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者 当年明月 缩写 卉青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
朱瞻基勤于政事,恢复生产,关心民间疾苦,经常微服私访,每次只带侍卫出行。有一次在昌平,他和农田里的农民对话后,他才知道农民为了活下去春夏秋都要拼命干活,冬天还要服官府的徭役,根本就没有清闲的时候。朱瞻基感触颇多,连夜写了文章下发给各大臣。由于朱棣经常出兵打仗,老百姓的负担很重,到了永乐后期已经出现了逃荒的现象。朱瞻基明白,是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终于造反了
千年老二朱高煦,已经忍无可忍了,一定要造一次反才行。因为他想造反已经成了上至皇上,下到百姓,人尽皆知的事情了。如果再不造反不仅侮辱了造反这个行业,还侮辱了他的智商。干吧!
造反前,朱高煦派出了亲信玫青去京城找他的好朋友张辅。热情爽快的张辅直接把玫青绑了,连夜送给朱瞻基。朱瞻基希望和平解决,派中官侯泰去山东乐安找朱高煦,希望他悬崖勒马。没想到这位老兄气焰很嚣张,口口声声让侯泰“归报尔主”“徐议我所欲”,甚至还展示了他的兵马军器,简直是蹬鼻子上脸,无赖无耻之极。
其实你很脆弱
朱瞻基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如何平叛。诸大臣主张派阳武侯薛禄带兵平叛,张辅主动请缨去扫荡他的老朋友,杨荣则主张皇帝亲征,并举了李景隆的例子,当年建文帝把兵权交给这个饭桶,结果一败涂地。一听李景隆的名字,朱瞻基立刻下定决心亲征。谁说李景隆是饭桶、
废物?至少他的愚蠢起到了警示后人的作用,余热发挥得不错!
宣德元年八月十日,朱瞻基亲征乐安。朱瞻基到达后,并未强攻,只是用火铳弓箭射击城上守军,派人将敕令捆在箭上射入城中。敕令上说明“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并给朱高煦标上了生擒和击毙两种价码。如此一来,朱高煦成了众人眼中金灿灿的猪头。
无奈之下,朱高煦同意投降,但希望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告别告别亲人,就前来自首。
第二天,正准备打开城门投降的朱高煦,被部将王斌拉住,王斌义正言辞地说“宁可战死,不可投降!”朱高煦被如此有骨气的部下弄得目瞪口呆,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通演讲后,换了一条小路,匆匆赶到朱瞻基面前诺诺地说:“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
我去!一个月前还叫嚣“归报尔主”“徐议我所欲”的人,倏忽就变成了一只摇尾乞怜的狗。不但没素质,还没人品,不做好人,连坏人也做不起!
按规矩,朱高煦投降后皇帝要派一名御史数落他的罪行。这名御史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表情严厉,众人都为之动容,朱高煦更是被骂的抬不起头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这一情景深深印在了朱瞻基的脑海里。他认定这个御史是个可造之材,回去后就下令派这个御史巡按江西。虽不算高升,也相当于现在的下乡锻炼,是提拨干部的一个信号。朱瞻基的眼光不错,二十年后这个一骂成名的御史成了奋力挽救国家危亡的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谦。
闹剧的结束
造反结束了,但搞笑并没有结束,“朱高煦造反”喜剧的续集还在继续。
朱瞻基确实很厚道,他只是把朱高煦关在了西安门的牢房里。有一天朱瞻基还去看望了他的这位叔叔。可是搞笑搞出新境界的朱高煦,竟然突然伸出一只脚把朱瞻基钩倒在地。他的这种行为,正常人实在无法解释无法理解。老实人朱瞻基十分愤怒,令人用三百斤的铜缸罩住了他。匪夷所思的是朱高煦先生立刻从喜剧演员秒变成了举重运动员,他居然把铜缸举了起来,东倒西歪地到处走。朱瞻基又命人找来煤炭压在铜缸上,点燃烧红,朱高煦被烧成了一盘菜,至此也结束了他多姿多彩的一生。
朱瞻基在位十年,他父亲朱高炽在位一年,一共十一年的时间,他们统治的时期史称“仁宣之治”,和“文景之治”一样是被后代历史学家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这样高的评价并不言过其实。明宣宗是一个不扰民的好皇帝,他没有祖父那样的雄才大略,但他很清楚,老百姓要过好日子,必须给他们生存下去的空间。好皇帝就如同现代足球场上的好裁判,四处都有他的身影、不知疲倦地奔跑,却从不轻易打断比赛的节奏,即使出现违规行为,也能够及时制止,并及时退出,不使自己成为场上的主角。
从治国安民的角度看,朱瞻基是一个比他的祖父朱棣强得多的好皇帝。
朱瞻基的痛苦
文官制度是从唐朝开始确定的,但到了明朝,这一制度却培养出了一个副产品——文官集团。
大胖子朱高煦因为登基后换了侍女,小小整修了宫殿,有几天翘班,被一个叫李时勉的大臣骂成好色之徒、穷奢极欲、消极怠工!真是不把皇帝当干部,恁是脾气好,朱高炽还是忍不住把李时勉打了一顿。到了朱瞻基继位,他竟然把这位骂过自己父亲的人又放了出来,还表扬了他。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李时勉的行为不是孤立的,他代表的是文官集团。
文官集团的那些人都饱读诗书,精习圣人之道,宽以待己,严于律人,擅长骂人掐架,帮派斗争。他们的座右铭是:打死不要紧,青史留名在。当然,也有一部分好的。
明宣宗朱瞻基有一个小爱好——闲暇之余斗蛐蛐。文官们对皇帝的这个“不良”爱好批判了许多次,甚至还有缺德的,给这位累得半死不活的勤勉好皇帝取了个绰号“蛐蛐皇帝”,实在是太过分了。
在明宣宗时代,文官集团势力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票拟”,即大臣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将其附在奏章之上给皇帝预览。最终批准同意的权力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因为皇帝批示用红笔,所以皇帝的这一权力称为“批红”。也就是说宣宗时,皇权已经被正式分成了“票拟”和“批红”两部分。
宣德元年,明宣宗朱瞻基突然宣布设置“内书堂”,教太监们读书。朱瞻基的这一举措是很有深意的,带有很强得政治性。有后世的人甚至认为,明宣宗做的这件事给大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太监是怎样炼成的
在明朝,宦官是个抢手的工作。很多有志于投身宦官的事业的人,以大无畏的精神自行了断子孙根,然后跑去北京当宦官。但当宦官也没那么简单,也是要经过挑选面试的。那些没被选中的人,只能回家了此残生。后来,明政府为了限制这些人,甚至颁布了严禁自行阉割的法令。
明朝的宦官有很多级别,太监是宦官的首领,不是谁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刚进宫只能当典簿、长随、奉御,如果表现好就能被一步步升迁为监丞、少监、太监。
宦官有专门的机构,共有二十四个衙门,分别有十二监、四局、八司,最高统领宦官被称作太监。这二十四个衙门各有分工,不但处理宫中十五,还要处理部分政务。
明宣宗的时候,由于文件太多,朱瞻基自己也没有时间看完,便会让司礼监的人按照票拟的内容抄下来,代理自己行使批红的权力。这个为皇帝代笔的人就是——司礼秉笔太监。唯一可以压制内阁票拟权的批红权落在了秉笔太监的手中。
位高权重的秉笔太监还不是权力最大的太监,他的顶头上司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又如果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了东厂太监,那就是权倾天下了。如冯保和魏忠贤。
除了司礼监,御马监也是个好去处。这里可不是管马的,而是管理御用兵符的,是个很有前途的部门。汪直、谷大用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高级人才。当然,有高就有低,直殿监和都知监是管理清洁卫生的,办公条件艰苦不说,还没人瞧得起。
明朝的皇帝不容易,虽然拥有所谓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文官集团眼里也算不得什么,他们骂皇帝、讽刺皇帝,皇帝却也不能把他们怎样。内阁获得票拟权后更是强大到猖狂。为了制衡这些不听话的人,苦苦支撑的朱瞻基把身边的太监强行拉上了他的政治战车。
由此可见,明宣宗教太监读书,不是为了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太监,而是为了培养对抗文官集团的战士。就这样,朱瞻基将他老祖宗朱元璋集中的权力又分散了出去,票拟权给了内阁,批红权由太监代理,但由于批红权十分重要,明朝历代皇帝从未放松过对此权力的掌控。
明代最高的文官不是尚书,而是太师、太傅、太保。这是三个荣誉称号,都是一品,其中以太师为最大。所谓荣誉称号一般都是颁给死人的,能够死后混到这三个称号也是十分厉害的人,但明朝就有一个“活太师”+“活太傅”,仅此一人,可见其强悍。他就是万历年间的“首席活太师”——张居正。
延伸阅读
李浚告变:其实,在朱高煦派玫青到京城之前,朱瞻基就得知兵变的消息了。御史李俊丁忧回乡,朱高煦想拉他入伙,丁俊表面上假装答应,暗地里安排好家人避难后,自己连夜奔赴济南,请求都指挥靳荣发给符验,火速进京告变。不承想靳荣已经变节,百般阻挠,李俊挥刀怒吼:“靳荣,你不让我告发,难道怕我坏了你的事情不成?”靳荣看对方要玩真的,又怕身份暴露,无奈放行。李俊抄小路直奔京城,虽然朱高煦一路派人追杀,由于李俊化名王刚,追兵不知所以,最终李俊安全抵京。
明朝的那把火:朱元璋建立明朝自以为是得了“火运”,所以他的儿子都以“木”字旁取名字,取“木生火”之意。可惜,天不遂人愿,朱元璋死后,明朝接连发生了两起叔侄之争,都以一把火告终。朱棣起兵靖难,朱允炆放了一把火后不知所终。朱高煦叛乱失败,最后被火烧死。大明帝国的熊熊烈火越烧越乱,朱元璋地下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
实习也应该算工龄:朱高炽仅在位一年,便获得了“仁宣之治”开局之主的称号,有人认为他捡了个便宜。殊不知,他在位时间虽短,但作为太子监国的时间却长。朱棣常年东征西讨,政务重担都落在了朱高炽身上,北征蒙古、南击安南等这些大事背后都有他的功劳。算上正式登基,他共理朝政十三年,说开创局面,一点也不为过。
蛐蛐界的大腕:斗蛐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唐朝的时候发扬光大,唐玄宗就是一个重量级蛐蛐发烧友。宋代,奸臣贾似道写了专著《促织经》,将斗蛐蛐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他也因此被称为“蟋蟀宰相”。到了明代,朱瞻基最喜欢玩蛐蛐,他曾密诏苏州知府进献一千只蛐蛐,于是当时流行一句话“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他的事迹还被蒲松龄改编成了《促织》一文,被收录到中学课本中。此外,喜欢斗蛐蛐的名人还有慈禧,她的出现弥补了女性在蛐蛐界没有大腕的历史。
内书堂:内书堂严格说起来也并非宣宗首创。朱棣时期,就命一些读书识字的内侍服侍左右,也令吏部挑选教官入内教书。不过有太祖限制宦官干政的禁令,所以很低调。朱瞻基则是公开设立了内书堂,选了两三百十岁上下的小太监,命大学士陈山教授他们,学习内容包括《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千家诗》《神童诗》等,从此宦官多通文墨。内书堂隶属司礼监,从宣德四年到明朝灭亡,存在两百多年之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