什么

    广义——表征:用以代表客观世界中的,或我们想象中的事物的一组概念,标记或符号。

    侠义——心理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一开课,郝院长就问大家:动物有表征吗?大家的答案是:有。我想答案也是有,但动物的表征的思维含量是很低的,是受到外界的刺激后形成的固定反应。

    然后郝院长给出上述关于表征的定义,我记住了概念、标记、符号、外部事物的内部再现。

    百度上有这样一句话:表征是指可以指代某种东西的符号或信号,即某一事物缺席时,它代表该事物。

    两者相结合补充,表征的定义就显得较为清晰起来。当然,我没有那个能力再去下个定义。

    表征有哪些形式呢?郝院长分享如下:

    认知地图:一种对综合环境经验的心理表征,主要包括顺序、方向、距离乃至时间关系等信息。

    表象:当我们在想象某个人或某个东西时,我们的心中似乎就会出现相关的形象。

    图式:人类对各种世界知识的一般性的抽象和概括并且作为认知单元存贮在心理。

    心理语言:看到的语言,听到的语言,语义表征

    有了这些表现形式,对于教学而言,我们最想获得学生的表征,也就有了抓手。比如我们常提的思维可视化,可以通过学生画的图、说的话、写的文字进行培养。

    郝院长再次讲到:表征的内在机制——同化、顺应、平衡。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顺应。“同化”与“顺应”这两个词语需要仔细揣摩,才能理解清楚。

    举一个从别处看到的例子:什么是同化,大人教小孩用筷子夹肉吃,然后小孩见到蔬菜也用筷子夹肉的方式夹蔬菜,成功了,这就是同化。什么是顺应,小孩用筷子夹汤,发现夹不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可以用勺子舀汤,于是他学会了这种用勺子舀汤的新技能,这是顺应。

    二、表征的价值

    1.找出规律

    2.解释信息

    3.组织信息

    4.制定计划

    5.高效学习

    《刻意练习》的第三章有谈到这一方面,细细阅读,也写过阅读感悟,多多少在心里留下了一些印记。但经过郝院长的分析,印记就多了一些。

    比如,下面的这个问题:

    大家都觉得不对。郝院长说:这个问题不是简单说对与不对的问题,我们不是否认知识储备的问题,想要心理表征越强,首要的需要知识储备,需要量大。光是储备量不够,需要系统化,逻辑性,形成有意义的模块。而这,是需要刻意练习才能达到的。

    “刻意练习”后的心理表征=同领域的大量的“知识模块”

    1.储存在大脑神经中的长期记忆。

    2.你通过“学习并理解知识之后”储存在大脑中的记忆。

    3.你通过“刻意练习并获得反馈之后”在大脑中形成某种事物“对与错”的判断标准。

    4.我们思考并理解一件事物时,从大脑中所调用的知识背景。

    5.当我们吃透一本书时,把一本书的理解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就是心理表征形成的过程。

    6.开车时,从一条道路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就是心理表征形成的过程。

    7.对某一事物的熟练程度,越熟练心理表征也就越强大。

    8.依赖“长期记忆”,所以心理表征是一个缓慢形成的过程。

    这些句子,需要形成长期记忆,但又急不得,又慢不得,需要坚持。

    郝院长分享的这个话题,让我找到了答案。这个话题是——常人难以成为高手的两大原因:

    1.找不到导师,得不到及时反馈。2.难以持续刻意练习。

    导师的重要性,以及及时反馈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但更多的人是缺乏“持续的刻意练习”。

    中间有个插曲:智商和努力,哪是上限哪是下限?我也认为智商决定下限,努力决定上限。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任何一个棋手都应该是有一定的天赋,就拿阿廖欣来说,他在课堂上、监狱里、医院里,在没有棋盘的情况下,都是在训练盲棋。没有这些过程,也不会取得他的成就。当然也有人说,自律是上限。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律也是一个人努力的表现,所以还是努力决定上限。

    三、如何创建心理表征

    1.吃透概念,累积概念

    2.在大脑内部回想

    3.在场景中模拟训练

    4.对错误行动进行复盘

    5.找教练

    6.不要频繁更换领域(行业)

    最后一个话题的分享,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第2条和第4条。

    关于“在大脑内部回想”,我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关于写作。可以说,随时随地我都在回想,我要写什么,尤其是遇到一些特别事件时,行文方式甚至是题目都在心里回想很多遍。然后下笔时就会洋洋洒洒。虽然至今并没有写出什么花样,但依然乐此不疲。

    关于“对错误行动复盘”,比如说学生的错题集,之前我是比较排斥这一项的,因为总觉得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会有错误,特别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的错误会很多,如果天天让他写错题分析,担心加深他对自己的一种否定的认识。而看了宋亚男老师发的学生作业整理,让我对错题分析改变了看法,甚而至于都要去实施一番的想法,也写进了我的计划里。在这里遇见这样一条,坚定了我的信心。

    授课结束,学友们在群里提问研讨,郝院长的回答里,我特意记下这一句:

    如果总是用一般化的词语,思维就不容易细腻。

    不免回看我的文字里,“一般化”的词语是不是有些多?好像还有点多。我的思维除了不够细腻,还不够严谨。

    这都需要进行刻意练习,创建更好的心理表征。

    所以,还是表征,表征,表征,不断练习,不断强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征,表征,还是表征——新网师授课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bc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