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从最近的一班公车下车后,你沿着路两边的杨树走,春天来的话,漫天飞舞的杨絮会令你头大,不过没关系,再往前就没有杨树了,你需要往右边的麦田里走去,那的麦田中间有一米的小路,这样你只用40分钟就能到村子里了,不过村子里还都是杨絮,在村子里杨絮无处不在,这条路10年前我的姑姑经常走,现在她再也没有踏进过。
我的姑姑是村子里唯一的大学生,在我6岁时候她毕业回来了,早上总是比妈妈起得还早给一家人做早饭,去地里干活,矮小胖胖的身体一直在忙着。妈妈总跟我说,跟姑姑一样好好读书以后就能去大城市。我问妈妈,为什么姑姑不留在大城市?妈妈没有说话,说起了一段也是她听来的往事......
说姑姑和爸爸只相差了一岁,爷爷说只有爸爸能去县里上高中,你爸爸知道姑姑是很想去,就给你爷爷说自己不去了,在承受了爷爷一顿棍子和一句没出息之后,姑姑去上了高中,当然这个学费也是你爸爸一砖一砖的搬出来的,毕业之后姑姑想要留在大城市赚钱,可是爷爷来信说,让姑姑在家结了婚再走,到时候想去哪里去哪里,所以姑姑就从杨絮起,杨絮落一直呆在家里。妈妈叹息后接着说爷爷奶奶都不喜欢妈妈是因为姑姑让我能在这个家里好过点,“为什么不喜欢你啊?”我问妈妈,妈妈用无奈的眼神看着我,却什么也没说。
爷爷在外参军,爸爸在工地里做些杂活,只有工地结束才能回来,家里只有女人支撑,姑姑那时只知道干活,照顾我们三个,其余时候总是不爱说话,看着杨絮。妈妈肚子一天一天大起来,妈妈怀孕了,姑姑忙前忙后,地里的活计也就留给了姑姑和奶奶,妈妈清闲的的日子大概过了六个月。杨絮纷飞的午后,我在大门口玩,邮递员照例来我家了,邮递员大概三个月会来一次,不出意外都是爷爷的来信,我给奶奶放到了床头,没想到就是这封信,促使了姑姑的离开
第二天奶奶让姑姑一人下地干活,姑姑去屋里看了妈妈,矮小粗壮的身材艰难的骑着跟她差不多高的自行车一左一右的消失在杨絮中,等姑姑走远,奶奶骑着三轮车带上妈妈也走了,应该是过了很久,姑姑回来问妈妈呢?我说奶奶带着妈妈出去了,不让我去。姑姑想了想赶忙推着自行车准备出去,这时候奶奶回来了,妈妈虚弱的在三轮车后边的被子里躺着哭着。
“这是我爸的主意么?”姑姑看见妈妈大声的问奶奶,说完姑姑哭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姑姑哭,她哭得很痛,浑身抽泣着好像不止是为了妈妈。“你们怎么给我哥交代,我!怎么给我哥交代!”姑姑边说边擦着擦不完的泪水小心翼翼把妈妈从车里扶出来。
之后的几个月姑姑一直照顾着妈妈没出过门,这期间爸爸回来过一次,也只是用拍桌子传递愤怒,姑姑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爸爸又走了,妈妈也慢慢好了起来,接着姑姑也走了。
那几天邮递员隔三差五的来,奶奶隔三差五的哭,爷爷最终还是没回来,日子也就这么过着,记忆里的姑姑再也没出现过。
直到我到县里上高中,我见到了姑姑,她瘦了很多,显得更加矮小,她穿着崭新的衣服,脚上却是很旧的皮鞋,褶皱布满了鞋面,就像姑姑的脸。我来到了姑姑住的地方,姑姑给我做了好多好吃的,给我了钱,叮嘱我不要跟家里人说。最后告诉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上个好大学。姑姑我俩经常联系,姑姑在一家辅导班教学,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大城市?她说再等等,快了快了!有次我告诉姑姑我有了弟弟,姑姑笑得很艰难。
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爸爸妈妈和我坐了两个多小时的火车来到了大城市的大学门口,余光中我看见了姑姑,姑姑还是穿着那双旧皮鞋,笑着朝我们走来。
“你们以后不用担心秋秋,我在附近租了房子,会经常来看她,你们也不用担心我,哥嫂,我很好,终于跟娇娇一起来到了大城市!”,爸爸笑着没有说话,父亲一直都是这么沉默,母亲却激动的抱着姑姑放声哭了起来,仿佛只有姑姑是懂妈妈的,我笑着走进了校园,三个人同时向我挥手,大城市真好,没有令人头大的柳絮,我知道我有个好妈妈好爸爸,更有个好姑姑。
“带去检查要是女孩就打掉吧!”爷爷“圣旨”改变了这个家庭,奶奶一辈子只知道听爷爷的,姑姑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感受到的是父亲的强势、母亲的懦弱,妈妈怀胎六月被流产的悲剧也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似乎也看到了我的命运。
爷爷的强势似乎在那一刻超出了受过高等教育的姑姑的认知,她可能觉得无论多么逆来顺受也无法承受这个家庭的荒唐,她改变不了在农村像铺天盖地的柳絮一样重男轻女的思想,她能做的就是逃离那个被杨絮包围的村庄,逃离那个家。
后来的后来我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姑姑在39岁时结婚了,我们一起在大城市生活,姑姑再也没有回去过那个村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