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德】篇

作者: 覚明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19:44 被阅读135次
养生之道|【德】篇

道乃幸福解脱源,德是人间富贵根;为道日损明心性,尊道贵德大路通。


世间修道者如禾如稻,而真正得道者却是凤毛麟角,这是为什么?
这并不是道太难证得的缘故,而是由于对道的认知不够真切,且守道、悟道、行道、证道的程度不够所至。
究其实质而言,道是一个极其简单又非常容易的客观存在。
古之大德常说:“平常心是道。”故庄子有:“道在屎溺中”的衷言。    但【道要德培】。即德是开通大道之门,进入了悟解脱人生苦难、回到生命永恒的钥匙。 养生之道|【德】篇

德乃得也!学道若然有所改变,必然有得或世人所言的收获应之。

《道德经》云:“得其一,万事毕。”一者无欲而无所不欲,亦即无为而无所不为也!

而进入【德】的功夫,必要做到自知晓它的作用时就开始行动;
崇敬那高尚【德】的功夫,要从诚心诚意时开始;    修养德的功夫,须从改过迁善开始!    老子云:“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即包含德的程度,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赤诚无暇。 养生之道|【德】篇

纵观世间众生,刚刚降临这个世界的时候,哪一个不是纯真无邪的赤子呢?


若能去净那后天习气的染污,返还至初生时的婴儿状态。圣人的德,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姐妹、朋友,这五者,是天下所有进入道的捷径!舍弃这人世间五伦法则而去谈道,终究是个外道! 养生之道|【德】篇

智、仁、勇三者,是天下所有达至【德】的捷径!舍弃这三者而言德,却是违背了【德】的内涵与要求!

古人因一怒而安定天下,倘若我们今天用一怒来安定这颗放荡不羁的心,可以称为大勇!但必须用智慧亦即“大智大勇”来帮助,用【仁】来成就!

这是因为【用智】就会【觉而不迷】;【用仁】辅助则【纯一】而不杂乱。【智、仁、勇】三者齐备,才可以说是达到【德】的要求,大道这才开始凝聚了。
孔子说:“据于德。”这个据是固执的代名词,即是说人的如来本性(真心)固执于德上,则一得永得而不会失去了。
如此持恒既久便成为了习惯,一但成为习惯,进而就转化为【仁】了。
白鬓老人说:
朱熹说:“这个德呀,也就是得呀!”即立身行道有收获于【心】呀!
我们为人处世,平日应当痛自检讨:
自己究竟是有真知么? 究竟有真得么?
即使有些所谓的见地,不过是浮浮泛泛而已的呢?
如果有,则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果没有,则应当扪心自问:“你的心里真的平静、安宁么?”
覚明居士:

德乃道基互相依,基深础厚辅道成;
为人立身当行道,若然达至要德培;
今者得道为何鲜?知之未真难固勤;
入德功自知几始,崇德功夫始意诚;
修德有获须迁善,含得之厚赤子吟;
圣贤之德如赤子,去净习染坦荡行;
君臣父子夫妇晓,昆弟朋友五伦循;
天下达道谨遵守,舍此言道外道门!
勇者不惧死生忘,万难排除证菩提;
智者不惑柔似水,滋养万物上善存;
仁者无忧活当下,胸襟宽阔耀光明;
三者具备达德路,弃此谈德悖德离!
古人一怒安天下,吾今怒安斯心宁;
斯心安得谓大勇,亟需智助仁辅擎;
大智若愚不迷醒,仁人纯而不杂陈;
勇智仁备淳德至,大道从此始结凝;
孔子谆教据于德,本性固执得一临;
一得永得弗失去,持恒纯熟普化仁!

无戒21天写作训练营 第十八天 覚 明

相关文章

  • 养生之道|【德】篇

    道乃幸福解脱源,德是人间富贵根;为道日损明心性,尊道贵德大路通。 德乃得也!学道若然有所改变,必然有得或世人所言的...

  • 庄子(七)内篇•养生主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

  • 《莫之仙体》之小楷.养生主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庄...

  • 养生之道|【敬】篇

    【道】是一个掌握着世间万物生杀予夺大权,且妙用无穷的存在。 【敬】是一种内心的修养,是保持戒慎恐惧的谨慎心态。 或...

  • 养生之道|【止】篇

    【止】者,停止、驻足之意也!人生的成功失败、得失荣辱、健康快乐、通达阻滞。无不与【止】紧密相连。 老子《道德经》四...

  • 养生之道|【定】篇

    【戒、定、慧】乃修身养性,延年益寿,成真成圣成佛作祖之至要窍诀,无上法要! 以上这种境界,从因讲称为止观,在果言则...

  • 养生之道|【戒】篇

    通达解脱之道的目标明确: 悟之达至则漫天云雾瞬散,明光辉耀--【得大自在】! 迷之沉沦则三界交相缠缚,阴霾笼罩--...

  • 养生之道|【观】篇

    若然【养生修道有成】,莫如【返观自心凝神】。 学道先须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 只...

  • 养生之道|【学】篇

    至圣先师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谆谆告诫世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 养生之道|【能量】篇

    【能量】是宇宙最根本、最玄妙、最空灵、最无私、最纯净、最平衡、最快乐的存在。 混沌是能量,日月星辰是能量,地水火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生之道|【德】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h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