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学《论语》!
论语新视界036|为政之大者,教化天下不能被见用,不能实现理想,是孔子一辈子心中最大的痛。孔子那种通过出仕实现他治国理政主张的急切,那种不被见用的无奈,那种对当权者的失望,那种被迫流离的困窘,通过《论语》中那些短短的章节,被描述的淋漓尽致。
偏偏有人往他的“伤口”上撒盐。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2·21)
或,有人。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书》,指《尚书》。施,施行、延及,体现。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三句是《尚书》的逸文,“作《伪古文尚书》的便从这里采入《君陈篇》”。
论语新视界036|为政之大者,教化天下《论语》中有“为政”和“从政”两个概念。一般理解,这两个词没有什么差异。但细细体会,也是有一些不同的。从政,一般就是指单纯的当官从事政务、管理政事,如“今之从政者何如”的从政;为政,则含有如何研究、指导、管理政事的意思,如“为政以德”的为政。
本章的或问“为政”,是当官从政的意思,而孔子回答的“为政”则是后一个意思了。孔子以“为政”回答从政,既回答了或问,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章,我们把本章的“为政”翻译为“从政”。
论语新视界036|为政之大者,教化天下有人对孔子说:“孔先生啊,你这么有学问,为什么不去当官从政呢?”孔子说:“《尚书》上说,‘孝啊,只有孝是最大的道了!把孝的道理推广到兄弟友爱相处,推广到从政上去,社会就会和谐有序了。’我现在宣传推广孝道、仁政,这就是从政了。还要怎样才能算是从政呢?”
孔子虽然想直接从政去教化人民,但如果不能,而去宣传治国理政的大道,不也同样是参与政事了吗?孔子提倡“孝”、“仁”,主张“德政”,认为这是治国理政的首要。人人孝敬长辈,兄弟友好相处,家族就会和睦;统治者如果用这种道理、原则去管理被统治者,那么社会就会和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2·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13·4)
论语新视界036|为政之大者,教化天下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很有名气,但直到51岁才有机会从政,为中都宰,之后为司空、司寇。55岁到68岁为周游列国时段,回鲁国后便致力于修诗书教弟子。因此,这一章的问答,可能发生在孔子为中都宰之前,细细体味孔子的回答,似乎充满了悠悠的酸楚;又或者发生在孔子回国之后,细细体味孔子的回答,则充满了孔子的耳顺和随心所欲之悟。
以思想育人,教化天下,为帝王师,为万世师,什么样的为政、从政又能够比得了呢?
//图片来自网络//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点击下方“赞赏支持”和“关注”,关注并阅读连载《论语新视界》。
感谢一路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