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贪恋财富及名利、乃至情欲,无不源自于内心的匮乏,智者与圣人为何能安于贫困呢?乃是来自于内心的充实。匮乏感其实是一种幻觉,幻觉太强烈了,就会把幻觉当成真实的,被这种幻觉牵引,致使人的不安全感增强,干出疯狂愚蠢之举,做出丧身败德之事,何等糊涂!
拈花晬语(37)世人清楚的知道人生充满艰辛,幸福遥遥无期,但是还是要奔波拼博,还是要生儿育女,把缈茫的希望寄托给下一代,这是宿命所致呢?还是孤独空虚所致呢?人生若无信仰,人生之路无论成败福祸都是无常的,也是很难把握的,人的憔虑孤独是难以消除的。
拈花晬语(37)一切囿于小我的欲望、施为、造作皆可遭致烦恼痛苦,身口意诱发的贪嗔痴诸多欲念,把人生推置于苦海之中而不能自拔。该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发愿,把为己之心转化为利人之心,把小我之欲升华为大我之欲,同样的欲念,不一样的思想,这即是佛教的离苦得乐之法。
利者,乃天下人之共利耳,非小我之私利也。独乐乐何若众乐乐?学会互惠共享,则乐在其中矣,此等乐事,胡不为之乎?
拈花晬语(3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