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更争论的启示

作者: 图特亚斯坦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19:10 被阅读2667次

这两天简书里出现一波关于“日更”的讨论,争议焦点集中在签约作者田宝和无戒两位老师近期发布的文章上。个人对两位老师之间的爱恨情仇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本文只结合田宝老师那篇引起话题的文章,以及相关的一些“现象”,做一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我们从这类话题文章的评论区中可以注意到,大家讨论话题时,都是从自身经验出发。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一套经验谈,但是在公众平台里讨论一件事该不该做,或者对不对,却完全不能这么谈。

由于各自经历不同,感悟不同,观念不同,出发点不同,这么探讨问题,就永远没有一个合适的结果。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个话题出来,总是以两群人不欢而散收场。这样的话题,就只起到树敌结仇划阵营的作用,而对大众观念的更新没有好处。

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另外一种极端,那就是“和事老”。总有人愿意扮演这种角色,他们信守的理论就是“自主选择论”,这同样是一种无效讨论。针对任何问题都可以给出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如果某一位朋友私底下问我:“我要不要日更?”那我可能会回答他,你根据自己的情况,条件允许就日更,不允许就算了。但当“日更”作为一个话题放在公众场合里讨论时,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回答显然就是一种敷衍。

我大致看了一下田宝老师那篇文章,以及评论区里的讨论,总体感觉也是牛头不对马嘴。我们应该考虑田文发表的平台语境。他的文章在一个拥有成千上万用户的平台中发布,虽然文章内容讲的是“要不要日更”,但这句话的主语需要我们仔细分辨。他所谈的显然不是“个人要不要日更”,而是“有没有必要大家都去日更”。换句话说,就是该不该提倡日更的问题。这应该是田文真正的主旨和效能。从这一点出发,评论区里那部分以“就我的经验来看”以及其他以“我”或者某某人为主体的留言,都可以暂时搁置一边。

该不该提倡日更,这完全是另外一个话题。这关乎日更对一大群人的普遍影响,而不是对单个的个人。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一个观念,就是:不是对个人有好处的事情,就应该被提倡。比如说贩毒。贩卖毒品对毒贩来说,当然有莫大的好处,简直就是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但这种行为触犯了道德和法律,其根本原因在于,贩毒对整个社会危害巨大。

回过头来思考日更的问题。我们该不该提倡日更,与它对个人有没有的好处关系不大,有些人说日更使我成长,有些人说日更分散了对主业的注意力,这都符合事实,然而这些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谈问题,所以不足以用来佐证“是否应该提倡日更”这个主题。

当我们试图考察日更对“一大群人”有什么影响时,我们也许会留意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日更引起不公

写作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写作天赋,只是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熟,有些人较早摸到窍门,有些人比较晚,这是实际情况。对于有一定写作经验和水平的人来说,日更是一种集中发力的魔鬼式训练,完成一定的量之后,很有可能达到质变。而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人来说,日更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有一种情况就是,一段时间低水平的重复会使新手失去信心。另一种情况是,高频度的写作,自然会有一部分文章被收入专题或者登上首页,从而产生一种虚假的进步感。这种“进步了”的感觉,会使实际水平的止步不前和“被专题和首页认可”这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越拉越远。从而使置身其中的写者看不清自己的真实状况,形成一种类似“泡沫经济”的假象。这种假象当然会有崩塌的一天,当你的作品离开了这个平台的时候,很可能完全失去竞争力。而这一困局也很有可能给写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打击。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典型的“马太效应”。日更使优秀者更优秀,使较差者变得更差。因为后者在日更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写作准备,而优秀者早已存储了大量写作材料。准备上的差距是日更效果本质差距的源头。此处,优秀者和后进者的不同,就相当于三级跳远和立定跳远的区别,你的初速度是0,怎么跟做足助跑的人比成绩呢?

因此,日更是一个不公平的活动,实际上它就是一群弱者在为几个强者陪跑。这种活动看似有利于“选拔”,而实际上结果从一开始就很明显,根本不需要所谓的“选拔”。但是后进者付出了跟优秀者一样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这就造成了另一个层面的不公了。这两种层面的不公显然对于整体造成了隐性的负面影响。

二、日更影响人们对写作的认知

写作者对“日更”的过分关注,直接造成他们对写作的认知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

当一个人决定日更的时候,他每天都会问自己:今天我写了吗?这也许就是他每天最关心的问题。而如果是一大群人都在日更,就会形成一种互相监督的作用。你今天写了吗?成为一种压力。一个人应付这种压力的能力,会影响到他写作能力的提高。

如果日更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是一件难事,那么他就有时间思考其他的问题,比如:如何既日更,同时又写出好文。而当一个人只能勉强完成日更时,那么他没有机会考虑进一步的问题。而当群体中大部分人都只是勉强能够完成日更时,那些较优秀者便容易自满。这样一个群体实际上充满负能量,这种负能量在大家乐观积极和互相鼓励的伪饰下,正在腐蚀写作者对于提高水平的野心。

某一个人选择日更,可能是因为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日更对新手来说,有点类似于求神拜佛,是一种非理性的活动,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以为只要日更,就真的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当一大群人都在日更,那么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行为会被越来越多不明真相的围观者注意和接受。就算作为旁观者的你,一开始反对日更,此时也会有点动摇。

日更不单影响了人们对写作的认知,也影响了人们对成功的归因,甚至影响了人们对“作家”这一职业的衡量。在这个平台里,的确有一帮通过日更而获得官方和读者认可的作者。然而在那之后,他们把自己的成功全部归因于所谓的坚持日更。不管他们自己怎么想,至少他们是这样对外宣传的。于是观众们容易把成功和日更简单划上等号,而忽视了他们其他的优势和品质。这就好比你看到一个富豪长得丑,两个富豪长得丑,三个富豪长得丑,这不代表必须长得丑才能当富豪。

写作本不应该按天算、按篇算、按字数算,按完篇效率算(即花多少时间写完一篇文章),这些都是对公众的误导。另一方面,以量论英雄,也会造成人们对某些勤奋作者的过度追捧。比如以日更和跑步著称的村上春树,简书里有大量文章反复描述村上的勤奋。但是这位日本作家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又有多少人清楚呢?

三、日更的“衍生品”——功利化阅读

日更不单是写作的问题,它还会催生功利化阅读。早在去年,各大平台就出现一种“倒逼论”,说不断地写作可以倒逼人不断的阅读。因为还有另一个理论,叫“输入输出”:只要输出多了,总有没得写的时候,此时你就不得不去阅读。

这本来是件好事。然而问题是,日更倒逼出来的阅读,是一种纯粹服务于写作的阅读,这种阅读最致命的缺陷就在于,看书不是为了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反思能力,获取智慧。而是为了寻找材料以供写作。

这部分喜欢通过阅读来“凑篇数”的作者,也热衷于在文章中介绍他们读过的书。而那赤裸裸的功利化思维在他们写作一篇书评的时候,无形中渗透到了字里行间。一般读者对这种东西缺乏足够的警惕和免疫能力。读者很容易根据作者所提供的这种阅读思路去接触书籍,从而使这种简单粗糙的阅读和思维方式传递下去。由于这类书评往往能够获得颇高的关注度,因此它们的传播面以及影响面也很广。

四、日更催生日更

日更本身会造成宣传,从而使更多人加入。

原因之一:日更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日更者尤其愿意相信它有效果。任何偶然出现的“捷报”都有可能被归因于日更。出于一种分享的心理,日更者很可能写文章宣传日更的好处。而日更失败的朋友,则不愿意写关于日更失败的文章。所以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日更成功的例子。当这种例子多起来之后,就会达到一定的大众传播水平。

原因之二:为了保持日更,日更者可能会“饥不择食”,什么都写。所以他们很可能写跟日更有关的事情,大多可能属于“正能量”。这种文章多了以后,也会给大众的观念造成影响。

因此,日更本身会催生日更,不管它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具备被推广的倾向。挡在日更面前唯一的障碍是人的懒惰。大多数人不愿意日更,只是因为日更费力,缺少合适的集体氛围。一旦这种氛围被成功营造起来,日更人群也许会以指数方式扩张。当实践日更的人大规模发展之后,其劣势也会变得更突出,且难于控制。

五、结论

不管日更有没有益处,笔者并不反对个人日更,我认为任何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权利。但是我反对提倡日更,日更对于公众认知和人群间的公平所带来的弊端远远大于它对少数个体带来的促进。成功本来就是一种颇具诱惑的东西,而部分宣传者有意将它与日更拉上关系。它就像连日暴雨,即将形成洪水,随时都有决堤的可能。此时进行宣传,就相当于炸开堤坝,遭殃的将是平台中一大片猝不及防的“居民”。

相关文章

  • 关于日更争论的启示

    这两天简书里出现一波关于“日更”的讨论,争议焦点集中在签约作者田宝和无戒两位老师近期发布的文章上。个人对两位老师之...

  • 为什么副业让生活变得更好

    前段时间简书上关于要不要日更的话题,引起很多争论。我是简书的菜鸟,没有日更,也没打算日更,甚至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今...

  • 关于日更,我想说点儿什么

    今天是日更的第七天,我看到了几篇关于日更争论的文章,不外乎这么两大观点:一是为了日更而日更,作品没有质量,敷衍居多...

  • 初学写作,到底要不要坚持日更?

    看到有很多小伙伴,在关于到底要不要坚持日更的问题上,争论得不可开交。 有人说,日更是为了养成每天写...

  • 关于日更的争论,我终于忍不住了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更不喜欢参与各类的纷争,在此我也不对日更好坏做任何评价。 我只是单纯说我心里面想说的。 仅此...

  • 关于争论

    生活中大多数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很多时候,对方的感受比对错更重要。 如果非要为了一点点精确的词汇而去纠正别人,赢...

  • 关于争论

    公众号的作者叫六神磊磊,他就讲过一个笑话,说:很多键盘侠喜欢谈论国家大事,替国家操心,但是也不爱读历史书,全部的历...

  • 关于争论

    不管你看过多少书教你提高修养谨言慎行,不管你身边有多少人劝过,女孩子不要这么犀利,不要这么挑剔,不管你是怎样心悦诚...

  • 关于争论

    不管你看过多少书教你提高修养谨言慎行,不管你身边有多少人劝过,女孩子不要这么犀利,不要这么挑剔,不管你是怎样心悦诚...

  • 关于争论

    当争论发展到面红耳赤,或许我已经不再理性客观了。

网友评论

  • 逆行的水星:日更十年,这四个字一出,大家都熄火。原本叫嚣着要日更的也不敢日更了。😏
  • 云逸公子:日更不日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作和任何事情一样,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写作,然后自己订计划,日更还是周更,月更,年更,都不是写作质量的保证,有人就算一年一篇,也未必就是好文,所以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懒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和质量就好。
  • e应捷:坚持和努力,这两味药吃多了,自然就会日更。
  • 霍子荷:拍案!不是而起,也不是叫绝,是想举手补充!
    一、日更引起不公
    补充一种情况:有的大号可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日更的宣传把很多单干户拉下水,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坚持一辈子呢?文海亦如商海,日更除了是一种“写作”行为,更是一种“自媒体运营”行为。这个行业的大鱼吃小鱼也许并不是通过机构和资本的吞并来实现,却会通过时间和精力的吞并来实现。单干户们多为自己省下点独立自主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不是坏事。
    二、日更影响人们对写作的认知
    补充:日更很容易成为一种噱头,对大神,它是掩盖写作真实秘诀的包装纸;对菜鸟,它是掩藏写作真实水平的遮羞布。日更和字数作为最易量化的指标,造就了文字生产外延式发展的大繁荣,使原本不同风格、特长、水准的作者找到了一个最简单的通约语境,并以同一调频进行大响度广播,盖过了写作讨论的其他声音。
    三、日更衍生功利化阅读
    补充:功利化的阅读还会继续“倒逼”至出版业,促生“功利化出版”,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四、日更催生日更
    补充: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中国,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全民头脑发热所致。甘做乌合之众者,最没有资格批评政府。
    五、总结
    补充:中国人已经做了房奴、车奴、娃奴,还要不要做文字奴呢?
    图特亚斯坦:@霍子荷 哈哈哈哈,霍兄登高一呼
    AB774卢卢:@霍子荷 有道理。不可做文字奴。
  • 向南小姐:个人觉得,日更不日更倒是其次。产量低,文章质量高才是重点。天天记流水账,免为其难地去更,只会让兴趣打折。而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岁月沉淀的。
  • 王子魚:很透彻!
  • 五陵豪杰也爱猫:水青衣推荐来看的,好文。
  • 塘主千金:所以,我聪明地自己一个人玩去了。想日更就日更,不想日更就不日更,狠起来自己都骂,今天的我否定昨天的我是必须的,而且想删就删,既不在乎粉丝也没有收入,哈哈哈,我是一只流浪狗
    图特亚斯坦:@塘主千金 金你多上来陪我
  • 老荒:呃,老荒墨迹几句吧。因为老荒也曾日更,更了十天就停了!

    写字,是个很闲散零碎的事情。但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写字是个很轻松而又高雅的活!所以很多人都想去写字,尤其是在这个全民写字的黄金年代里!只不过很多时候,老荒真的很怀疑,这个所谓的“全民写字”是不是个谎言!

    日更作为一种网络写手的标签。最典型的莫过于唐家三少。其实他的文有些一般,但难得的是输出很稳定,所以很多人都去看!日更成了一种很吸粉的方式!

    日更有一个很大的好处。看上去很仪式化,但是为了更文,会迫使写字人去留心观察一些细节,从而帮助文字表达得到提升!你甚至会留心到一个路人走路的样子,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从而去揣摩他的事情。

    当然,日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克服恐惧和害怕。很多人都可以写字的,但很多时候会因为害怕和恐惧而不敢写。我能写吗?我写了有人看吗?会被人喷吗?会被笑吗?很多很多的假想,让手上的笔迟缓,停顿,甚至搁浅!日更,为了仪式化,迫使人放下这些无谓的假想,而去提笔写字!这点而言,日更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日更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方面,很累!写完了今天,你还得想着明天写啥,还有后天,大后天。这种无止尽而带来的压力,让很多人色变!另一方面,为了日更,通常会像图特说的,为了更文而更文,为了写字而写字,文的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却下来了!当初老荒开了小号来日更,兴起时丢链接,结果被撕得支离破碎的!我们到底要什么?是牺牲质量下的堆字凑文,做一个码字机器;或者精益求精走心琢磨,成就一篇好文!

    其实,写字是个很讲究天赋灵性的事情。有时总觉得不是你写了这个文,而是这个文刚好找到了你!很多人并不会写文,他们只是写字堆文,看上去繁花似锦,实际也就是绣花枕头一个!譬如老荒,最近终于发现了自己其实真的不会写文,还有手机的游戏其实也挺好玩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像一个游戏,有人选择了法师,有人选择了战士,没有谁好谁坏,更没有谁对谁错。关键在于,你喜欢怎么样的风格,还有你的定位和规划。和一个只想玩三五天的人谈boss攻略,还不如安静地走开!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boss,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看到boss的!

    所以日更与否的,自己选择吧,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 地球承包商:给您请安!夜深了☕您该歇息了……晚安,大神
    图特亚斯坦:@宇宙承包商 额。。。
  • AB774卢卢:我很赞同你的观点和分析。我也曾在写武侠时进行过日更万字的“成功”记录,但我心有感触,身体吃不消,一年十二部书的速度,是神在做,不是人在做,我们毕竟是人。尽管唐三少,在数量上“神”了起来,质量呢?作者顾客读者。有些作者文思敏捷写得快,自己去快是正常事,形成一种人为制造起来的创作风,似乎就有些不正常了。
  • 安静的骆子:立志写出自己喜欢的心目中的精品,就不可能日更。🤝🌹🍵
  • 水文君:成功需要努力刚写看一下好吗
  • 开道者:日更应为个人磨炼修行,因为坚持下来的往往感觉可行、有效,被用来组团售卖为所谓课程。但盈利者为发起者,参与者能否跟上节奏或是否有实力跟上节奏,却不好说。十人有八九都无毅力坚持全程。
    这样的课程到最后也不过变成一种用噱头盈利的手段。
    说到底,若有觉悟学习上进,日更是有些许利处;若只是跟风,也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
  • 将军将离:你好,我是辩论赛专题的工作人员,今晚8点,我们有一场关于要不要日更的辩论,期待你的加入。

    欢迎添加辩论咖专题管理员微信:jmd15935728,请注明来源简书。我会将你拉入辩论咖官方微信群,我们辩论咖的宗旨是交流探讨,共同成长。每周六会有精彩的辩论活动哦,欢迎加入我们,一起来开撕。
  • 老周online:其实,你还应该告诉他们,对于写作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勤奋,而是天赋。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的生活轻松了很多,手机也变得很好玩。
    老荒:@老周online 同感!
  • 张雨书:写的很有见解,欢迎参加我们简书辩论咖关于“要不要日更”辩论赛,如果有兴趣可以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并注明来源“简书”,微信号:echo15240173743🙂
  • 了不起的李二:诶,原来其他人还在撕逼。。。
  • 林清萓:有思想,有头脑
  • 蓝柿:我觉得对日更的关注过度了,也过度分析了。日更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不过寥寥几人,大多数人去议论少数人,在我看来,多少有酸葡萄心理。这个发言权,只有日更坚持下来的人有发言权。
    我不明白的是想日更就天天写文发文呗,为什么还要先向大众发个誓,承个诺,让大众监督,搞得轰轰烈烈,又不是大家,又非名人,其实没人真正关注“你”日更不日更的。日更这事只对当事人本身有意义。但说出的话,泼出的水,断更了反而让人鄙视。
    图特亚斯坦:@蓝柿 应该说,如果从个人的角度讲,日更效果确实有好有坏,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从传播角度讲,它可能是一种不良的信息。对于“有关”和“无关”的判断,其实不是不日更的人就与这件事无关,同样是传播的道理,只要身处于这个平台,实际上就受到这种(关于日更的)信息的影响,所以平台中关心这个话题的人,都不是局外人。

    日更久了当然对人有一些影响,可好可坏,这也是由主体本身的特质决定的,而不是日更行为决定的。至于你说“记录时代用照片和录音笔”?哈哈哈,这个话题我不跟你讨论,每个人对“真实”和“历史”的认识层面不同。:kissing_heart:
    蓝柿:@图特亚斯坦 可日更这事,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和人摆脱不了干系。因为人的狭隘,日更这事变得格外敏感,所以有关无关的人纷纷出来辩论一番。日更的人就悄悄辛勤日更好了,拿结果说话。不日更的人闭嘴好了,因为和“你”没半毛钱关系。就怕才开始日更的人极力为自己的阵营辩护,却没有说服力,不日更的人指手画脚,惹正在日更的人不待见。哈哈,所以这个话题才会这么热闹。
    日更坚持下来的人刚开始日更时也许盲目,但如果真坚持下来,应该能参透点本质吧,至少比没坚持到底的能多一些体验和感悟。记录这个时代,用照片和录音笔好了,写文章,不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太中庸了吧,结果并不会讨好任何一方,没准儿还刺激到神经。
    图特亚斯坦:@蓝柿 关注点不能放在人上,而是放在事上,讨论现象。聊人就难免伤感情。日更坚持下来的人也没有发言权,他们可能只是盲目地这么做了,自己也不大清楚本质。

    现代人都喜欢炫耀,喜欢分享,喜欢展现自己好的一面,喜欢被夸奖。这跟人们爱发朋友圈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打算负责任,发一张P过的美照的时候,并不会去考虑被人见到真容的时候有多尴尬,同理,承诺日更的时候也不会去考虑断更会有多打脸。

    这是现代人的心理特点,这种心理客观存在着。我们写文章议论它,不是为了批评,而仅仅是如实记录这个时代的一面。
  • 吴偶:个人对无戒不感冒。(无戒粉请不要反驳我)
  • 冬月之恋:条分缕析,写得很有深度,有说服力,一篇好文。
  • 开启2017:至今为止,看到关于日更讨论最有逻辑的一篇文章
  • 轩辕祝由传承人: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日更故,众人皆短路
  • 安之腾:近来不怎么凑热闹,竟错过了这么大的事儿。哎,我也写过一篇关于日更的文章,只可惜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想来,还是写得不够明确。哈哈:smile::smile:
  • zero007:分析的太有道理了。尤其是那个为了日更而去阅读的阅读,根本没有了阅读的乐趣。
  • 一道:看乐了的文章,图特兄这么诚实,献上一朵小红花。坚持被谈的烂大街了,又有日更。真有日更,也不该是更文,而是更己啊。
    恺然:@一道 一道兄真知灼见
  • 淡之:分析得很透彻👍
  • 9441b0ea7321:作者分析的很到位啊……刚开始这个平台风靡日更的时候我就觉得会出问题,简书大多是年轻人,经历少每天能写啥?时间都花在写了,书都不看,输出大于输入,能维持多久?无非都成了标题党,无形中影响了阅读,都成了快餐文化。很多大咖都来开培训班,都来当日更老师了,乱象横生。物极必反啊……日更没错,你得更的有价值有意义,胡乱写就为了完成日更这个事儿,乱七八糟。
  • 木棉之秋:“ 这本来是件好事。然而问题是,日更倒逼出来的阅读,是一种纯粹服务于写作的阅读,这种阅读最致命的缺陷就在于,看书不是为了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反思能力,获取智慧。而是为了寻找材料以供写作。 ”

  • 只讀經典:無論是日更與否,簡書上絕大部分文字與文學無關,理它呢😄
  • 肾毒:从个人角度来讲,感觉中国大多数都是“巨婴”,什么问题都要问一下别人,好像问了就不会出错一样。 从文章所讲的 该不该提倡提来说,我觉得书记讲得真是句句在点。且最认同的就是 日更会产生“功利”,不管是输出,还是输入。
  • 一浅疏影:分析独到。👍👏
  • 丁轩轩:刚关注这个话题,“周更”比“日更”有意义,日更确实有点过了,职业作家都不敢这么搞。有了灵感突然爆发,写着都停不下来。没有灵感,就跟小时候老师让写日记那种感觉,都是流水账。然后借此牟利的,商业思维不错,但是用在这个地方,有点不厚道,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毁了读书写作的本质。
  • 无疾不伤:如果真的热爱写作的人,应该习惯日更吧。即便不发表,也要写点啥。无戒老师的365日更营,可以让一部分喜欢写作的人,习惯每天写点东西,不好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他小说网站,如果不日更的作者,很快就被读者骂着淘汰出局。如果开公众号。很久没新作品,谁还关注?再说,报名日更,是热爱写作的人自愿啊。也没人逼着去报名。不喜欢日更的,写着极吃力的,你去报名干啥?不喜欢日更的,干什么关注人家日更的群每天做什么呢?
  • 刘筱舒:精辟!反正啥事都是一窝蜂,这阵风刮过就好了🙄
  • 柏浅歌:每天写百来字,哈哈,完全没有压力。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开心最重要。
  • 式薇胡不归:只想问问,无戒的回应文在哪里😂
  • 乔小茶:日更对新手来说,有点类似于求神拜佛,是一种非理性的活动,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以为只要日更,就真的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当一大群人都在日更,那么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赞同!!!
  • 阿伽陀药:不从内反思自己,心只向外求,终是无用
  • 胡策春秋:图特兄,则么参与这么无聊的事。
  • 陆子飞:我一直都知道自己做不到日更,量力而行,只要笔耕不辍,两天一更,一周两更,一周一更都可以,没必要把自己往绝路逼,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看了你的文章,感觉你看问题的高度更高,长见识了。
  • 柒七练字:因为有些人现在是粉丝比较多了,喜欢数也就高居不下了,可有些文章读起来真的味同嚼蜡,那些为了迎合简书凑热度的文章,有些真的质量都不如网文。还有就是首页投稿制度,只接受那些题目好听字数不低的,可对于书法爱好者全部拒绝,可以到首页看看,只有以专家口吻写出来的文章,却看不到以爱好者身份写出来的书法汉字。
    霍子荷:@本7秀兮 这位亲参加国学征文了吗?借图特宝地宣传下http://www.jianshu.com/p/dacfa1bd77ff
  • 于一潇:还是觉着踏踏实实写文就好了,至于怎么更还得看个人实际情况
  • 于一潇:中肯:+1::+1:
  • 翔于:都写了些没什么意思的文字
  • 9796c32d4604:http://www.jianshu.com/p/3be6bede7113 深度分析无戒日更,各位大大赏脸看看。
  • 半步之人::flushed: :flushed: 来我图这蹭一发热度:flushed: :flushed:

    写或不写,更或不更,东西都在你脑子里。
    自己脑子进了多少墨水,难道都不知道吗?
  • LIYA_G220:我写一篇至少一个星期呀,又要读书,又要构思,思考,写了改,改了写。日更不适合我。
  • 沐沐周:有理有据,分析得真好。
    是的,反对把日更神话,甚至利用话语权宣传日更,误导大众
  • 爱逛大观园的刘姥姥:图教授辩论起来也是一把好手!👍反正我不日更,我连周更都做不到!😂
  • 半亩方糖t:开心就好,想日更就日更,不想那就不要呗。
  • 梅凉:而实际上结果从一开始就很明显,根本不需要所谓的“选拔”。:heart:
  • fded78465009:中国网文能沦落到如此境地,早期可能也是跟读者希望看到作者勤快更新分不开
    小月昱: @没有名字的怪物s 的确,要求勤更还要保证字数的是个什么鬼。就是网文。
  • bd62a8e0b196:每个人都日更的后果就是,读者被淹没在垃圾文章的汪洋大海。
    水平不够,自己写着玩玩就行了,就不要出来恶心人了。
    就像以前的一个段子,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是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自己写的文章啥样心里没点13数么?
    霍子荷:@哎啦哎啦 虽然不是日更党,但繁荣总不是坏事,如果人家写了,愿意放出来,谁也拦不住,这才叫民主。
    我是不是该说:我反对日更,但我誓死捍卫你日更的权利😆哈哈
  • 关土:没有主见的人很可怜。日更前想清楚为什么写作为什么要日更就不会受广告的影响了
  • 千禾随笔:中肯的分析。
    这有啥争论的,随自己呀,愿意日更有能力有时间又写得出来的就日更呗:smile:
  • 花蘼人:写得有条有理,不能再同意了,+10086
  • 若鱼_吻风:很严谨的一篇好文
    若鱼_吻风: @寂木 😂😂
    寂木: @若鱼_吻风 又抓到一个~
  • 井底女蛙:很理性
    井底女蛙: @奥迪妈 我是那样的人吗?
    奥迪妈:@井底女蛙 千万不要为了日更,失去健康的身体、忽略孩子的学习、淡漠夫妻的感情,沉溺于文字的鸦片中无法自拔!
  • 8a85bc7406f5:写作只是个人兴趣和爱好。按照自己的意愿,让笔尖上的兴趣之花,盛开在心田的花房。选择写作方式,应自主因人而异,并因写作而快乐,因快乐而写作着。
    9796c32d4604: @至少保留真性情 http://www.jianshu.com/p/3be6bede7113 深度分析无戒日更,各位大大赏脸看看。
    这里是内心的一个角落: @至少保留真性情👊👊
  • 你期待的温柔世界:日更易,更好文不易
    别为了日更而日更,感动自己,糊弄别人
  • bb3170d9a3d4:写的很有批判性👍👍
  • 二日生:日更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理性看待。受教~
  • 无戒:太火了,到处都在说。
    fded78465009:之前你秒回了我的评论,能否说明你的生活已经非常碎片化?
    fded78465009:侧面反应无戒365课堂的影响力
  • 玉闲君:日更前,应该有一个思考,一个慎重。
  • king天:突然之间读书和写作这个事就变的高大上了,好像通过写作赚钱就是梦想,通过别的赚钱就是物质,写作本来是一件多么闲情雅致的事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也没见过必须要求李白每天一首诗啊,最怕的不是这种浮躁,而且一群人的病态,可悲,可叹。
    9796c32d4604: @king天 http://www.jianshu.com/p/3be6bede7113 深度分析无戒日更,各位大大赏脸看看。
  • 剪刀手不说耶:我非常同意,不反对日更,但强烈反对提倡日更!更反对由此牟利!
  • 柠檬小分队:日更不可怕,催更才可怕(>_<)
  • 锦瑟初浅:何为写作?何为作家?写作者即为作家?非也!日更即为写作?然写作有优劣之分,日更即是也。
  • 盆小猪:弱弱的问一句,“更”是谁?
    三个苹果与3: @盆小猪 你在我心中的形象摇摇欲坠了。。。
    鲸北晨: @盆小猪 这么污~
  • F小悟空:很多人知道日更,但不知日更的内涵。盲目日更,初学者刚开始不一定日更,可以周更,写上手了可以一周两三更,到后来可以五更,最后做到日更。日更就像叫一个从不运动的人跑马拉松,当然是从简单做起啊,最后也是可以通过训练跑完马拉松的。日更的每天的写作课和点评还有同学之间的鼓励都会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 书虫小喵兰:还是不要为写而写,如果日更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反而得不偿失。
  • 河洛梦话:无益的争。
  • 半朽:“日更”其实没什么错,这是个人的行为,可是天天把“日更”拿出来当炫耀的资本就不对了。大家都“日更”也没关系,我就是想问一下“更”是谁家媳妇?
    井底女蛙: @半朽 污😂😂😂
    江晓白: @半朽 哈哈,你这么调皮作者知道吗?
    凉子姑娘: @半朽 哈哈哈,我也想问
  • 娇玥儿:👍赞一个!与其盲目日更,不如理性日省,慢功夫出精品,才不负爱文人。
    9796c32d4604: @素乔子 http://www.jianshu.com/p/3be6bede7113 深度分析无戒日更,各位大大赏脸看看。
  • 九秋之菊:客观,理性👍
  • 田宝谈写作:图特大大,我只是完成每周一篇的任务,内容比较杂乱,就是一些思想碎片,爱恨情仇子虚乌有,我是写给我自己,简友们说撕逼或跟特定某人争论,我真的笑了。
    宋偲瑄:@田宝谈写作 哈哈哈哈哈爱恨情仇都出来了,还让不让人说实话和感受了
    田宝谈写作:@梨笑 哈哈哈,那让他们更去吧
    梨笑: @田宝谈写作 不想你跟人撕,是人跟你撕。你现在成了日更不了给自己找借口的人😂
  • 1cdf2c6086fb:的确是低水平的辩论
  • 地球承包商:日更,呵呵,说好听点为了锻炼写作,说难听点在扼杀写作兴趣。其它的,作者分析很透彻,很全面。曾在简书某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句话:365天后,简书又出现一批胡说八道,以堆文字为荣的傻逼!😂😂😂
    你期待的温柔世界: @地球承包商 没毛病
    地球承包商: @江晓白 别,我是过路的。随口那么一说😂😂😂
    江晓白: @地球承包商 给你点32个赞
  • 5c614962630b:在成名之前,千万别靠写作吃饭。为了填饱肚子,你会胡说八道。
  • 翠娥Z:图教授费心了。
  • 1dent1ty:田宝写文谈日更,
    无戒发声做回应。
    看完刚想做点评,
    谁料删帖不见影。
    9796c32d4604: @1dent1ty http://www.jianshu.com/p/3be6bede7113 深度分析无戒日更,各位大大赏脸看看。
  • 张拉灯:日更吗?
    不日。
    牛皮社:拉灯又调皮了:smile:
    1cdf2c6086fb: @张拉灯 你这样公开地讲,让更情何以堪?
  • 凉子姑娘:当你的作品离开了这个平台的时候,很可能完全失去竞争力。而这一困局也很有可能给写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打击。
    赞同+1
    有时候平台只是跳板,就某些文章来说,离开简书,放到其他平台,什么都不是。
    9796c32d4604: @追梦ren http://www.jianshu.com/p/3be6bede7113 深度分析无戒日更,各位大大赏脸看看。
    追梦CEO: @凉子菇娘 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江晓白: @凉子菇娘 说得对,离开简书,放到其他平台可能什么都不是。
  • 苏玉晴香:这话也就从你嘴里说出来管用,换个小白来说早被唾沫星子淹死了,虽然说的是大实话
  • 南乔北笙:我以写日记方式日更,但有时候想说真话,但是不是所有人懂我的愤怒,我的恨。我有时候会想日更是衍生写作方法的替代品,写作真的有方法吗?那不是好多人写的都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岂不是感悟趣味。
  • 文盲读书1:日更只是治懒癌的一种手段,长期日更并不见得能使写作水平能有多少提高,但最大的效果是自律。抑制人的劣根性,作用并不体现在写作方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谈何容易,关键取决于个人的思想觉悟。
    自律的人自然是没有日更的必要,这样只会使自己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纯属浪费生命。
    所以,看问题要谈到点子上。两者都没错,只是站的角度不同。思想浅显的人才会去死磕争论,思想有广度和深度的人,根本不会去在乎日更不日更的问题。因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梅拾璎:这可说的太对了:+1:
    何羁: @文盲读书1 根本不是个问题
  • 金钗银环:图图,我每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文,第二天连诗都写不出来了。日更对我就是一个梦,好在我是写诗的🤗🤗🤗🤗日更也不用影响多少精力。
    寂木: @金钗银环 哈哈,在这里看到好多熟人。之前刚来简书写诗也日更过,不过都是发存稿。这几天这个话题好火
    金钗银环: @井底女蛙 写诗就是好啊,可以日更,可以不被老板开除🤗🤗🤗🤗不就那几十个字嘛!
    井底女蛙: @金钗银环 凑热闹😂
  • 元时锦:总之自己写作自己决定,开心就好
  • 帅姐赖皮红:日更,太难了😂
  • 微蓝若海:日更可以,但不可以为日更而日更。
  • 三儿王屿:嗯,有些人是南方早稻,有些人则是晚稻田里的酒糟。看土看田,不能一概而论的。(忍不住送图图瓜子和鲜花)🌿🌸🍀🌻

本文标题:关于日更争论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uy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