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6期"雨”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今年广东的天气很反常,从年初到现在的六月,老天爷不知道受了什么委屈,雨水天气几乎没停过,大太阳的日子难得见几天。
造成的影响一个就是今年的气温不那么炎热难耐,往年5月份就热得要天天开空调睡觉,今年6月份了晚上还没开过几次空调,甚至睡觉还要盖一条厚毯子。
另一个影响就是雨水多果树结果少甚至绝收,水果普遍涨价了,往年卖3,4块的三华李,现在要卖10块。园区里那几颗杨梅树去年5月份阳光灿烂的时候陆续成熟了很多果子,引得很多阿姨在杨梅还未红透时就抢摘了。
这是雨水多对气温和农作物的影响,降低了气温使人舒爽但水果减产影响了果农的收入和增加了消费者购买水果的成本,可以说是有利也有弊。
我进一步发现雨水对人的社会活动是否是负面影响取决于人的主观观念。拿我个人来说,以前我每周都会早起跑步3,4次,这个习惯对保持身体健康很有益处。但是,因为今年雨水天气多,早上6点多一起来,看到外面阴云密布或者下着雨,我就告诉自己下雨天气不好,就不用出去跑步了。
下雨成了我不去跑步的绝好借口。其实,一般下雨也不会下一整天,早上下雨,晚上很可能就不下,我可以改为晚上跑步。但是有了下雨这个借口,加上人性天生的懒惰,跑步就被搁置了。结果,时间一长后,就算是天气好的早晨我也因为长期不跑步了,习惯废弃已久,想立刻起床去跑步就很困难了。懒床一时爽,事后会心生愧疚,自责自己自律性太差了。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去年公司组织的惠州红花湖18公里徒步活动。原定好的6月17号活动,临期前几天看天气预报6月17号这几天都是雨天。公司领导很犹豫要不要按时举行,毕竟公司100多号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雨中徒步18公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
最后公司还是决定徒步活动按时举行,为应对下雨的影响,每个员工发了一件一次性雨衣。
出发那天天气果然如预报所说下着小雨,大家都豁出去了,打着雨伞或戴着雨衣准备来一场艰苦卓绝的户外雨中行军。徒步开始后雨下得看不清人,戴上鞋套的运动鞋不一会儿全湿了。雨衣通透性差,穿着让人很闷热,很多人干脆脱了淋着雨快步前行。
不知道真的是老天照顾还是什么原因,大家走了大概二十分钟,雨竟然停了,而且剩下来的三四个小时都没再下雨。之后一直是阴天,雨后的空气很湿润,气温也变得很适宜户外运动,这时的天气反而比不下雨的晴天更舒服。广东六月的晴天温度会达到30多度,人在户外高温长途徒步很可能会中暑。
大家都一致认为今天徒步的决定真是因祸得福,颇有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味。生活中总有那么些难以预料的插曲,来丰富我们对生活的体验。
这时我不自觉地进行了下一步的思考。我们一般认为下雨天是不好的,它会影响我们外出,会打湿我们身上的衣服,影响户外作业,影响我早上跑步。下雨天可以引申为我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所谓的困难。但是经过公司雨天徒步那件事,我却对下雨天(困难)是否真的是坏事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一件事情的好坏可以是个人主观定义的。比如,下雨天让我早上跑不了步,但是我却可以借此多睡一会觉,精力更旺盛,跑步可以在晚上跑;长期下雨虽然造成果树减产,但是果树这一年营养消耗也少,积累的养分明年可能是个大丰年,结果更多;下雨天天气降温了,可以不开空调节约了电费;下雨天不能户外作业的工人可以借此休息,活着不单单是为了工作,可以多做工作以外的事情,这也并不代表浪费了时间。
其它在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利用类似思维来看待。每遇到一个问题,想办法解决它,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就增长一分,解决的问题越多,我们成长的就越多。如果以这样的思维来看,困难就不再是坏事情,而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