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或者是院子里的庄稼,都是家里的,但是我总有几颗属于自己的庄稼。或者每次下地都会用养料浇灌的玉秫秫,或者是看起来不够健康却被自己培植好的一个洋柿子秧。这是一个人钟情的东西,钟情的有事,钟情的有人,钟情的,也有一片丰收的景象。
夏天,拎着罐头桶,浇灌院子里的黄瓜的记忆,至今像罐头桶里阳光下的波光,一直闪烁在我的脑海里。水在阳光映照下泛着亮光、波纹的场景,是在炎热里忙碌而充实的一段时光,让我能减缓自己闲来无事可做的带来的无趣。
在院子里的墙头半倒、久经废弃的这年夏天,我央求着父亲从街上买回来了黄瓜种子。墙头半倒,是因为本来就是用泥活成的粘合物,时间长了,对了两米多高的墙头,也就容易被推到,一直与原来能顺着墙头爬到房子上,也变成了墙头颓败后,无法上去的情况。后来也只得使用梯子。
在除去了用来开垦的一小块地面上的杂草和碎砖块后,这一片地就成了我在家里忙碌的地方。一天下午,父亲从街上的厂里忙碌完回来,一家人就开始将地面松土,挖坑、种上黄瓜种子了。
本来的我,只是简简单单的考虑,将院子里闲置的几平方米的土地利用起来,但是就父母来说,这倒成为了他们的大事。在我的料想之外,在种上了黄瓜种子之外的地方,他们有专门用玉秫秫秸秆,排列之后扎起来,做了一个围栏。在做围栏的时候,自然而然要先在地上挖出一些土沟,放置秸秆,再聊个拐角的地方,安装了两个木橛子,北边的一面墙作为围栏的一部分,其它三面用秸秆为主,这样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小园子。
至于园子后来又中了那些东西,我是没有印象的,只有黄瓜茂盛的秧苗还能让我体会到曾经的场景,如果用VR技术重新将这些场景设计出来,我就是首席的设计监制。
种好黄瓜种子之后的一段时间,就是我对黄瓜充满希望的时候。每天都怀着期待,观察着地面上的情况,一方面是要第一个见到黄瓜种子发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能直到黄瓜生长的进度,这样就能期盼着吃黄瓜的时间了。
后来不知不觉,黄瓜竟然发芽了,从地面上冒了出来之后,显得娇小可爱,看到粗糙的围栏,我竟然开始担心黄瓜秧苗的安全,生怕被周围的环境打扰。即使有一个围栏,我还是每天有时间就去围栏的周围,查找是不是有书上所说的亡羊补牢里面的“洞”,一方有谁家的羊或者是狗钻了进去,我没能及时的知道。
我每天都会花上不少的时间关照黄瓜的成长,除了定时的给黄花浇水之外,生活中多余的水就会是给黄瓜秧苗,夜里起夜,也秉承父母的要求,给秧苗额外的营养。终于不负有心人,黄瓜从发芽,到长处藤蔓了,这时候就需要给黄瓜搭架子了。
在选取了粗粗细细不少的树枝,我准备向父亲学习一些技术,想着一定要是在黄瓜秧苗根部的旁边,用力将树枝插入土里,绑在一起,等待这黄瓜生长,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这样做,因为那之后我才知道,所种的黄瓜并不是顺着藤蔓向上生长爬上支架的黄瓜,而是顺着地面延伸的短黄瓜,就是那种略显笨拙粗壮的黄瓜。 虽然带着一丝遗憾,但毕竟作为自己的心血,黄瓜的生长还是要认真的负责,等到黄瓜生长到夏天叶子正茂盛的时候,就要经常浇水了。
家里的水桶我是提不起来的,况且自己家院子里没有压井,我也不能从别家的院子里拎回来一桶水。我给黄瓜浇水的桶,是一种较为大的罐头桶。罐头桶是一种铁皮制作的瓦棱壁的桶,村里有喜期或是葬礼,烧汤原料盛放的罐头,从罐头上部密封的口上,用快刀横竖两下,切出口子,将分离的开口拧起,罐头就可以倒出来。小孩子限于体力,对这种罐头桶很是着迷。将罐头桶的上部用剪刀或是锥子穿出两个小的孔洞,就可以穿上铁丝,只成了一个儿童用铁桶。铁桶能成五六斤水,重量适当,彼时的我正好能提起这么大的重量。
于是就在这个下午,我准备好了工具之后,开始了奔跑。迎着阳光或者是背着阳光,我体会着压井的凉水在罐头桶内的波光,来回奔跑在八丈远的距离中。黄瓜园子距离邻居家的压井,不近也不远,虽然前面的激情让我有力气本跑了几个来回,但是多浇了几桶水,我便觉得累了,只是对于黄瓜的喜爱,让我不知疲倦,生怕有一棵秧苗少了一些水分的滋润。拎了多少桶水我早已不记得了,但忘不掉的却是在黄瓜和压井之间的奔跑。
院子的围墙十年之前就已经推倒了,院子里早已铺上了水泥地,以前的压井也不在了,每家每户也都有了开了一个大铁门的围墙,至于能生长花瓜的泥土,在庄里,在院子里,都被严严实实的封印在水泥地面之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