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

作者: 飞翔笨蛋 | 来源:发表于2024-02-25 15:05 被阅读0次

【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他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吴大志,身上有着中年男人的普遍状态,一副睡眠不足的倦容刻在干巴的脸上。此刻,大志一屁股坐在一辆白色的老飞度发动机盖上,双脚腾空。他才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更不吝惜身上的牛仔裤。眯着一对睡眼惺忪的小眼睛,朝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方向,像是闭目养神,又像是聚焦好看清远方的风景。

嘴里叼着的香烟燃至一半,冒出断断续续的白烟,在半空中汇聚成一团,然后又被一阵风消散。当白烟经过他的面部时,就像是蒙上了一层迷雾,让外人无法琢磨他的心思,无法窥探他的内心。如果站在稍远的位置观察,人们就会发现一个奇观,一个头颅正在冒烟,那个人居然自燃了。这里人来人往,可压根就没有人在意这些,人们只会为了排泄废物,补充燃料和食物,进行短暂的停留。

十分钟前,大志驾驶这辆车从高速公路驶入了“山海关”服务区。这个服务区并不大,硬件设施也很一般,随着越来越多车辆的涌入,整个服务区显得更加拥挤。但从地理和历史上讲, “山海关”却颇具一番意义,它顶着“天下第一关”的名头,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要塞和关口。以山海关为界,往北走便是关外,往南走则是入关。

大志在关外生活了整整二十年,从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变成了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他谨小慎微的性格,将每一天过得如履薄冰,日子紧巴巴的,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与此同时也害怕失去所拥有的一切。

尽管如此,生活并没有善待他,还是和大志开了一个玩笑。大志试图竭力挽回那一段,视为生命的婚姻,却发现彼此之间的冲突和裂缝,不仅没有愈合,反而加剧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大志很能吃苦,但婚姻却搞得他焦头烂额,生不如死。

出发的几天前,大志同妻子一起去了一趟民政局,办了离婚证。那一天和二十年前一样,风中飘着毛毛细雨,不同的是那一次他们是面带喜悦,走出民政局。

平时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两口子争吵不休,但在谈论分割财产时,却异常的安静。两人相对而坐,大志第一个开腔,提出了他的唯一诉求,要了那辆不值钱的旧车,房子和存款全部留给了妻子。这种分配方案,大志几乎是净身出户,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有。

当初,大志和妻子在网络上结识,两人相隔异地,大志要了妻子的手机号,风雨无阻,不知多少个夜晚,在插卡的公共电话亭里,将一张张电话卡打爆,直至最后电话听筒里,传来嘟嘟的断线声。

再后来,妻子否决了到大志所在城市生活的要求,为了爱情大志首先做出了妥协。向公司提出了离职申请,老板单独找他谈话,一度想要挽留他,但都被他回绝了。大志就这样义无反顾,似乎是在履行宿命的安排,又像是一只扑火而去的飞蛾。

处理完一切事宜,解脱的自由和怅然若失的迷茫,两种矛盾的东西,同时占据了大志的脑袋。人类规避伤痛的本能驱使他做了一个仓促的决定,大志要离开这个伤心地,他该去往哪里呢?

突然脑子里闪回了一个画面,一个孩子在齐腰深的棕褐色茅草丛中穿梭奔跑,茅草在风中左右摇摆。这分明是故乡的潜意识的回响,大志自言自语,“就这么定了!”

于是,大志把车开到附近的加油站,他把车熄了火,打开油箱盖的开关,告诉加油员,“92号加油,谢谢!” 。

一月份的山海关,寒潮尚未褪去,来自关外的呼啸北风,裹挟着刺骨寒气向大志袭来,他连行李都没有预备,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迅速将烟头熄灭,丢弃到收集烟头的烟灰缸里。

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室,发动了汽车,汽车沿着狭长的弧线匝道,不断提速,直至达到时速100KM/H,汇于高速公路的主路。手机上的导航APP显示,还有大约1700KM抵达终点。对于大多数久居城市的人来说,都是一段十分漫长的旅程,充满挑战。

白色的飞度像一道白色闪电,在高速上以最高限速狂奔,发动机咆哮着,这辆陪伴大志十年的“老伙计”,非常给力,对大志的每一次操作心领神会,这种人车合一的默契,不是一天能够练成的,超车、变道一气呵成,一辆又一辆的车消失在后视镜里,他有点小得意。但偌大的高速公路上,倘若仅有大志一辆车的话,他又觉得有些孤独。

一路上车流还算顺畅,大志走走停停,困了就在车里睡觉,这辆饱经沧桑的老车,现在成为了他唯一的庇护所。这辆车对于没有家的大志来说,实在太过重要了。

昼夜更替,大志恍惚记得,跨过了黄河、长江,与故乡的距离正在逐渐缩短。

三天后,大志接收到了导航APP的指令,下了匝道,驶出了高速收费口,进入了一个小县城。

大志将车窗打开了一道缝,故乡的风便趁机拥入车厢,向他吹拂过来,仿佛是在欢迎他这个游子的正式归来。他能嗅出空中的潮湿气息,这气息独一无二,专属于故乡。他无意留恋和欣赏车窗外喧嚣的景色,径直向着故乡的方向前进,还有10公里。

在大志的印象中,故乡是一个布满丘陵的地方,土壤的颜色有黄色和红色,地势高低不平,土路曲折蜿蜒。四周被群山所包围,似乎密不透风一般,自成一个世界,与山的那一边的世界相互隔绝。

每个人的“世界“不同,所以这世界上应该存在无数个“世界”,有时候它们会发生碰撞,发生交集。简单地理解为同一个“世界”,只不过自欺欺人,是一个虚幻的假象。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这里,去山的那一边的世界谋生。大志也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再回来过,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过得怎样,消失在另一个世界,曾经遮风避雨的老宅变成了他们来过的证明。

似乎先前下过一场大雪,地面上的积雪没有融化的迹象。冰天雪地,加之土路崎岖狭窄,大志将车停在一块空地上,决定下车徒步。

在脚接触地面的一瞬间,有一种触电的感觉,仿佛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与过去的一切连通起来。大脑不由自主地开始检索,那些布满灰尘,杂乱堆砌在角落里的记忆碎片,与此刻显现在眼前的现实,进行一一比对,从而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并告知大脑。

车轮在雪上碾过,带走了部分积雪,留下两条弯曲的轨迹,沿着轨迹步行,比较省力。一个大陡坡之后,是一段稍稍平坦的路,紧接着又是一段下坡路,然后是100米左右长度的直道,准确来说,应该是堰的堤埂。

堤埂的左边有一大片水域,叫做“草堰”。顾名思义,过去水面上长满了水草,密密麻麻,像一张网一样罩在水面上,无从下手,钓鱼的人需要精准定位,稍有闪失,鱼钩便会钩到水草上。

在堰的中间,还有一道土埂作为分界线,涨水的时候,隐没在水下,水位下降的时候,便水落埂出。夏天的时候,人们喜欢在站在土埂上跳水,双臂并拢,双脚蹬地,向下俯冲,扑通一声扎进水里。

一只狗的狂吠引起了大志的注意,他循声望去,在草堰的一角,有一所简易的砖木房子,推测应该是养鱼人住的地方。如今的“草堰”被人为管理的很好,水面上有增氧的设备,没有一根水草的存在。再叫它“草堰”,似乎有点不太合适了,也许,它已经有个新的名字。

堰埂的尽头,又是一个陡峭的大坡,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翻越它就能见到大志昔日的旧宅。他经历那么多的磨难,怀着一份朝圣者般的虔诚,就等这一触手可及的时刻。

大志一步步艰难地走到坡顶,令他失望的是,承载他童年记忆的旧宅,没有留下一片砖瓦,就好像凭空从地球上消失一样,无法触及,取而代之的是枯槁的灌木和杂乱的小树所构成的小片树林,很显然,自然完全地接管了这里。

这片土地三月的田野上,冰雪早已消失不见,融化成水,渗入土壤,滋养植物的根须。枯萎的茅草萌发出了新芽,树上生出新的枝桠。大志站在茅草丛里,久违的春风抚慰着他的心,他鬓角的几根白发在风中飘动,他仿佛看见一个手握大把茅针的孩子,正在夕阳的田埂上嬉笑着奔跑。

大志不由自主地将两只手合拢,十指交叉在一起,两个大拇指并一起,留出一个小缝隙,用嘴向它吹气,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呜......呜...... 低沉浑厚的声响从掌里传出,在春风中回荡,飘散远去,飘到很远的地方,飘到过去。

相关文章

  •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 春风十里 不如有你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 吾心似箭 远方有你

  • 诗词赏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 《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 欧阳修 ...

  • 随手抄-认真写-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辞

  •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来兮我叹。 我叹命兮,命兮何苦? 归去来兮,来兮我变。 我变颜兮,颜兮何再? 归去来兮,来兮我念。 我念...

  • 读《古文观止》之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

  • 归去来兮(序)

    临习归去来兮序。

  • 耶殊陀尼诗社-看图写诗练习

    归去来兮 雁向北来又归南, 繁花斗艳历寒霜。 归去来兮随风去, 孤舟一叶向南山。

  •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20200214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路坦途

    纵马踏歌 归去来兮自由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去来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ho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