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正念百天打卡#22
练习内容:stay hungry, 与饥饿感共处
时长:34分钟左右
结果评估:你只有真正的饿了,才知道饿与馋的区别。
打分: 8分
感受与好处:
如果在饥饿感袭来的时候,不是马上着急的找食物,不是马上送到嘴里,而是等一会儿,感受一下非常饿的时候,自己身体的细微细小的感觉,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我们的生存阈值越来越低了:耐饥耐寒,忍痛抗压的能力都在飞快的下降,而且不自知。我们抱怨说现在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来自工作,生活,感情等等,但也许只是我们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只是我们自己的“底线”越来越低而已。
微波炉,电磁灶的发明为生活提供了飞跃式的便利,让吃这件事变得快捷、随时随地、唾手可得。这是一件好事吗?你上次听说有人饿死是什么时候呢?也许有,但一定不是因为生活贫困或者缺乏粮食或者饥荒 (正常的生活范围内,不特指那些真正有粮食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很可能是过度节食引发的厌食症,或者焦虑症所导致的营养不良。最终引起器官和身体机能的损坏与衰竭。
以上这些是什么意思呢?由于饥饿导致的饮食行为是最正常和天然的人类本性。也许在远古时期,由于食物的匮乏和难以获得,人需要有“定时”的饥饿感来提醒自己能量和血糖的不足,甚至应该是提前的预警。如果真的到了血糖浓度过低,身体乏力的时候,连采集狩猎的力气也没有了。也就是不能等到完全饿了渴了再摄取食物。所以饥饿感是正常的生理机能。
问题是,现在有多人吃东西是真正因为正常的饥饿呢?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考查饿与馋的区别:真的是很难分辨! 又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考查,到底一个成年人应该摄取多少食物多少热量:所谓的专家意见真的很不靠谱!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时期阶段,对食物的需求,热量消耗的情况也不同。哪里来的什么标准呢?尤其是,那些朋友圈里的“养生帖”,如果按照每天需要吃的食物来吃:“黑五类”好,要吃;蛋白质必须,牛奶鸡蛋不能少;无肉不欢;粗纤维帮助消脂排便;茶与花青素抗氧化;全麦五谷杂粮含B族。。总之就是,你会发现,好吧,根本吃不过来!
按照专家的吃法,吃饭变成一项事无巨细的工程,而且就像考勤打卡一样,让人觉得逆反。
该吃的东西太多, 以至于自己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是饿,还是完成任务。
另一个方面,由于不该吃的东西也很多:糖是健康杀手;胆固醇是坏东西;脂肪让人体虚;淀粉让你昏昏欲睡;蛋白增加血尿酸,损毁肾脏。。饮食处处受限,拿起一件食物,那不再是眼前单纯的食物,那是几百大卡的热量+多少克的糖+等下要健步的多少公里。
吃啊,不仅成了任务,也成了限制。一方面我们要吃的东西很多,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吃的东西很多。吃的时候顾虑好多,不吃的时候担心更多。食物,不再是美好快乐的事情。于是,各种饮食障碍,焦虑症因此诞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到底按照什么法则来吃呢?按一日三餐?三餐制并不是远古以来的饮食习惯,而是后来为了适应工业时代上班制的需要设立的。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两餐制;按食物的热量和元素组成?我们都讨厌做作业,请不要让自己最后一点点的快乐也被学习所“污染”;你的身体最聪明,它知道有规律有节制的饥饿,自然也知道有规律有节制的吃饭。
可我们有多少人,还找的回属于自己的规律和节奏?
正念的吃,要从正念的饿开始:乔帮主的这前半句话,可以从很多维度来理解。果然不愧为一位正念内观修行的大师。当你觉得想吃东西时,是最容易最直接开始练习正念的时刻:因为很容易分神,因为很容易被饥饿感牵制,因为很容易混淆真正的需求与贪婪。
花点时间仔细体会一下饿的感觉。不仅让你感恩食物,感受食物,更是让你贴近你自己的身体,你的内心真实感受。不要让焦虑,压力,悲伤,激动,思念等等其他情绪掩盖,以至于让饿成为这以上种种情绪的面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