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开始,在父母的带领下尝试着走几步,逐过度到学会自己扶着墙慢慢地走,再到可以独立自由行走,最后能够完成跑、跳等动作。
作为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真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但是你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你的孩子,或是你自己小时候,究竟是靠着什么才能够屹立于大地之上,完成那些现在看起来理所当然的又跑又跳的动作呢?
是魔法?还是意念?这些显然都不可能,我们靠的是自己身上的那些肌肉。
说到肌肉,不知道你会想到什么?如果你说肯德基麦当劳,请你开门、左转、再见、不送。很明显,我这里是指人体上生长的肌肉。
鸡肉也确实是鸡身上的肌肉。这么说有点像绕口令,权且就说是瘦肉吧。我们南方人也叫精肉,精细的精。因为在别的动物身上,比如猪、牛、羊等,我们都是这么叫的。
这也是大家平常对于肌肉的基本理解。认为肌肉就等同于瘦肉。
虽然它们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重合的部分,但是肌肉的本质远远不止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些可以大快朵颐的那些部分。当然这里是指那些可以供我们食用的动物,不是人类。
可是人类毕竟在广义上也是的一种动物,因此,我们身上的肌肉和那些动物的肌肉在本质上来说也没什么区别。解剖它们观察得到的某些结论同样适用于人体。
动物靠着肌肉活动,正如我开头提到的我们能够行走活动靠的也是肌肉。总的来说,通常我们认为的肌肉其实在分类上被成为骨骼肌,主要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可以说是覆盖了我们的全身。
(图侵删)
之所以叫骨骼肌是因为这些肌肉的两头靠着肌腱,依附在我们的骨头上面。当我们想要活动的时候,大脑中的意识,通过神经冲动传导至某个部位的一块肌肉或是肌肉群,让肌肉做出相应的收缩动作,使得整块肌肉两端的距离变短,进而牵拉起了肌腱附着的骨骼,最终完成相应地动作。
在以前,科技娱乐还不发达的年代,有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表演:木偶戏,表演者通过操纵手中的一条条连接着木偶的细线,指挥木偶的躯干和四肢,完成表演。
其实也可以把人想象成全身是被无数条细线连接着的木偶,大脑就是操控者,神经就是木偶线,相应的肌肉就是被细线牵拉着的一根根木头棍。它们都是为了完成动作而存在的。
(图侵删)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靠着我们全身上下600多块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的,大到走路、跑步,小到微笑、眨眼,这些你能够想象到的都包括在内。如果没有肌肉,你就没办法进行任何活动。
不知道你刚才有没有注意,我用了“几乎所有的动作”这句话,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动作都是随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而动的,我们想要抬手就抬手,想要跺脚就跺脚。因此能够产生这些动作的骨骼肌也被叫做随意肌,也就是随心所欲的意思。
那难道我这么说还有别的不能随心所欲控制的动作吗?
各位想想,有什么活动是你自己无法控制的?是像美国队长那样抖动胸肌?还是像宰相刘罗锅那样转动耳朵呢?都不是,这些只能算是雕虫小技,属于个别人的特例,那么到底是哪些呢?
答案就是内脏器官的活动和血液的流动等你认为天经地义的事。
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悟但又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感觉?其实这只是我们思考方式上的一个盲点,我们通常都是在自己认识,可见的范围内去寻找答案,对哪些看不见的地方往往就会选择性地忽视。
我们的心跳、胃肠道的消化蠕动、肝脏的代谢、肾脏无时无刻的过滤、全身血液不停地流淌,种种行为都是由我们的植物神经控制,完全脱离在自主意识之外。虽然我们可以暂时地控制自己在短时间内屏住呼吸,但是这个时间往往很短,而且在熟睡的时间里依旧不能自由控制。
所以这部分的活动靠的就不是那些骨骼肌,或者说是随意肌了。
我们的肌肉除了刚才提到的骨骼肌之外,还有两种重要的肌肉类型:心肌和平滑肌。心肌很好理解,就是组成我们心脏的肌肉,那么那个叫平滑肌的又是什么东西呢?原来,我们的内脏和血管就是由平滑肌所构成的,它们和心肌一起构成了不随主观意识改变的重要部分。
概括一下,我们全身的肌肉是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一起构成的一个整体,占据着我们身体重量的很大一部分,大约可达40%~50%左右。不过骨骼肌和其他两种肌肉不同,无论是刻意为之,还是被动无奈,是可以在一个区间范围内上下波动的。这也就意味着骨骼肌的大小、重量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进行改变,比如健身。
而平滑肌,也就是血管和内脏,虽然也可以因为种种原因使得重量上出现轻微的波动和改变,通常来讲是变少。但是出于健康的考虑我们一般认为它们的分量是越足越好。谁也不希望自己的肝功能、肾功能还是胃肠道功能之类的一塌糊涂吧?
至于心脏,我想除了疯子,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的心脏是多余的吧?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有没有可能在骨骼肌上下下文章,让它们的重量小一点,那样的话,我们的体重不就可以轻点了吗?
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想到过,觉得多余的肌肉没什么用,少点就少点吧,真的是这样的吗?这样想的人多半是不清楚肌肉的具体作用,以至于想当然的觉得无所谓。
但是通过上面的叙述,大家已经知道了有关肌肉各种基本功能,假如它们变少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萎缩了,你们猜会发生什么情况?绝对不会是好事吧?无论是运动的骨骼肌,还是各种血管、内脏器官在广义上都属于肌肉的范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任何导致它们质量减少的办法,即使短期内似乎有些减轻体重的错觉,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是极其错误的选择。
可能还有些人提到肌肉就会想起那些浑身腱子肉的健美运动员,尤其是一些女性健美运动员。他们可能并不符合我们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因此会觉得那些肌肉看上起很恐怖,进而形成了一种对待肌肉的排斥感。
(图侵删)
但是我们无需为此担心,因为普通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程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自然生长发育出来的肌肉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它们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肌肉仅仅够用,所以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它们减少一部分来换取所谓的可以减轻一点体重。肌肉的作用不言而喻,虽然说不上是越多越好,但是绝对不能越少越好,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或是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这也是本期的主题:无需改变的可变量,肌肉。
虽然它可以改变大小多少,但是考虑到方方面面,还是尽量多的保持我们的肌肉吧。尤其是对于广大减肥的朋友来说,无论男女老少,肌肉绝对是我们的好帮手。至于具体原因,我们留到后面消耗篇的时候再做解释。
特别提醒各位女性朋友,虽然你们可能不喜欢那些突出的肌肉,但是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肌肉是可以随随便便就可以变多的,因此对于肌肉产生抵触的情绪,希望自己身上的肌肉变少一点才开心,觉得那样才是好身材。
真要是如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健身房里的广大男性朋友就开心了,他们可是做梦都想练出一身好看的肌肉出来呢。可惜梦终究是梦,肌肉可不是那么好练的。
所以与其担心自己身上的肌肉过多,还不如担心一下自己的肌肉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刺激而逐渐萎缩、松弛的囧境。就算你体重减轻了,但是手无缚鸡之力,以及松松垮垮的身材估计也不是你想要的吧。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所有的肌肉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了外面的骨骼肌和里面的平滑肌,还有我们的心肌。想要通过减少它们的方式来达到减重的目的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这里包括了任何主动的和被动的行为,比如疯狂节食,疯狂运动。
假如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即使短期成功了,也将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肌肉非常宝贵,至于为什么,将在之后的节目里一一揭晓。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
这里是孟医师的《减肥的那些事》,和你一起学习,一起享瘦人生,我们下期再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音频和文字为原创
版权归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