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朔呆久了,仿佛觉得英语说得流利是天经地义的事。偶尔到外地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同学还在爬行着修炼英语口语,我把自己的口语修炼之路总结一下,希望能给还在摸索的同学一些启示。
在长达十年的校园英语学习之路中,我总共进行过三次提高口语的尝试,第一次练发音,第二次背句子,第三次学语法。但是,我的口语开始突飞猛进是从来到阳朔开始的,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我在这工作的前两年,口语进不得比过去十年都快了不止三五倍。因为这里有练习口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是练习外语口语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模仿他们的发音。练发音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模仿,模仿,再模仿!要学口语的基础发音,我们得从模仿外国人说话开始吧?那些什么发音规则啊、音标啊什么的都是浮云,要知道语言中的规则只能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一门语言,并不能帮助我们完全正确地使用一门语言,发音规则如此,语法规则亦如此。为什么?因为人类是先尝试着用某种语言交流,然后才有某些人去归纳总结出所谓规则来的,既然是归纳总结出来的,当然有大量例外存在了。所以“模仿”才是练习发音的王道。
那么怎么模仿呢?要以短句(不超过七个词)为单位模仿,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会增加内容的记忆成本,让大脑集中记忆发音,又可以马上就用那些短句进行交流。比如:The coffee is really good. I'll go to the cafe again tomorrow.然后,我们要明确一点,发音只跟发音本身有关系,跟音标、字母没关系。所谓音标、字母只是一种记录语言发音的符号。如果你对这种符号的读法一直是错的,那再怎么看着原文朗读还是错的。用好手机的录音功能,方便进行你和母语国家人的发音对比。我现在正处于韩语入门阶段,每次上课都会录音,下课听回放的时候会发现上课的时候自己发错了很多。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对比纠错中不断向正确发音靠近的。
其次,既然要练,就要说得地道点儿。我们得先学习那些母语国家的人生活中常用的词,等语言学到一定水平,再往专业方向发展。要知道她们用什么词,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他们一起生活。英国人跟我说,他们常用good 来形容食物美味,而不是delicious. 如果他们听见我们说The food is really good.要比The food is delicious 地道多了。 再如,happy ending 这个词组不要随便乱用,你会被老外们笑死的。为什么?不懂的童鞋可以上网查一下,或者找个老外给你介绍一下这个词组的文化背景。我个人不喜欢从字典中找词来用,就算偶尔从词典中找几个生词来用,也要先拉个老外来问问他们到底用不用那个词。
两种语言就是两种文化,我们不能想当然地用中文的思维学习别的语言。有的人常常拿中国的成语问老外怎么说,成语那是中文里的东西,人家的语言里没有,人家的文化里也没有。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问他们的语言里存不存在这种说法,如果有再问怎么说。
第三,我们需要母语国家的人帮我们核对我们是否说得对。很多按照语法规则说出来的句子是很奇怪的,虽然语法没错,但是不符合别人的语用习惯。你想想要是一个外国人对我们说“祝你周末高兴!”是不是一个很奇怪的表达,语法没错啊,但是我们就是把“高兴、开心、愉快、愉悦、快乐……”这些词分开来用了,你能想出一套语法规则区分这几个词吗?反正我是暂时没想出来,教了七年中文我也没想出来,我所能做的只是归纳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让他们记下来。同理,我们学外语的时候也会遇到这种情况。而且老外们纠错还挺委婉的,如果我们说错了,他们会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说一遍,表示提醒我们,而不会直接打击我们。
那我们该怎样营造语言环境呢?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营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在英语口语上,我占了个大便宜,因为我过去七年生活在桂林阳朔,这个外国人扎堆的地方。而且我的工作是教外国人中文,逼着我不得不说英文。当然,如果有条件,直接去到母语国家待个一年半载的,从零到流利就实现了,更何况我们大部分想练口语的人都不是英语零基础。那没有条件创造面对面交流的同学怎么办呢?
网络啊,万能的英特网啊。我目前也在网上找了老师学习韩语,而且我只要首尔的老师。现在很多平台上都能找到一对一的老师,我个人觉得一个好老师会让学习事半功倍,因为他们会懂得我每个阶段的学习特点,也懂得合理运用激励机制,保持我们学习的热情。所以开始的时候多尝试几个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为止,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我已经换了五六个韩语老师了吧。google 一下language exchange,总有一款等着你:—)
不过,我这几年观察到的情况是,网络上学习的进步速度大概只有本地学习的1/2到1/3,大概还是因为语言环境纯度不高吧。
然后就是利用好各种录音了,上下班的路上,去咖啡馆的路上,随时听听。听多的次数够多的话,既可以锻炼语感,又可以通过多次刺激加强记忆(斯金纳强化理论)。当然如果你喜欢看美剧什么的就更好了。我不是一个喜欢看娱乐、电影的人,这一点我只听人说很有用,自己没试过。
关于语言环境的利用,我有以下五点建议:
- 如果你真的是口语零基础,建议找个老师,从背一些简单的句子开始吧。就一般疑问句和5W+1H 开头的各种句子就够用三个月了。比如说: what's your hobby? What beer would you like? Where did you go for swimming? 一个好老师会有耐心一句一句地陪你练,会懂得引导你表达自己。
- 如果已经有一定基础,那找语言伙伴是个不错的方法。我现在是韩语初级学习者,来自首尔的老师和语言伙伴都有,当然都是在网上交流的。语言伙伴建议找中文水平跟自己外语水平相当的,这样一来不会打击到相对水平低的一方,二来避免了一方说得多另一方说得少的情况。
- 最好找性格合拍或者兴趣相投的老师或者语言伙伴。一个急性子和一个慢性子真的很难搭配学习,总是聊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也不会有持续聊下去的动力。
- 聊开放性的话题,避免谈及个人隐私。比如:咖啡、爱好、运动、文化、旅游等就是不错的话题,老外很忌讳问及自己工资。如果你不是真的想吐槽或者咨询一下天气,不要拉着人家呆板地谈天气之类冷冰冰的话题。
- 能够正确输出才算真的掌握了语言,要制定可行的目标。如果每周能保证10到15小时的学习时间,语言学习平均应该是每三个月提高一个层次吧。战线不要拉太长,那样容易打击自己。我给自己韩语学习定的目标是这样的,每周学习6到10个小时,三个月完成发音、问候、自我介绍、询问喜好、数字、点餐、购物、时间等内容,可以用五个词之内组成的句子交流;六个月以后可以达到中级交流水平,整理总结出韩语的一些学习特征。 我能想到的大致就是这些了,祝大家早日能用英语流利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