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一口气贯穿中国佛教史》时,其实主要是想引出佛家思想。谁知写的短吧,历史说不清楚,写的长了,又恐篇幅过度。遂灵机一动,分成两篇文章专门论述。这不,此篇拙作遂应运而生。
而佛教典籍浩如烟海,三藏十二部,即使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潜心研究,走马观花的浏览一遍,至少也要三年以上。何况其文字之艰深古奥,义理之晦涩难懂,如此皓首穷经也难以全面贯彻。然而,条条大道通罗马。佛陀生前依据个人根器,或深说,或浅说,或旁敲侧击,或当头棒喝,皆是应机说法。故虽有八万四千法门,终是殊途同归。这里,我们就主要捋捋佛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此篇论文我将排除故弄玄虚,咬文嚼字,以讹化讹的思维模式,纯粹站在一个普通学者的角度和我个人修行过程中的真切感悟,对佛法要义进行通俗描述,旨在让更多人能够轻松了解佛法,也不枉我多年来立志弘扬传统文化的坚定初衷。为了文笔之严谨,义理之到位,敲字之前,我特别打坐半小时,并向佛陀三拜后,以一种持续平静的心态来创作。由于个人修为有限,文中难免有论述不道之处,还请各位有识之士及时斧正,鄙人不胜感激。
但为众生得离苦,岂因毁誉避趋之其实,佛家的思想,无论是高深莫测的圣义谛,还是浅显易懂的世俗谛,可以说都是围绕“四圣谛”展开的。即是“苦,集,灭,道”这四种真理。“苦”告诉你人生的真相;“集”告诉你苦的原因;“灭”告诉你苦可以消除;“道”就告诉你脱离苦海的方法。看完以下内容,兴许你会豁然贯通焉。
一、苦谛
纵观古今中外修行者,无不是经历了某方面痛苦,而厌弃了红尘,后逐渐体悟了大道,就连我们尊贵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人也不例外。所以不要随便评判某某人修行是为了逃避现实,可以说如果没有“逃避现实”这种想法,他也不可能修行。正因为现实生活的苦闷,才会想到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只是走上了修行这条路后,必须将“逃避”转化为“看破”方为正见。
佛说“三界如火宅”,试问谁没有在这个火炉中煎熬呢?只不过是火势大小的问题。能够早点感受到痛苦的人往往是有福报的,因为不知苦就不知离苦。对苦的感受越深的人,越有可能早点脱离痛苦。而那些到死都麻木于人生的跌宕起伏者,往往是很值得同情的。这就好比“温水煮青蛙”,多少人到头来都成了沸水中跳不出去的青蛙。
在佛陀看来,轮回(指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六种形态)皆是苦。我们所谓的快乐,只不过是相对于较大痛苦的短暂小苦而已。如同在大海中挣扎的人抓住了一把救命稻草,但又能坚持多久呢?所以人生基本是在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中度过,倘若不知道追求觉悟,不能够超越生死轮回,无非就是反反复复的更换各种方式受苦而已。正如佛家所言:人都是莫名其妙的来,无可奈何的生,稀里糊涂的死。那么人生都有哪些苦呢?佛说人生八大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求不得。
每个婴儿的降生都会伴随着哇哇大哭,这就暗含着“生”之苦。至于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因为每个人出生后都被“折磨”的失忆了。儿生日,娘苦日,婴儿出生苦,母亲更苦,搞不好都有生命危险。所以,当我们过生日时,要记得也是母亲为我们受苦受难的日子。
“老”之苦就更显而易见了,谁都想永葆青春,尤其是爱美的女性。人到老了以后,五官失聪,四肢失灵,容貌萧条,再也没有昔日的风采。这个时候,内心常常莫名的失落,又没有人会理解。倘若再遇到不孝子孙,更是悲苦凄凉,惨不忍睹。但“老”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阶段,其实能够活到老已经很幸运了,岂不知,孤坟多是少年人。“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到老都不知道追求觉悟。
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生病也是每个人都会重复经历的时刻,人吃五谷杂粮,内有七情六欲,外感风寒暑湿,岂能无病。病痛来临,身体的不安,亲朋好友的担心,苦也随之而来。人可以拼了老命的赚钱,又愿意不惜血本的治病,这种人生的无奈不也是一种苦吗?
死亡更是件让人悲痛欲绝的事情,每个人都怕死,所以古代不少皇帝都想追求长生不死,却错服“仙丹”中毒身亡。那有没有不怕死的呢?当然有。这三种人是不怕死的:1.生不如死型的,比如自杀。2.情绪激励型的,比如革命烈士。3.觉悟大道型的,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通晓大道的人,已经进入了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所以就无所谓生死了。
“爱别离”可能是我们当下最能体会的一种痛苦。亲人的死亡,爱人的离去,心爱事物的受损等等,都会带来难以磨灭的痛苦回忆。而且爱的越深,痛的就越深。人生最终必须面临孤独,生命的尽头,依旧是光秃秃的来,赤条条的走。昔日的所爱,都将各奔东西,不知所终。
“怨憎会”又是另一种相反的感受,爱的人怕分离,不喜欢的人又偏偏要相聚。一个工作单位,一个邻里乡党,一个朋友聚会,与你不契合的人,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出于礼貌,你还得表面装作客气的样子:“早上好啊!”心里却想着:“这家伙怎么还没死!”你不至于为了躲开不喜欢的人而辞掉工作或搬家吧,但结果往往是你不管走到哪里,“怨憎会”都会形影不离。
“求不得”之苦可能时时刻刻都在伴随着我们,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有多少人一生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虽然成功了,却又感觉没意思。正如西方哲学家叔本华所言:求不得时感到痛苦,得到了又感到无聊,人生就是在无聊与痛苦中摇摆。”细思之,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求不得而珍惜,这是爱情。因为得到了而无聊,这是婚姻。所以,一段真正长久的爱情,必定是建立在心灵层面的,否则注定会在无聊与痛苦中摇摆。古人讲:以利交者,利尽则交疏;以势交者,势倾则交断;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五阴炽盛”是最不好理解的一种苦,但当你理解以后可能更加感同身受。所谓的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这五种遮蔽了我们本性的东西。凡是有形像的事物称之为“色”,比如我们的身体。因为有了身体,才有生老病死之苦。故老子也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受”是身心的种种苦乐感受。“想”是心思不停的运转。因为有了“想”,才会产生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之苦。“行”是总想干点什么,一刻也待不住。“识”是心里不断的对外在事物起分别。
“炽盛”就是这五个家伙如干柴烈火一般,不断的燃烧着,无法熄灭,干扰着我们的本性。比如,请你马上停止思考,你能停住吗?让你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你能做到吗?你能保证自己身体不生病吗?你能看到美女或帅哥不动心吗?因此,我们就好像被“色受想行识”这五个“小鬼”给控制住了一样,只有通过超强的定力训练,才能摆脱它们,从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到达究竟涅槃的彼岸。
五阴炽盛二、集谛
感受到了人生的种种痛苦,要想彻底摆脱这些痛苦,就必须的找到痛苦的根源,方能斩草除根,这就是集谛。佛讲“贪嗔痴慢疑,地狱五条根”。我们内心的烦恼,无非来自于“贪嗔痴慢疑”这五毒。那么这五毒是怎么产生的呢?因为欲望而产生贪心,倘若贪图的东西得不到,就会产生嗔恨心。得不到就痛苦,得到了又无聊,就是愚痴。得到了就想炫耀,就叫傲慢。得到后又患得患失的,就是疑心。所以贪嗔痴慢疑其实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条绳子就是佛陀开悟前所说的:妄想,执着,分别。脑子里有连绵不绝的想法而起惑造业就是妄想;对所好事物的放不下就叫执着;在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对事物之不同种类进行辨析,就叫分别。
站在入世的角度讲,妄想并没有错,只要保持正念就好;执着仍没有错,只要坚持真理就好;分别也没有错,只要明辨是非就好。而站在出世的角度讲,只有跳出二元对立的世界,才能真正解脱。因为无论是非,好坏,对错等等都是相对的,只要有这些分别就会产生烦恼。比如,正直善良的人也会烦恼,是因为他需要提醒自己不邪恶。只要还有个对立面存在,就不可能没有烦恼,只是善人能化解烦恼,恶人却自寻烦恼。但那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不是用意识去刻意要求的,必须通过长期的修炼才能达到。这也就是修行容易走偏的原因,皆是妄谈至理而并未证悟所致。
佛陀还提出引发轮回之苦的十二因缘,比较清晰的介绍了生死流转中的十二种现象: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通俗点讲就是乌云把太阳给遮住了,没有光明了,谓之无明(类似于无知)。因为我们的妄想,执着,分别遮住了自性光明,遂产生出无明。因为无明就开始起惑造业而“行”动。由“行”又种下了轮回的种子“识”(灵魂)。“识”开始投胎,遂有了色身和名称,叫“名色”(胚胎)。这个“名色”在母亲肚子里逐渐生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又称“六入”。“六入”有了以后,自然要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触”。“六入”接触“六尘”以后,就有了感“受”。有了“受”就产生出分别,于是有了“爱”(恨也是自然的)。有了“爱”就开始取舍,就叫“取”。如此又开始起惑造业,就“有”了新的业力。因为“有”就又要“生”,因为“生”就又得“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引发的轮回现象,实际上就是因为无明所以投胎,又因为无明接着造业,造了业后种下了轮回的因,死了以后接着投胎,又因为无明接着造业,然后接着轮回等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其根源就是“无明”,即是对生命真相的无知。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不知道追求觉悟三、灭谛
了解了痛苦的根源,轮回的因素,就应该脱离苦海,超越轮回,进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究竟涅槃的永恒境界,这就叫灭谛。这种境界就是佛常说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因为只有证悟了佛法的人才能领会。就好比《心经》上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要想照见五蕴皆空,必须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是只有明心见性以后,才会发现万法皆空。就好像从梦中醒来后,你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包括我现在所说的也只是猜想,只有老老实实按照佛所讲的法去切实践行,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到涅槃永恒的境界。那么佛是怎么开示的呢?这个部分就叫道谛。
四、道谛
了解了此岸境界的痛苦,又明确了人生所应追求的至真至善至乐的彼岸境界。那么,此岸到彼岸之间必须得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到达,这个交通工具就是佛所说的法。
世间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比如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同样,佛所说的法也是五花八门的,但都可以带你到达彼岸。学佛就是学习佛所传的法,切实的去践行,关键是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交通工具。比如你如果座不起飞机,就座火车。甚至晕车的人,也可以座摩托车。法无定法,因人而异,切勿在佛法名相上争高低,死要面子活受罪。
学佛修行的根本是要去除“贪嗔痴”,勤修“戒定慧”。而戒定慧三者也是一体的三个层面,所谓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因此佛家特别强调戒律,佛教三藏中的律藏就是专门论述戒律的各种法言。佛陀涅槃前留下的四句话中的其中一句就是:以戒为师。尤其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时代,持戒的意义就更加至关重要了。一代高僧大德,千载难逢的禅宗泰斗虚云长老,一生行常人所难行,忍常人所难忍,及至开悟得道,依旧持戒精严。我等碌碌之辈,又何以能妄谈“洒脱”,而自欺欺人呢?此不可不慎也。
虚云大师修行应严格护持身口意三业。身不可杀生,偷盗,邪淫;口不出妄语,两舌(说别人坏话),恶口,琦语(花言巧语);意要降伏贪嗔痴;身口意这十种业护持好了,就是佛家讲的十善,十善业道是修福修慧的根本。另外,居士应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正当夫妻除外),不饮酒。当然,作为一个世间人,偶尔吃肉喝酒也是情有可原的,但能有心持戒,足以随喜赞叹。
而一个出家人不仅要受五戒,还有沙弥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更有三百八十四条戒等等。如果像弘一大师那样专修律宗的话,那更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得注意了。佛教有三坛大戒(沙弥,具足,菩萨),道教有三堂大戒(初真,天仙,中极),据说受了戒后,会有“戒体”,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帮助你持戒。总而言之,持戒是为了增长自己的定力,从而开启智慧。一个世间人要想成功也得有很强的自律性,何况是修行人呢?
而只是一味的持戒却不懂得修持,就如同一味地排斥不想干的事情,却没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也是无济于事的。要想去除田间的野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种上庄稼。同样,若要不做破戒的事情,最好是有修炼的功夫。佛陀曾开示过三十七种修行的方法,谓之三十七道品。这三十七道品分别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如果逐个细讲的话,你会发现非常繁琐,甚至似有重复,所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是不会干的。我只讲我消化以后的东西,给大家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考脉络。
不管修什么法门,心不静无以见道。所以首先为大家介绍佛家的五种让人心静的方法,称之为五停心观。第一个就是不净观:即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停止贪欲。因为对外界事物以及自己身体的爱恨取舍,内心产生分别执着,从而不能平静。但当你深入观察所执着的这一切,其实大部分都是污秽不堪的。
比如,人的身体外表再漂亮,里面装的都是屎尿涕唾。男女之间的交合,也不是很高雅干净的事情等等。此种观察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看破而停止贪欲,归于平静。千万不要大张旗鼓的,当着别人面进行“侮辱”,那就连修行的边儿都没沾上。修行切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若真修道者,不见世间过。
另外还有类似的白骨观,有说观想尸体腐烂变白骨的,有说观想满世界白骨嘈杂的,主要还是用来破除我执。由于白骨观太过“深刻”,搞不好人就容易轻生,故若无明师指导,私下慎用。
这样一看,好像没啥感觉了第二种就是慈悲观:即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我们往往因为看不惯一些人和事,弄得自己愤愤不平。当你以慈悲的态度去观察,就会发现大家都不容易,甚至还会可怜你所抱怨的人和事。比如,一个人冲你发脾气,你要想想,他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住,烦恼肯定很多,难道不值得可怜吗?
第三种就是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空无自性,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比如前面讲到的十二因缘,当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真是人生如梦,而且不由自主,如此又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第四种就是念佛观:即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心生欢喜。或一心不乱的称念佛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个人常采取此种观法,效果立竿见影。比如,打坐时,观察自己是一尊佛,处在极乐世界,处处纯净美好。很多烦恼忧愁顿时烟消云散,因为无论当前处境如何,我的内心都有一个最究竟的归宿,自然任你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另外关于念佛,强烈建议背下印光大师的这段绝妙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将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第五种就是数息观:即观察呼吸的出入,一出一入之间叫息。打坐时,心里默数此息,从一数到十,或五十,甚至一百。然后从头再数,反复循环。皆是为了排除万念,将念头专注在呼吸上,久而久之,定力自增,智慧乃生。别看数数这种事情好像人人都会,但数息就不一定行了。很多人可能连十个息都数不全,更别谈重复数了。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自己妄念有多少了,所谓“静坐方知平日之气浮”。
另外,关于静坐的具体要点,处处都是,在此不必赘述。但切要以“正,直,松”三点为要,正者,不偏不倚,不俯不仰,神态庄重;直者,头直身直;松者,自然放松,勿刻意用力。总归要以静为主,静极生动,动则气盛,气盛则生阳通脉,自然会对身心有调节作用。
静能生慧讲完了五停心观,接下来讲讲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之所以讲这个,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佛陀涅槃前留下的四句话之一:以四念处而住(另外三句分别是:以戒为师,以如是我闻为经典开头,对于恶性比丘,默然不理即可)。
另一方面,四念处也是佛家的核心思想。佛家有三法印之说,即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背,即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如此凡符合三法印的,便是正法。这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实这三法印中的前两种就在四念处中出现了,至于涅槃寂静即是区别于还处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外道而言之最究竟解脱的境界。
四念处的意思就是心所安顿之处。那么,我们的心应该安住在哪里呢?即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倘若时常把心安住在这四个方面,你就不会有太多的执着了。
首先是观心无常,我们内心的念头东一个,西一个,飘忽不定,这就叫无常。所以对于未来将发生的事情,难以捉摸,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念头将会想到什么?行动来源于心动。比如,当年我去真如禅寺的头一天还没有这个想法,突然之间念头一动,第二天就跑去了。我想类似的这种感觉大家都会有,这就是为什么人都有命运,因为很多东西我们是无法控制的。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得提升定力,不为内心的无常所动,能够自主掌控。
观法无我的“法”即指一切器世界和精神世界,包括我们的身体。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没有一个具体的主宰。比如,你的身体是你吗?大家可以如此反思:一个机器人能与人类随机聊天,并做出相应的表情,无非是内部已经储存了相应的信息。内部信息量储存越大,她的辩识能力就越强,久而久之,能够达到自主思考的能力。这就好像人类小的时候懂得少,内部信息储存量小,对于外界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反应,对于别人的问题也不能做出合理的回答。后来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接触新事物,扩大了自己的大脑内存,然后思维开始更加敏捷。尤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阅人无数的人更是圆融无碍了。由此可见,我们的头脑只不过是大量信息的组合,信息量,知识量越大,人就越聪明,然而终究不过是一台高级机器人。那么,真正的那个自己在哪儿呢?这就叫观法无我。
机器人索菲亚也是沙特公民观受是苦就是让我们明白,一切感受都是苦,只是我们错将短暂的小苦误以为是“乐”。比如,男欢女爱的快乐,实际上就和脚上长了脚气一般,越使劲挠,越舒服,甚至还会爱上这种感觉。殊不知没长脚气前的那种状态才是最轻安自在的。所以佛家讲看破放下的原理就在这里。
观身不净就是前面讲到的不净观,兹不赘述。实际上都是为了让我们少一点执着,多接近自性一步。所谓“人心死,道心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偏离航线,于是佛陀就给我们提出了八正道。八正道最初是释迦牟尼佛针对婆罗门教、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宣扬没有因果报应)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修行方法。
在佛陀看来,苦行主义是对自己做无畏的折磨,徒劳无益;而享乐主义又沉迷于寻欢作乐的糜烂生活,更会通向毁灭之路。就此,他提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就是八正道。即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正道。
正见即是要具有正确的见解。对于修行来讲,正见就意味着要明白修行的真正目的,而不是盲目崇拜,流于迷信。作为一个世间人,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正见。比如,做医生的应该想着治病救人,做老师的应该想着传道授业,而不是为了谋取私利去应付差事。一旦没有正知正见,后面就会一错再错,如同第一个纽扣偏了,后面就会跟着乱套了。
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一个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却对我国医学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其品德之高尚,医术之高超非常人所能及。但却终身未婚,完全将一生献给了人类救死扶伤的伟大事业。曾经留下了一个触动人心的真实故事:
1921年夏,二十岁的林巧稚从厦门鼓浪屿动身,赴上海报考协和的医预科。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在考场。其他考生都无动于衷,只顾赶忙答卷,唯有林巧稚立马放下试卷跑去急救。结果,她原本最有把握考好的英语没有考完,以为自己这回必定落榜了。但她并不后悔,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她只是做她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没想到一个月后,她却收到了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原来,监考老师给协和医学院写了一份报告,称林巧稚乐于助人,处理问题沉着,表现出优秀的品行。协和校方看了报告后,遂破格录取了她。林巧稚即是一个具有正知正见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正思维也就是要有正确的思考方式。举个例子,比如,别人骂了你,如果你是正思维的话,你就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相反,则可能引发一场激烈的骂战。曾经有一个修行人,在路上莫名其妙地被打了一拳,别人都为他打抱不平,他却哈哈大笑:“一拳消尽平生业!”这就叫正思维。具有了正思维的人,遇到任何事情都能朝好处想,时刻处在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中,不会受外界干扰,如此则道心可成,大事可毕。
正语就是前面提到的不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弟子规》也讲: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古人讲:祸从口出。修行更要注重口业,存好心,说好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正业就是正确的行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是一种严持戒律的表现。
正命就是从事正当的职业来获得生活来源。所谓无福不养道,修行人也要生存,尤其世间的居士更是如此。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获取钱财的手段一定要正当且利益众生,一些杀生,邪淫等行业是万万不能接触的。
世间谋生手段万般,修行人又不需要太多物质,只要有心向道,不好逸恶劳,基本的生活保障是丝毫不成问题的。我还是信奉孔子的一句话: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说实话,从当年两袖清风的孤身万里游到如今,我从来没担心过生存问题,还是活的好好的,反而更踏实。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正精进就是要正确的自强不息。对于修行来讲,真正的精进就是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时时刻刻保持正念,随时随地都在修行。而这里的正精进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过犹不及。
勇猛精进是好事,倘若太过拼命,反而适得其反。就像佛陀当年修苦行,据说一天只吃一麻一麦,饿的前胸贴后背,实在撑不住就晕倒了。后来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羊奶方才恢复体力,遂采取中道修行。
正念就是正确的念想,实际上就类似于非礼勿思。人有事没事就喜欢胡思乱想,有好的念头,也有不好的念头,应该时刻提起观照,保持正念。
正定通俗点讲就是正确的“专注力”。“定”是心安住在一处,决定不改变,决定不动摇。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必须的“专心致志”才可能成功。正定主要是强调,你所“一门深入”的法门或事业是否真的适合你,以及是否符合正道。比如“一心不乱”的修“Falun功”、或“专心”研究怎么抢银行不被抓等,肯定是不符合正定的。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讲,正定就是要对佛法有坚定不疑的信念,不受任何外道的影响,专心一志的修行。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菩萨(大乘佛法)所修的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戒定慧)具足。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
布施基本可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也就是能够在众生的身心灵各方面给予帮助,而布施出去的东西实际上都会成倍的回到自己身上。正如老子所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所谓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同样,你给众生带去的伤害,也会成倍的回到自己身上,所以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戒,精进前已提到,兹不赘述。
禅定是佛教译语中特别的译法,“禅”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其实就是“定”的意思,故“禅定”二字只不过是音译和意译的合称。若从其意义上来说,一个修行人,能摄受散乱之心,专注一境,即谓之“定”。用六祖慧能的话说就是:外不着相为禅,内不动心为定。一心不乱的念佛、持咒、诵经、观呼吸等等都是为了得定,得定又是为了开发智慧,更是明心见性的一种必经之路。
忍辱其实就是谦虚的深层表现,憨山大师有句偈中说: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再优秀,都会有人看不起你,甚至是打击你,如果你不能“忍辱”,将会有很多莫名的烦恼。
这里引用一段大家都很熟悉的经典对话来阐发下忍辱的微言大义: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与拾得“般若”实际上是个梵文名词,从印度直译过来的。在翻译印度佛经的时候,有五种词汇是不准翻译的,这五种词汇分别是:此方无,依古训,含多义,尊贵,秘密。此方无就是中国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依古训就是印度古代怎么说就怎么说;含多义是说某词在佛经中有多种意思;尊贵就是佛家中尊称的词语,如罗汉,菩萨等;秘密就是佛家中具有神秘意义的词语,如咒语等。
般若这个词就属于“此方无”,佛家认为中国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勉强可以翻译为“最高的智慧”,跟我们中国人常讲的智慧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智慧类似于聪明,虽能明白通达,但往往会受外物的牵引,而引起主观情绪的变化。而般若智慧则像一面镜子,既能照彻万事万物,又能如如不动,这是修行者所应追求的最高智慧。
这篇文章就到此为止了,但愿能够帮助到更多人认识佛法,接触佛法,感悟佛法,走向生命的究竟圆满。无论你有没有信仰,希望大家都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共同创建和谐社会。最后祝愿大家:身心健康,家庭和谐,事业顺利,功德圆满。
祈愿众生得离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