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字面的意思是工作之后还有余力的就应该去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研究之余要多参与具体的工作与实践。“学”与“仕”的关系,也就是学习与实践的关系。
这两句话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之一,过去我们中国文化,都是走这两句话的路线。过去的人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学问有了成就,考取了功名,做了官,就扬名天下。可是做了官以后,始终不停止读书,还在不断求学,当官的家中都有一个书房,公余之暇,独居书房继续求学,这就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问高了,就要出来为天下做事,自然是出来做官,走上仕途。
然而到了现在,这两句话又有了新解。“仕而优则学”,这里的学不是求学,而指学位、学历的高低。有一阵子,当领导的都想搞一张文凭来装点门面,什么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文凭都有,他这个文凭并不是靠自己利用业余时间真正学出来的,而是凭自己的领导力,让别人代劳,或是用公款买来的。当然还有一些人,是“仕而优则牌”,闲来无事把业余时间都用在打牌、喝茶、喝酒之上。“学而优则仕”,当然是指学习好的,拿到了硕士、博士文凭以后,又走上领导的岗位上,这样的人也还是有一部分。但现在真正学习好的,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从政的并不多,反而是那些高考成绩不是很好,上了本地的师专之类的学校,毕业后从政,最后成了父母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