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6期“酒”专题活动)
国人会说‘饮酒作乐’,可见饮酒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宴席要是不饮酒,快乐氛围少一半。
有一次,去多年未见面的表妹家做客。午饭时,表妹夫和我酒兴正酣,表妹却早早吃完饭对我们说了句,我吃完了,你们慢慢吃,然后就下了桌子坐沙发上自己看电视去了。
表妹夫借着酒意,发牢骚说,我在你表妹那一圈子亲戚家吃饭真的很没意思,他们都不喝酒的,整个桌子上就我一个人喝,很无趣的。
此时,我已是微醺状态,视物视人模模糊糊,夹菜的手不灵活,思维也是麻痹不清晰,但是我却很喜欢很享受此刻非清醒状态下的不真实感。
周围所有的东西仿佛都换了个地,处在另一时空的仙境里。
在这里,我可以撇下平时的各种顾虑,敞开心扉酣畅淋漓地和同样微醉的亲戚朋友说说心里话,同样也能听到平时清醒时很难听到的他们的心里话。这样推心置腹直白交流感情的感觉让人很受用,酒就在其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大家都爱饮酒。
饮酒还可以激发文人的艺术创造力。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创造了数量不胜枚举的酒诗词文化作品。
东汉曹操写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文风雄浑悲壮的《短歌行》。
嗜酒如命,酒后诗兴大发的诗仙李白写有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留客中行》,还有《将进酒》、《月下独酌》等饮酒诗篇。
同为唐朝的诗人王翰写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凉州词》。
北宋豪放派诗人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渔家傲》。
北宋婉约派写出“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名句词人晏殊的《浣溪沙》。
写“宴酣之乐”代表作的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还有习惯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的唐朝张旭。
可以说,酒是中国古文化一个重要的载体。
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凡事都要懂得适度,过度则有害,饮酒也是如此,不可过量。
过量饮酒容易造成醉酒,轻则伤胃伤害身体,重则酒精中毒身亡。而且长期过量饮酒容易上瘾,对生活、工作、感情造成负面影响。
本村有一人沉迷饮酒,每餐必饮至少一饭碗酒,有人陪酒更是毫无节制,非得喝醉方才罢休,人称“酒懵子”。后因醉酒说胡话被人揍了,精神有时不太正常。他却不思悔改,继续酗酒,谁劝都没用。
老婆忍受不了干脆和他离了婚,最终他在五十一岁时中风脑溢血可悲地去世了。
以前的村长热衷于拉关系,经常在县城饭店大吃大喝。喝醉了就红着个脸和脖子,半眯着眼睛,耷拉着脑袋,跌跌撞撞地走路回去。
他在马路上走两步退一步地走着‘之’字型,从马路的一边晃悠到另一边,接着又从马路的这边晃悠回到另一边,手脚不听话让他多次险些摔倒。路人见了不禁笑出声来,他听到笑声就惺忪睁眼看一下,也不搭理,继续跌跌撞撞地走回家。
有一次,他又喝醉了,脑子犯糊涂,对着人民武装部的大门放肆尿尿。被岗亭的哨兵发现,一顿胖揍,打了个鼻青脸肿,他告饶喊自己是村长是党员都没用,样子丑态百出,搞得全村人都知道。
印象深刻还有另一个村民,他那时大概四十多岁,在号称村里CBD的礼堂门口被好多小孩围观。“看,他尿裤子了,这么大的人还尿裤子哦!”一个小男孩嘲笑着用手指着他。
围观的小孩顺着指向看到了,都一起蹦跳着拍手哄堂大笑。
手指的方向,那个村民正一手握着手机贴着耳朵打电话,一边无目的地走动,全然不知下身灰色的西裤被尿浸湿了一大半,并且尿湿面积还在继续加大中,场面极其感人。
“华子,怎么喝酒喝成这样了,我的天啦,这该如何收场!”围观的妇女看了,也不禁哀叹。
我想华子酒醒后,要是知道自己酒后尿失禁的场面,估计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有人说,医学实验证明饮酒不管喝多少,对人的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因此建议大家滴酒不沾。
滴酒不沾固然对身体好,可是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应酬场合不喝酒,快乐气氛就黯淡了很多。
人生本来有趣的事情就不多,饮酒是其一,滴酒不沾的话,生活也少了一大乐趣。
清心寡欲,苦行僧似的过一生,固然平安概率大一些,但生活却毫无快乐可言。
我的观点是,不如平时不饮酒,有亲戚好友相聚时,适当喝点酒助兴,不要喝醉,微醺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