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践行者:大猫咪
主教练:小猫咪(9岁男孩)
小猫咪放学见到我,有点愁容的说:“妈妈,今天不想做摩比思维体操题。” (小猫咪每天要做一道摩比的题目。每一周的题目里面有2题是难度比较大的思维体操题)。
听到之后,我感到心里咯噔了一下。脑子里开始打架:“他不想做难题,想放弃。我不希望这样。至少不能直接放弃,要尝试一下。他现在处于问题区,对我来说,似乎又没有客观影响,但是我又很不爽。我可以归类为价值观冲突吗?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想用“特别掰手腕”的方法,和他交流。至少我想表达出我的观点.
妈妈:“小猫咪不想做思维体操数学题”
小猫咪:“嗯,因为太难了。”
妈妈:“哦,题目太难了,小猫咪不想做了。”
小猫咪:“是的。太难了”
妈妈:“我听到了你的想法。对于这件事,我的观点是:如果小猫咪不做思维体操,那妈妈投资学数学的钱就没有被充分利用。就浪费掉了。(我试图找出点客观影响)”
小猫咪:“我的观点是题目太难了。我总是做不出来。”(我教小猫咪以“我的观点”开头阐述他的想法)
妈妈:“我的观点是:试一试总是可以的。遇到困难就退缩不能解决完问题。”
小猫咪:“我的观点是,题目太难了,到最后可能还是做不出来。”
妈妈:“我的观点是:最后做不出来没有关系。只要努力过了.”
小猫咪:“那好吧。我做思维体操。”
回到家,等到小猫咪在休息完之后,主动做作业的时候,小猫咪主动的开始做数学思维体操题目。 我看到他认真的计算了大概10分钟,最后还是没做出来。于是他自己默默的选择了另外一道题目,做对了。 然后找到我。
小猫咪:“大猫咪。你看我选了另外一道题目。做对了。”
妈妈:“哦,另外一道题目做对了,很不错。 那思维体操呢?”
小猫咪:“我没做出来,太难了。”
妈妈:“太难了,我听到了。我很好奇,那这道思维体操题怎么办呢?”
小猫咪:“我明天做。 要是还做不出来,我就看解题视频。”
妈妈:“小猫咪明天还会尝试一下,好的。 我看到小猫咪今天很努力的尝试过了。而且小猫咪还没有放弃,明天还会尝试。我尊重你的决定。”
针对这次对话的思考:今天针对这个“双方拥有的问题”,第一次尝试了“特别掰手腕”的方法让双方互相发表观点,孩子看似平静的接受了。这样让双方都有公平的机会来表达想法。是一种很安全的沟通模式。让小朋友收到了被尊重的感觉。针对我的沟通, 下次我要记住每次都说:“我听到了你的看法。” 这次,这句话被遗忘了。
细想想,我还是没有能够做到“放下预设”。 还是希望孩子能按照我的要求来做。放下“预期”真的很难。针对这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放下预期呢?今天忘了问孩子的感受了,也许这个是至少可以做到的。也能更好的帮助我。或许当我放下预设,处于“他拥有问题”区域,我至少可以问:“需要我的帮助吗?”。因为此刻已经不是情绪上不想尝试了,而是能力范围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