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薯亭”就在乌山上。
乌山坐落于福州市委、市政府办公楼后面,是“三坊七巷”5A级景区的一部分。
和于山、屏山这两座兄弟山一样,乌山不高,小巧秀丽,峻峭多姿,山上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楼阁亭台石摩崖刻遍布其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融合,相映成趣。在众多风光古迹中,先薯亭尤其值得一看。
沿着乌山路或林则徐纪念馆侧的登山口的青石板阶缓缓而上,至顶,掩映在茂林绿意中的先薯亭便能赫然入目。
亭子没有雕梁画栋,没有金碧辉煌,淡然朴实如其座下之石。但亭柱上的楹联却颇有气象:“引薯乎遥迢,德臻妈祖;救民于饥馑,功比神农。”其推崇之高,气势之大,令人刮目相看。是谁,能配得上如此崇高的赞誉?是谁,功德能与神农和妈祖比肩?
这得从地瓜说起。
许多人吃过地瓜,但至于地瓜是怎么来的,对中华民族有多重要?也许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
地瓜,这个家伙还有红薯、甘薯、番薯等别称。原产于菲律宾,如今随处可见、其貌不扬的小小地瓜,从菲律宾引种到我国,却历经万千险阻艰辛。
引种地瓜者为陈振龙(约1543~1619年),福建福州长乐人,是明朝时福建华侨中最出名且影响力最大的人。其自幼饱读诗书,年未二十就中了秀才,后弃儒经商,旅居菲律宾。在菲律宾生活中,陈振龙发现“朱薯被野,生熟可食。”
商人的敏锐洞察力使陈振龙看到了地瓜这种农作物的巨大价值,萌发了要将其带回国的强烈想法。然而,菲律宾的殖民统治者西班牙人“珍其种,不与中国人”。每个出入境口都把控得很紧,由西班牙人亲自把守层层盘查,要公开正常地把地瓜带回中国是不可能了。
此路不通,就另辟蹊径吧。陈振龙连续几次把地瓜混在货物中,尝试着带回国,可是也都失败了,但他毫不气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断地寻求新的过关途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陈振龙想到地瓜的藤蔓扦插可以繁育的特点,便把心思主意转到柔韧的地瓜藤蔓上。
陈振龙苦思冥想,寝食难安。一天,他到码头办事,船上柔韧弯曲的汲水绳给了他灵感,他把地瓜的藤蔓巧妙地绞入汲水绳中,终于蒙混过关,命其子陈经纶亲自护送回国。经七昼夜的惊涛骇浪,地瓜藤蔓终于到了福州。
陈经纶捧着这来之不易的地瓜藤蔓,马不停蹄地赶到福州城内,向时任巡抚金学曾陈以地瓜“六益八利”“功同五谷”的特性功用。好在巡抚金学曾不是个懒政的庸官,立即批准“夷国朱薯”可试种。当年十一月,陈经纶试种成功并请金学曾前往实地验收。眼见为实的金学曾马上拍板“准饬各属依法栽种”,地瓜从此在福建推广种植。
1594年(明万历22年),福建各地大旱,闹出饥荒,金巡抚饬令“教民种之,赖以度荒”。地瓜救了饥民的命,因此,福建人又称地瓜为“救命薯”。
地瓜既能填饱肚子,味道又美,产量也高,不仅大大缓解了各地严重的饥荒问题,而且能养活更多的人口,1796年(乾隆41年),乾隆皇帝向全国下了“推栽甘薯,以为救荒之备”的诏书,从此地瓜成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随着地瓜的推广普及,我国的人口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顺治年间我国的人口才6000多万,到了咸丰年间,达到4.3亿,在短短百年间激增了3个多亿,这在人类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可见,华夏民族壮大,国家腾飞,地瓜功不可没。陈振龙的引进之功、金学曾的推广之恩,当然不亚于尝百草种五谷的神农氏。为了歌载他俩的丰功伟绩,清道光年间,福州举人何道甫便在乌山上建了这座先薯亭。并勒碑刻下《先薯亭记》
有福之州,三山鼎立,百榕垂拱。自古逢兵不乱,遇灾不荒,但有意外,必承贤人大德挺身化之。明万历年间,闽中久旱,颗粒无收。幸得儒商陈振龙引进朱薯,巡抚金学曾侣植推广,灾情旋见缓解,官民皆喜。更著书传习,惠及江南半壁。论诸二君殊勋,当比神农。感恩之心,闽人诚且笃也。自清以降,州民累建祠亭于乌石山上,名之先薯,以志永念也。
大才子郭沫若游闽时,听说了陈振龙引地瓜的故事,特地来到了先薯亭,看了《先薯亭记》后感慨万千,欣然填下《满江红——纪念番薯传入中国370周年》
我爱红苕,小时候,曾充粮食。明代末,经由吕宋,输入中国。370年一瞬间,十多亿担总产额。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原产地,南北美。输入者,华侨力。陈振龙,本是福建原籍。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
范仲淹以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充分体现了范仲淹的眼界之高,襟怀之大,责任之切。但一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又袒露出范仲淹为自己理想追求的孤掌难鸣曲高和寡而担忧。
“莫愁前路无知己”。陈振龙、金学曾等人以福建“爱国爱乡、敢拼会赢”的担当精神,把范仲淹的理想追求不声不响、不折不扣地践行了。
引种地瓜这件与神农和妈祖比肩的功德,足以建一座寺院来纪念。而为何只建一个亭来缅怀陈振龙、金学曾的丰功伟绩呢?究其原因,内中有它用心良苦的深意。
我们中国人讲“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先薯亭给每个来乘凉的人带来了思考与启发:如果我们这些前人不担当起种树的责任,后人去哪里乘凉呢?于是乎,进亭子乘凉便提醒指引着人们去但行好事。因此,先薯亭传达的精神无疑是更加向上、更加深远的。
人无担当精神者颓,城无担当精神者废,国无担当精神者衰。随着五湖四海的游客走进先薯亭,汲取其中担当精神食粮,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国家怎能不强盛呢!
先薯亭里有“食粮”
网友评论
特爱吃红薯的我,知道红薯的由来,谢谢啦!
文章写得好,主题深刻,一身正气。
我猜说的是红薯吧?我们这儿地瓜是地瓜,白皮白肉;红薯是红皮的,有红心薯、粉薯,现在还有紫薯。
👍👍👍🙏🙏🙏🖊🖊🖊💐💐💐🍓🍓🍓
真是“有心处处皆学问,妙笔生花著文章”!
好有力的文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