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42178/dc41af1d28e7483f.png)
《尚书·胤征》
【原文】
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告于众曰:「嗟予有众,圣有谟训,明征定保,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维新。呜呼!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其尔众士懋戒哉!」
【帝告厘沃】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告》、《厘沃》。
【汤征】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征之,作《汤征》。
【汝鸠 汝方】
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作《汝鸠》、《汝方》。
【通译】
夏帝仲康开始治理四海,胤侯受命掌管夏王的六师。羲和放弃他的职守,在他的私邑嗜酒荒乱。胤侯接受王命,去征伐羲和。
胤侯告戒军众说:“啊!我的众位官长。圣人有谟有训,明白指明了定国安邦的事。先王能谨慎对待上天的警戒,大臣能遵守常法,百官修治职事辅佐君主,君主就明而又明。每年孟春之月,宣令官员用木铎在路上宣布教令,官长互相规劝,百工依据他们从事的技艺进行谏说。他们有不奉行的,国家将有常刑。
“这个羲和颠倒他的行为,沉醉在酒中,背离职位,开始搞乱了日月星辰的运行历程,远远放弃他所司的事。前些时候季秋月的朔日,日月不会合于房,出现日食,乐官进鼓而击,啬夫奔驰取币以礼敬神明,众人跑着供役。羲和主管其官却不知道这件事,对天象昏迷无知,因此触犯了先王的诛罚。先王的《政典》说:历法出现先于天时的事,杀掉无赦;出现后于天时的事,杀掉无赦。
“现在我率领你们众长,奉行上天的惩罚。你等众士要与王室同心协力,辅助我认真奉行天子的庄严命令!火烧昆山,玉和石同样被焚烧;天王的官吏如有过恶行为,害处将比猛火更甚。应当消灭为恶的大首领,胁从的人不要惩治;旧时染有污秽习俗的人,都允许更新。
“啊!严明胜过慈爱,就真能成功;慈爱胜过严明,就真会无功。你等众士要努力戒慎呀!”
【学究】
这篇文章说到胤征伐羲和的历史,因为羲和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职,却不能很好地践行自己的职责,跑去寻欢作乐,不管天气变化,使百姓不知道如何安排劳作和生活,所以胤就要替天行道,剿灭羲和。同时也在告知天下官民,所有的生活都要按照历法的规定来执行,否则一样会被剿灭。这就说明了那时候,大家对天道是何等的信仰。
从后面几篇文章中,也可以看出,那时候所有征讨行动,都要发布昭告,以明示这种行动的正义性,也是事出有因才会进行如此重大的决定。那时候,百姓以民代兵,可谓全民皆兵,亦民亦兵,要发动大规模的行动,一定要明示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自己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才会举起正义的旗帜。只不过这样的方式被后人滥用,只要为了自己的私利,就举起替天行道的旗帜,来迷惑百姓,才有了后来累世迭代的变迁。一个好的方式一旦被私心所利用,其破坏力就会被无穷的放大。
人性可恶,好样学不会,坏样一学就会,这是社会的进步呢?还是人性的堕落呢?大家各自去琢磨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2178/0b9d1bf80b2d184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