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的确是一部好电影,这种好好在能够让人感同身受,并且热血沸腾。我建议年轻人一定要看,尤其是即将中考、高考的学生。因为,它会让你明白:你,值得为荣誉热血而战!
《摔跤吧!爸爸》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名国家摔跤冠军,因为生活所迫“被”放弃了继续摔跤事业,无法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从而把两名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故事。当然,电影中故事表现地充满了魔幻的色彩。
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不论是为国争光也好,为自己赢得荣誉也好,这绝对是一个像《垫底辣妹》一样励志而又感人的故事。它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我。
1
中考的稳定发挥,让我出乎意料的考上了市一中。但出于一些原因,我到了离家更近的县中。进班之前,我是学校里的第二名;进班之后,我成了班里的第三十二名。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数字变化背后的意味。直到每一次年级统考,我的名次都在100名之后。最好的一次到了第120名,最差的一次到了300多名。而当时,我们年级一共有1000多人,能够上一本的集中在100名之前。
但是当时的我并了解这些。在一个高手云集的班级里,我同高手们一样游手好闲,上课看小说,下课聊八卦,每天玩得开心不已。高手们依旧是高手,而我已经慢慢滑到了低手的位置。到了高二分科的时候,我才开始慌乱。同时,内心的倔强冒了出来。
我记得当时是在教室,大家都在热烈地谈论着分科的事。我走上讲台,询问班主任的意见,他给了我这样一句话:读文科吧,起码考个二本比考个三本强。
就是这一句话,激怒了我的自尊心。我毅然选择了文科,一方面是出于我的优势考虑,另一方面是我想证明我自己,我至少可以考上一本。于是,从高二开始,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早起背书、和同学讨论难解的数学题目、跑着去吃饭跑着回教室……时间几乎都给了学习。
慢慢地,曾经一起要好的朋友开始责备我、埋怨我。学校的分班,不过是从一个高手云集的班里,到了一个更加高手云集的班级。高负荷的学习压力和朋友的不谅解,使得我经常情绪沮丧。一次,一位好友来询问我和另一个好朋友之间到底怎么了。我当着他的面哽咽到说不出话,他拍拍我的肩膀,送我回了教室。
后来,一个月后的成绩考核中,我从进班的倒数前进到了班级第14名,我备受鼓舞。我知道,我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我够努力。但是,高中的生活有苦有甜,学习之余我被很多感情的小事纠缠,成绩起起落落。在高三的一次年级表彰大会上,学校公开表彰获奖名单。而那次,我在二本线的第一名,离一本线,仅几分之差。而在此前,我几乎次次都在一本线上。
后来,有好朋友专门找到我,询问我是否压力过大,是否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也有好朋友专门写字条、写信给我,让我不要因为一次失利而灰心。我想,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定和鼓励,让我度过了难堪而又灰心的一段时光。
后来,我用更好的成绩来洗刷了我之前的耻辱。然而,在最辉煌的战场,我却出乎意料的失败了。不仅我,连老师都不相信。我曾经最为骄傲的语文竟然比平时少了将近20分,文综也出乎意料地比我预期低了很多,最后终于不得不相信:我只考了个二本!离一本仅差18分的二本!
老师们劝我复读,我也想过复读,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放弃了。但是,我想要证明自己的那股劲一直没放弃。到了大学,面对新的环境和同学,我内心始终有一种高傲,我想要证明自己,但是刚进大学的迷茫和远离朋友的孤独,使我常常一个人宅在宿舍,或者泡在图书馆。后来,幸运的运到了一群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合拍的朋友,大家一起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考到了年级第二名,离第一名也仅差几分。我不甘心,但是我并不在意。因为我想要的证明不仅于此。
2
不出意外,大四的时候,我选择了考研。现在回头想想,那真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时光。
从三月份确定了专业和学校之后,便开始了备考的漫漫征程。每天七点钟起床,花20分钟洗漱吃早饭,走到教室。然后开始背单词,一直到开始上课。中午就在自习室楼下简单吃个午饭,抓紧时间补个觉,然后看书,做笔记。后来四楼挪来了几个沙发,我就草草扒几口饭,然后抓紧时间冲到四楼去“霸占”一个比教室稍微舒服一些的位置来休息。但是,来往人群嘈杂的声音,以及棉沙发的“温度”,常常一觉醒来浑身湿透。但就是这样,我仍旧每天坚持了下来。
记得当时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复旦大学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三卷本,三本书加起来超过了牛津大词典的厚度,但是考试却没考,也是令人沮丧!之后,在最后一个学期紧张而又宝贵的时间中,我看了另外五本专业课参考书目,这五本书的厚度加起来接近两本牛津大词典的厚度。倘若按照现在的读书速度看来,五个月我最多只能看到一本多牛津大词典的厚度。那时候的精力和专注力,来自于内心的那种倔强和固执吧。
七八月份放暑假,恰好逢上宜昌最热的时候。我办理了留校手续,也把复习的战场从光线明亮、通风透气的文科楼六楼搬到了封闭、闷热的理科楼二楼。每天依旧七点起床,花半个小时洗刷吃早饭,然后到教室背书。那个时候,每次一走到理科楼下,就有一种身为战士的斗志和自豪感,甚至敬畏感。
月底的时候,室友们纷纷回家了。我一个人在宿舍,晚上经常被雨声和雷声惊醒,有时候到后半夜才能睡着。但即便这样,我依旧能够坚持早上七点起床。上午花2个小时背书,2个小时看书,然后准点去吃午饭,回宿舍睡午觉,再准点回教室看书,做笔记。那段时间,一个小小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全部是我每天的复习计划,细致到每个时间段的详细知识点的复习计划。
七月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八月份的实习在我万般不情愿下找上了我。
每天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面对一些细枝末节却又不得不小心避免出错的事务,整个人的状态荡到了最低谷。我甚至想要放弃川大,选择保送。我拿出奖学金发表了一篇论文,前后了解推免的事情。但是当推免最后一天期限时,我站在图书馆门口犹豫了很久,最后把准备好的材料锁在了抽屉里,踏进了图书馆。
在实习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那时,我还在文科楼六楼的自习室,每天晚饭后可以欣赏美丽的夕阳,就着凉凉的风和朋友闲聊几句。在选择实习类型的那段时间里,我进入了焦躁的怪圈,因为我不想浪费复习时间去实习。最后惊扰到了爸爸。在一系列努力未果之后,爸爸发给了我一句简短的信息,正是那句话让我泪流慢慢,也让我重新斗志昂扬,接受了无法逃避的实习。
短信只有一句话:“相信老爸,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3
实习结束之后,已经是新学期了。我放弃了推免,放弃了北京一份非常喜欢的工作实习,也放弃了参加比赛的机会,心无旁骛地专心复习。在复习的将近九个月的时间里,我给自己定了一些规矩,不看电影,不出去玩,不做分心的事情。虽然,最后没有完全做到,但是那段时间自制力的确强化了很多。
后来,图书馆复习小分队渐渐壮大,我们常常要轮流占座位,这也恰好是激励我们冬天早起的动力。每天在图书馆开门之前站在馆口背书,或者吃早餐,然后去五楼取书再到二楼坐下学习。依旧是背2个小时书,再看2个小时书。九点钟左右,去图书馆楼下吃两个牛肉包子补充能量。午饭后休息半个小时,下午三点多继续去吃两个牛肉包子补充能量。晚上吃完晚饭复习完回宿舍是一定要吃宵夜的,因为那段时间太费脑子,肚子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试,任何一天都不敢松懈。最后的一个月,我一个人在二楼的阅览区域长期霸占了一张桌子,每天在那里背书。常常背着背着睡着了,醒过来就接着背。
考试的前一天,冬阳暖暖地照在身上,我们一行七人吃完中饭去考场看座位。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已经听不到周围的声音了,只是机械地往前走。后来,同学告诉我,那个时候的我,仿佛灵魂出窍了一般。下午回到图书馆的时候,很多人已经陆陆续续收拾东西回宿舍了。我也同样焦躁不已。后来,就直接拿出政治资料,坐在图书馆二楼自习区域外面的地上,捂着耳朵背书,来来往往的目光我也顾不上了。
第一天考完公共课,感觉政治考砸了,在宿舍偷偷哭了。哭完又继续背专业课的知识点,第二天考完最后一科出考场,站在冷风细雨里,我又哭了。因为题目没做完。我以为,我距离川大越来越远了。
元旦前一天结束最后一门课程考试,我就收拾行李回家了。因为身体状态实在不好。在医院过完元旦,第二天到家,喝了整整一个月的药,期间还发烧咳嗽,胃病复发。紧绷了大半年不敢生病的身体,一等到松懈,就暴露了各种问题。
出成绩的前几天,爸爸比我还紧张。得知分数的那一刻,爸爸比我笑得还开心。我知道,他们嘴硬心软不想让我继续求学,但是却不会阻挡我的梦想。后来,得知可以去复试的时候,爸爸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我的准备情况。恰好复试之前,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情绪受到了波动。但是,大恸之后必有大喜。就在我以为复试是我离川大最靠近的时刻时,我惊喜地得知我被录取了。
那一晚,刚好是我从厦门回学校的前一晚。告知厦门的好朋友时,他比我还开心。
回学校之后,陆陆续续听到了身边朋友的好消息。当时一位一起备考的朋友不幸落榜,但是今年通过二战已经成功被武大录取,我想他背后的故事,一定比我心酸更多,也精彩更多!
在影院看《摔跤吧!爸爸》的时候,一向不太喜爱激烈体育竞赛的我,却一直被吉塔的比赛揪着心。因为,她像极了我曾经的经历。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鼓励,一直支撑着我。虽然,我的经历比起吉塔来说,太微小,但它都是一个人努力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一样。
因为,你值得为荣誉热血而战。You can not only be your own hero!
我是夕子,谢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
想到高三的那个自己
考完一切都值得了
现在说什么都很轻松 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