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犟嘴这个词,只会用在孩子身上

作者: 蓬勃育儿社 | 来源:发表于2019-11-12 22:16 被阅读0次

    爸爸正在看手机,儿子好奇的凑上去也想看看。

    爸爸一看儿子过来了,赶忙把手机往桌子上一扣,一脸严肃的对这儿子说:你干什么啊?作业写完了吗?快去写作业去!

    儿子一听不服气了:凭什么你在看手机让我去写作业啊?!

    爸爸一听火气来了:我让你写个作业你还敢犟嘴,反了你了,……

    爷俩就闹起来了。

    妈妈说,已经7岁的儿子最近犟嘴的厉害,不光跟他爸顶,她说一句话儿子也是有八句在那里等着跟她对着干。

    犟嘴能治吗?

    首先,我们要还原一下“犟嘴”这个词的应用场景。一般情况下,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个事情,或者给孩子讲一个道理,只要孩子口头上给予了否定的答复,尤其是和父母发生了拉锯式的“争论”,父母就会说孩子犟嘴。注意,只要符合这种“形式”,犟嘴这个“事实”就算确定了,跟双方争论的对错、是否在理毫无关系。

    一次几个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吃饭,期间一个孩子在妈妈的怂恿下唱了一首歌,搏得了大家的掌声。另一个妈妈坐不住了,也怂恿儿子:你给大家也唱个歌吧。这小子玩的正嗨呢,随口就说:我不唱。妈妈就继续引诱:你唱一个妈妈给你喝可乐。孩子看都不看:我不唱。这时候爸爸出场了:你唱一个,明天爸爸领你去踢球。孩子还是很坚决:我不唱。妈妈摇了摇头:唉,这孩子就是这么犟!

    你看,只要孩子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往往就会被带上犟(嘴)的大帽子,父母是不管孩子的反对或者拒绝是否有道理的。

    如此来看,“犟嘴”这个词是带有明显的评判性质和道德意味的。面对同一个“争论”过程,只有父母能说孩子犟嘴,反过来就不行。既然反过来不行,那就代表“犟嘴”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是对长辈的一种不尊重,甚至是蔑视。所以,父母在判定孩子犟嘴的时候往往会很愤怒,就像这个爸爸一样。

    现在要说孩子为什么会犟嘴了。

    一个来源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崛起,“我”有我的想法,“我”凭什么听你的?我儿子刚学会说话,这时候他甚至还没有自我意识(心理学上一般把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作为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这时候孩子就能以第一人称“我”来称呼自己了。),“不要”就是他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另一个来源就是对环境中重要人物的模仿。一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都是从小养成的,先模仿再尝试,慢慢就定型了。就是说,这个孩子的爸妈很可能都是至少其中的一方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人,孩子从小见多了父母的互相“犟嘴”,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

    想让孩子不犟嘴,父母就得讲理,就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孩子不想唱歌就不唱,你逼人家干啥呢?孩子想看看手机,当爸的你就给人家看一眼,了却了孩子的那点好奇心他也就不惦记了。

    说到底,“犟嘴”背后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两种意愿、两种想法的对抗,孩子想看手机和爸爸非要逼着孩子去学习(其实是不想让孩子看手机,也不知道爸爸当时看的啥)就矛盾了,就起冲突了。可问题是,如果静下心来评判,谁对谁错呢?孩子想看一眼手机错了吗?显然没有。父母不让孩子做这件儿没有错的事儿也就罢了,还非要让人家去学习,人家说上两句(有些时候父母是知道自己理屈词穷的)就“气急败坏”的说人家“犟嘴”,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是不是从来没见过一个人指着自己的父母说:你还敢犟嘴!?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发现,犟嘴这个词,只会用在孩子身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lc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