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的风景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19:49 被阅读0次
薛向阳、赖淑莉夫妇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霜降过后,秋色更浓。

芙蓉以一己之力,绽放出一个形容词:花团锦簇。漫山遍野的红叶,也释放出生命中最璀璨的色彩。

正准备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电话来了。

是薛向阳,多年的朋友。

“你不是说要一起出去照相吗,明天如何?”

我略一愣,随即笑了。照相的事,几个月以前在餐桌上淡淡提起过,没想到向阳一直惦记着。而且,这时间选得恰到好处。

一直惦记着照相的还有老伴,而且惦记了好多年。

她的惦记追溯起来,得说回上海。

在上海,老伴最大的乐趣是看朋友圈。

别人分享给她的,一定把手机捧到我面前,与我再次分享。

“你看人家淑莉,好漂亮,好会照相!”淑莉姓赖,跟老伴是世交好友。“看这张!还有这张,你看人家的表情!”她反复指点,啧啧称羡。

淑莉的老公就是向阳。

向阳乃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而且经营过一家影楼,淑莉则应该算是他的专职模特。夫妻搭档,专业加专职,得天独厚,所照之相,不美才怪。老伴有一次又嚷嚷着“看这张”时,我随口说:“这还不好办么,等下次回金堂,我来约向阳,两家人一起照相。”其实我压根就没有太当回事,人老了,相照得再好,再漂亮,能把人照回去,照成年轻人么。

话是这么说,回金堂后与向阳一起吃饭,还是把这件事当笑话说了出来。

说完上海,再说我与向阳。

我和他,同为上世界八十年代狂热的文学青年。向阳攻诗,我写小说。后来他专攻摄影,且攻进了中国摄影家协会。而我呢,因为厌世,跑去打牌喝酒,长时间读玄幻,离文学越来越远。期间偶尔读点书、写点文章,纯属三天打渔、三十天晒网。2016年回金堂轮休,路遇向阳,被他不由分说拉进了金堂作家聊天群。我并非金堂作协会员,进了群,自然得表现一番,证明自己曾经“阔过”,于是重操旧业,舞文弄墨起来。幸而老本还没吃完,一口气在数十家报纸上发表了数十篇散文。然后开微信公众号,然后入驻简书,然后结识了一大帮朋友。说向阳改变了我的退休生活,一点都不为过。

在这样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向阳又在向我招手了。

老伴一晚上都在打扮,一晚上都在问我:这样搭配要得不?这件喃?我呢,一晚上都在“要得”。我的“要得”绝非敷衍,在我看来,老伴是越老越受看,越看越顺眼。艰苦朴素了一辈子,到老了才开始打扮,稍一打扮,胖是胖点,却显得大气、雍容。常夸她漂亮,气质好,她就是不承认;赞她显得年轻,不像七十来岁的老太婆,还是不承认。人内向,表面上不承认,心里无疑乐滋滋的。

她爱照相。此行还约了同样爱照相的二妹。

次日一早,向阳夫妇来接,径直去了青白江的贵和院。

原以为就是简单照个相,不用手机,带一部单反即可,停车时打开后备箱,向阳一件又一件往外拎东西时,我才知道事情闹大了。大包小包,大袋小袋,不一会,一行五人肩上手上全是摄影器材和道具。一路前行,抵达芙蓉苑,再从包里袋里往外掏,小花伞,小团扇,小花篮,裙子帽子反光板......竟堆满了一张长凳。

便有些感动,说:“向阳,这简直太麻烦了。”

向阳话不多,淡淡一笑。一旁淑莉道:“魏哥在向阳心里地位高,来都来了,就要照好、照痛快。”芙蓉苑里,一条长长的林荫道,两旁的芙蓉枝繁叶茂,花儿竞相怒放。

资深模特淑莉成了导演,按她的要求,镜头中,一对丽人款款行来,或欣喜地指点,或专注地闻香,或相视微笑。

“慢点,优雅一点。对。”

“二姐再向大姐靠近点。”

“靠右。再靠右。”

大姐和二妹(右)

向阳不吱声,半跪在地上一个劲“咔嚓”,那一组镜头不知照了多少张。

拍完姐妹俩又单拍。当二妹独自进入画面时,我走神了,想起一句话和一件三十多年前的往事。

一句话是土耳其作家、诺奖得主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说的。帕慕克的自传式作品《伊斯坦布尔》中,插入了大量的照片。作者认为,人们在照相时摆姿势,是在向未来“搔首弄姿”。他的那句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是啊,谁不想把最美好的时光留住,谁不想在遥远的未来回首过去的美好时光。当时就想写一篇关于照相的文章,不知为什么一直没动笔。

我要写的主要人物就是二妹。

那年,两家人同游九寨沟和黄龙。二妹夫小邓一狠心,买了两个富士彩色胶卷。135那种,一卷可以照36张。一个胶卷就是半个月工资,在九寨沟,小邓“省吃俭用”地照了不到十张。到黄龙时,二妹累得要命,不肯上山了。我再三鼓励,反复动员,让她前面开路,我们在后面跟,且表示上山后由我这个专职记者亲自照相,二妹这才噘着嘴,万般不情愿地上了山。上得山来便破涕为笑,在镜头前各种“搔首弄姿”,一路欢天喜地。

离开黄龙,将相机还给小邓。在另一个景点,一向胆小的二妹甚至勇敢地骑上了马,由着小邓咔嚓。正准备照下一张时,第一个胶卷照完了。小邓换胶卷时用力过猛,哗啦一下扯散开来,眼睁睁看着整整一卷曝了光。二妹千辛万苦上了山,壮着胆子骑了马,这下可好,浪费了无数表情。她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大姐更是心痛,事过之后多年,想起来就要念:可惜了,跑那么 远,花那么多钱,拿给他哗地一声!

再看这时的二妹,走来走去,一点也不累。但见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心里,一定满满地涌动着幸福。

大姐自然也不例外,甚至笑得有点过分。我用手机给她照相,照一张立即审查一张,表情不好的,删;照得太胖的,删;眯了眼的,删。此刻,为他照相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她完全听导演的,让左顾便左顾,让右盼则右盼,向摄影家夫妇交出了自己全部的信任。

这时向阳的妹妹和妹夫赶到了。他们将配合向阳拍照,说是根据情节还要施放烟雾。

一个景点结束后,转场。

拍摄花絮

我留在原地看守暂时用不着的道具。

曾几何时,照相是一件奢侈的事。想我魏家,难得照一回全家福,那时不兴说“茄子”,全家人的表情一律很严肃,动作一律很僵硬,前排就座的父母,双手规规矩矩放在膝盖上。二寸的黑白照,至今尚存着一张。那是我和我哥当兵临行前照的,按理说都应该笑,怎么会笑不出来?另一张二寸的黑白是结婚纪念照,染成了彩色。新婚夫妇在笑,一辈子才结一回婚,是当真笑。

曾几何时,一张又一张不同年代、不同季节,不同场景、五彩斑斓的照片纷至沓来,定格。——摄制组回来了,再次转场。

一人,二人,多人,各种“搔首弄姿”,拍得不亦乐乎。

我与老伴合影。听从导演指挥,我坐,她站,表各种情。

魏治祥、陈师艺夫妇

向阳小我两岁,毕竟也快七十了。看他全力以赴的忙活,便不忍,12点之前赶紧叫停。

午餐由淑莉张罗,这就更加过意不去了。

席间说起照相,说现在的人都爱照,尤其是舞纱巾的中国大妈。我认为原因很简单,那一代人几乎没有青春,如同花儿还来不及开放就进入了晚秋。好在总算赶上了改革开放,总算过上了可以随便照相的日子,总算有机会展示所剩无几的风韵,如同经霜的红叶,总算活成了这个季节(时代)独特的风景。

至于今天的照片嘛,不用看,肯定漂亮得很。

谢谢向阳!

谢谢淑莉!

2023年11月6日于润城

相关文章

  • 〇晚秋的风景〇

  • 晚秋风景

    晚秋风景 作者:高峰青青草 一早寒风吹云去, 万里晴空碧如洗。 枫树美妆梳洗毕, 红叶盈盈殷勤意。 南山好似徐娘老...

  • 晚秋风景

    枫叶芦花醉眼眸,断霞映水泛轻舟。 暮云衰草西山瘦,客在归途恋晚秋。

  • 手机组|你可曾留意过身边的风景

    已经到了晚秋,树叶上的叶子开始渐黄,夏天没有好好的看过风景,一转眼已经到了晚秋。请了一天假,仔细看了看今天的风景,...

  • 短歌行

    风景 我站白马旁, 你坐妆楼上; 在彼此的梦中, 叶子由青到黄。 晚秋 麻雀飞过晚秋田野 远在异乡的斑鸠 拾起散落...

  • 「七绝」不怕明春草不肥

    万点芦花带雨飞,晚秋风景应时稀。泥中已有黄金叶,不怕明春草不肥。

  • 晚秋·晚秋

    嘎吱嘎吱 这是生命陨落的声音 也是新力量的积蓄 波光粼粼 月牙儿洒下了银辉 洗礼着随风狂舞的柳条 北风卷着沙石游走...

  • 晚秋的雨

    晚秋的雨 不随心 任性 晚秋的雨 像银丝 凄凉 晚秋的雨 走过秋 悲伤 晚秋的雨 洒心田 惆怅

  • 林金宝诗词集(七绝四首)

    《江南晚秋》 金风麦影逐霞光, 火树婆娑照岭冈。 莫道北疆风景好, 江南秋晚稻草香。 《丁酉迎新随感》 不觉光阴又...

  • 晚秋的晚,晚秋的秋

    晚风无心落街明,秋声有意惹尘埃。 九月下的太阳不是那么躁了,风也一改往日的张扬,好歹拂在脸上有了一丝温柔的凉意。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晚秋的风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p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