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说的口语和听力不是学习来,而是训练来的。我们也说了,口语能力分为三部分:
1)有话可说
2)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词汇、语法、句法)
3)把英语说出来(语音标准+说句子+熟练程度)
除开熟练程度不谈,我们说出来的英语好不好听,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语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语音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儿。
1 永远别为语音不够好而feel shamed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因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即便是普通话,我们也不是人人都说的很标准。很多地方还L,N不分呢。真的100%影响交流吗?并不会。真的需要觉得自己很丢人吗?也不用。是不是?
其次,从第二语言的角度来讲,就更正常了。发音不标准或者说不够标准,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后期不断地纠正,但从学习语言的终极目 - 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来看,语言不够完美从来都不是最关键的事。要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我们需要词汇,语法,逻辑,内容等等等等。其中的任何一样,都可以比语音足够标准更有实际价值。
但是呢,为什么我们还要追求语音标准?甚至是我们情不自禁地希望自己语音标准?因为说起来好听啊!说一门语言,说起来好听带给人那种自信的美好感觉,真的还需要什么其他过多的理由吗?
所以,永远别为语音不够好而feel shamed,还有后面一半句:永远为重塑自己的语音持续付出努力。
2,重塑语音真的可能吗?
我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分不清L和N,因为自己的方言里没有。这一点,我表示十分的理解,因为作为湖北人的我,家乡话里也是不分的。所以,长久以来我和很多人一样,从听力的角度,我从来分不清人家说的是L还是N,从口语的角度,我并确定自己说的是L还是N。
我想这是一个语音的典型例子。其源头是我无法辨识不同的音,其最终体现是我也无法正确地说出正确的发音。
你看,这并不是只在学外语的时候才会有的问题。我总觉得语言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因为太多的东西有共性。也有太多的困难可以被克服。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有两个:
1)放下你心里对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观念成见,换成对困难和挑战理性的看待
2)愿意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和练习,不仅是思考方面的练习,还有听和说的练习
当然,这个例子的结果呢,是我完全克服了L和N不分的问题。我可以很正确地发音“奶奶来拿牛奶了”,我也可以很顺畅地说英文绕口令 No need to light a night light on a light night like tonight.
怎么做的?
首先,我友好的室友详细地给我解释了L和N是怎么发音的,发音时候各自有什么感受。
其次,我反复地听(L和N)的绕口令,这是为了从听力辨识的角度去辨识正确的声音。
并且,我反复地尝试发音(L和N),在每一次发音时感受自己的发音状态。
以上第二步第三部重复很多次...
我再寻找机会和室友说“奶奶来拿牛奶了”,看她听起来我说的对不对,同时自己从声音和发音两个角度判断自己的发音。
这样,我就分清了L和N。从此之后,night 和light也不再困扰我了。
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方法。它的原理就是倒推我们从小习得语言的过程。
我们不是从小就会说话的。我们总是先听,能辨识一些声音并对声音的意思有了理解,然后才开始模仿和尝试自己组合说话的内容。而我们小时候,谁不曾发错过某个声音(在我不知道效果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就老把效果说成夏果....被我爸妈嘲笑很多年....),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被纠正了,知道自己说错了,改正过来也就好了。
母语中是这样,第二语言甚至第三语言都是这样。只是放在学外语中,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有了太多有意识的自尊心,很难像小时候那样没心没肺地错了就改正了。总是爱逃跑,或者不承认。
当然,这是从实际的例子来说,重塑你的语音是一件完全可行的事情。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呢,李笑来老师在《人人都能用英语》里说:
“在科学家看来,学习一门技能,本质上来看就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每一项新技能的习得,都需要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中建立亿万个新的连接。这样艰巨的任务当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而在这耗时费力的过程中还存在所谓的“平台期” ——即,某一段时间无论如何大量训练都看起来毫无进步。但是“平台期”只是一种表象,在此期间大脑并未停止发展,神经细胞之间新建的连接在不停地被巩固;如果中断练习,那么大脑就会遵循“不用即废”的原则丢弃那些无用的连接。
所以,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保证大量语音输入,起码持续6个月以上。目的是通过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是为了迅速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也就是识别正确的语音)。
当然在此之后想要获得进步,“听得懂”就非常重要了。”
3 重塑自己的语音怎么做?
1)买一本语音书练语音
所有外语专业的学生, 入学的第一个月都是语音训练月。不干什么其他的事情,就训练学生的语音 -- 告诉你语音的正确发音并纠正你很明显的不正确的发音。
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神奇的方法,和我们之前说的辨识语音+训练发声是一个原理。所以你也大可以并且应该去买一本语音书(语音书基本都差不多,我并没有推荐的...不用太纠结...),然后花上一些时间去训练自己辨识正确的发音。
你完全可以效仿英语专业的学生花上一段时间专门做这件事情。但你必须知道,花的这一个月并不会让你一劳永逸地更正所有发音问题,这是我们在训练前必须树立的正确的期待。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让你有概念,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你的发音是有问题的,然后用后续很久的时间去慢慢调整。
就好像练习分辨L和N一样,你就算知道了L和N怎么发音,也在训练阶段听出了区别,你依旧不能保证以后的每一次常规说话说你都能辨识出来并且正确的发音。人的习惯是很强大的力量,你一定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去一点一点的纠正。
2)一定要学音标
音标的学习可以和语音训练一起,毕竟语音就是在每一个音标的发音上进行纠正。为什么把“学会音标”这件事情单独拉出来说呢?其实是因为这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原因,往往在于,我们并未能十分直观地感受到音标的价值。尽管,这并不表示它真的就没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李笑来老师在《人人都能用英语》里这样诠释音标的价值:
“音标就相当于中文的拼音。我们往往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学会了拼音,小学低年纪的时候,拼音又再学一遍。而事实上,拼音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后长达三五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运用拼音去查字典。这种长期运用才使得我们如同本能一般熟练使用汉语拼音。
也就是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至少系统地学了两遍之后,又在其后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不断运用,才习得这个今天我们回头再看觉得无比简单的东西的。”
英语中的音标就和拼音的意义一样。只是我们在英语中学音标太早,早在我们甚至尚未获得基本完善的发音能力之前。所以,我们未能自然且有意识地在后期使用这项能力。
所以,用一本语音书来协助你进行音标学习的第一步吧。做好笔记,知道英语里都有哪些音标、各自都怎么发音,然后在后期大量的学习和训练中使用,纠正和巩固。其实,学英语本来也就没什么特别神奇的方法。
3)一定要查字典 把单词读对
很多时候我们好像是发音不好,但其实并不是。我们是因为没有查字典,没有查读音而直接就把单词读错了。。。
法语和日语是有着足够固定的发音规则以至于你看着单词就能够直接正确发音的语言。可英语并不是。很多时候,你需要去查词典,然后去记住这些词的发音。如果在学习新词的时候不注意练习正确的读对单词,往往就是白费了力气,因为当你说这个单词时,你说的是错的音,人家怎么听得懂?!!而你还误以为是自己语音的问题。。。。
举个例子吧,“economy”,“economics”,“economist”这三个单词怎么读是正确的?你对自己的读法有把握吗?如果没有,去查有声词典验证一下吧。
要摆脱哑巴英语,不是直接从说开始的。在说之前啊,我们得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发音。别偷懒。。。别偷懒。。。
4)先把语速放慢 再把语速提起来
练习说英语的时候,这是一个基本思路,虽然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和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其实是一个原理。
当我们在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时,首先应该确保自己真的掌握了,就比如这些单词的读音,你能够足够慢地把音都发饱满发准确了,然后再去提速度。而不是一开始上来不管发音清晰与否就开始提速,这样是混淆了“说的快”和“说的流利”这两个概念。
所以,先把音发正确发饱满,把断句的节奏把握清楚,再试着去把你说的正确的单词/短语/句子练习得更熟练。这样,你才能有节奏地说得快,才不会让听的人觉得你说的根本让人不明白。
4 清除两点迷思
1)你真的不是一定需要外教
就像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的,英语的能力分为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两部分,语音和口头的表达都是技能训练,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能让你变得很牛逼。你一定需要自己练习。
但是有老师和没老师的区别在哪里呢?我觉得是在“提供即时反馈”这方面。正是因为语音是需要不断纠正和调整的,所以一个能指正你发音问题并帮助你纠正的老师是一种很有效的存在。当然,我相信到了这里你也可以明白,你并不是一定要有外教或者一定要在外语环境里才有可能说好外语。
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得靠自己。而且,自己完全靠得住。
2)不要沉迷于完美的语音
你自己觉得好听就好了吧。完美的英英,完美的美英,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大概是不会有了。基本上,老外听起来,我们都是国际英语口音。所以,不用过分追求,因为基本做不到。适度追求就可以了,能做到让自己听起来觉得好听,已经超级无敌足够了。毕竟,语言还是用来沟通和交流而不是作秀的嘛。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吧~ 下一期,我们说一种百试百灵的英语练习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