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度吸取精华 阅读 提升换思维方式
我希望十年前,自己能够懂得这个道理

我希望十年前,自己能够懂得这个道理

作者: 于格YUGE | 来源:发表于2017-12-24 00:26 被阅读2638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于格

01

为什么人和人会慢慢拉开差距?这是《人生效率手册》开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不少人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慨,昔日相差无几的同窗,为何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有人远渡重洋留学,有人白手起家创业,有人业务成就傍身,而你却守着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赚着养家糊口的工资……

对于这样的感慨和困惑,我们可以看看作者张萌本人的历程——

张萌起初就读浙大生物专业,后因自己的“外交官梦”,退学后重新考入北师大英语专业。入学后英语摸底考中成绩惨淡,于是给自己制定了“1000天小树林计划”,坚持每天五点早起学习,开始了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更确切的说,是“普通学霸”到“神级学霸”的升级)。

现在的张萌,不仅是畅销书作家,还是GYL全球青年领导力品牌创始人兼CEO,“极北咖啡”创始人兼CEO,妥妥的人生赢家。

其实,人和人先天的差距并不大,之所以走上不同的道路,归于不同的方向,更多是由于后天的目标、自律和坚持导致的。

02

关于如何把控人生,卓有成效地过好每一天,书中提供了三个关键词:目标建立、时间管理、高效学习。

第一,目标建立。

歌德说过,世上所有的不幸,大部分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发生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目标,他们肩负建设一座塔的使命,但在打基础时并不比搭一个窝棚花更多的力气。

所以,在盲目打拼之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找准你的人生目标,为你的努力和奋斗找到一个着力点。

关于个人目标建立,书中提供了7个人物法

(1)找寻7个梦想人物,你如果能活成他或她的样子,最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2)找到梦想人物的硬本领(核心竞争力),每人3项,一共21项,出现频率最高的3项,即你需要修炼的硬本领。

(3)自我匹配,按照目标与你生活的相关性或者重要性,对三个硬本领进行排序,确定优先学习和掌握的硬本领。

(4)确定年度目标,再细化季度目标、月目标、周目标,甚至是每天的目标,利用10000小时定律修炼自己的硬本领。

10000小时定律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安德斯·艾利克森教授提出的理论,认为一个人想精修一项技能,并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投入时间的基本界限是10000小时。

关于10000小时定律,重要的是,相对于纯粹时间上的投入,努力的质量和方向更重要。另外,功夫在8小时之外,一个能够在闲暇时间里对自我进行长期投资的人,才会获得更长远的成长。

第二,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不是拿着小本子写写画画,不是纯粹对24小时的业务安排和生活事件进行规定,而是对目标、时间和精力同时进行管理。

时间管理的基础是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目标设定可参照SMART原则,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合理的、有时间限制的。

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经常给自己制订各种无效的目标。例如,多年前高考前夕的一个寒假,除了寒假作业,我还抱了很厚的一沓书回家打算温习一遍。

参照一下SMART原则,我的目标可谓“假大空”。因此,假期结束的时候,书本一页未翻,作业也是最后几天赶着抄完的。

因此,当你的目标经常沦为“无效目标”,甚至给你带来挫败感时,一定要反思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或者因未分解为阶段性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

在时间管理中,有四种常用的方法,分别是:

目标分解法是把长期的目标分解成不同阶段的小目标。例如,我那年寒假的目标设定得太宏观、太不具体,如果能够按照自身的学习习惯设定出合理的目标,并规划好每天的任务,情况也许自会不同。

单点突破法,以每天24小时为单位,详细地规划出一天的日程安排,并通过总结、分析发现你的时间管理的状况和不足,进而在接下来的时间管理中及时地调整。

核心竞争力法,很多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习惯,通过早起,用多出的2-3个小时,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记住要事优先原则,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利用早上这整块的时间进行。

自我激励法,是能够让你持久有效地坚持住,把一件事情做长、做扎实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例如,你可以以21天为一个周期,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给予自己一定的物质奖励。

张萌写道,所有的坚持,也可以叫作死磕,其实都是人们的习惯,是根据日复一日的重复积累沉淀下来的精华。

第三,高效学习。

关于高效学习,要注重累加法则,新知识一定是建构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就像盖房子,如果不把地基打牢,或者每一次都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是不会完成学习的累加的。

张萌举了一个例子,身边几个好友想要学习英语,向她寻求了一些学习方法。几个月之后,张萌发现他们的书只翻了一页再也没有翻第二页,听力音频听了几天也变成了“睡前催眠曲”,英语水平自然也原地踏步。

很多时候,努力并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长久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才能出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很多人还没有等到这个累加的质变点,就已经放弃了。

另外,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输出,因为输入和输出是一个循环系统,只有两者兼具,学习和成长过程才会源源不断地发生。那么,在所有的输出方式出,什么样的方式最有效呢?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曾做过一项研究,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的多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研究结果被称作是“学习金字塔”,人们将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称作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称作主动学习。

在所有的输出机制中,教授给他人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外,演讲、和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写作出书等方式也是张萌极力推荐的输出方式。

03

书中写道,人生就是一本效率手册,你怎样对待你的时间,生活就会给你同比例的回馈。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脑子里始终有个想法,如果十年前,在浑浑噩噩、一片茫然的大学时代,我能够懂得这些道理该多好。

20岁的时候,有着大把的时间与光阴,还有似乎有着花不完用不尽的活力;30岁的时候,顶着家庭和工作的重责,只能在夹缝里拼命为自己寻找“充电”时间。

所以,开窍早晚的确对人生的进程有影响,一个人20岁就知道为了梦想而努力,另一个人30岁才恍然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假设两者的努力和投入质量相等,自然前者会更早成功。

所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努力,总会争取到比庸庸碌碌更好的生活。

希望,你能够比我更早的懂得这个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我希望十年前,自己能够懂得这个道理

    文/于格 01 为什么人和人会慢慢拉开差距?这是《人生效率手册》开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不少人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会有...

  • 希望所有女孩懂得这个道理

    01 昨天很晚才下班,一到家就吃到了妈妈做的饭。本来很开心的事情,吃着吃着我就掉起了眼泪,倒也不是受了什么天大的委...

  • 这个道理,希望你没有懂得太迟!

    “你来工作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惊喜,交不到朋友那才是正常的。” 电视的剧情是:罗子君在...

  • 20岁,我希望自己懂得的道理

    20岁之后,生命仿佛按下了加速键,1年、2年,在奔30的路上我越走越远了。很多时候希望人生可以有暂停键,自己永远年...

  • 想要身体好,脾胃要养好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身体,但不一定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想要身体好,脾胃要养好。 年轻的时候我就不懂这个道理。仔细想...

  • 21岁,我懂得了这个道理,希望还不晚

    01 妈,今晚和我一起睡吧 初三那年,谈了人生中第一次恋爱。原因说来奇怪,现在看来甚至有些荒唐,记得那天和爸妈逛街...

  • :真正的理解

    若想做到真正的理解,需要你从内心深处的认可,而不是了解了这个想法,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能够真正的理解。 曾经我觉得自己...

  • 我希望父母能够明白这些道理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但是如果我将来做了父母,我一定避免犯这样的错误,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父母,...

  • 输赢,是全部吗?

    输赢,是生活的全部吗?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何时能够明了,我不知道何时能够懂得。 道理都懂,但是,手脚却很诚实,对,...

  • 催人泪下的爱情长篇小说《再借十八岁》

    序言:我希望故事里女主的美丽善良和高尚的人格能够迷住你们,希望你们看完这个故事能够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物,因为我...

网友评论

  • _小俊呀_:🤔老早就听说这本书了
    于格YUGE:@俊生客栈 这本书不错,有些方法值得借鉴
  • 韩子翾_xuan:😄😄😄很庆幸我在二十岁这个年纪懂得了这个道理,正在按文中的方式实行计划。
    于格YUGE:@韩子翾 棒棒哒!👍
  • 清心倾心:很有干货的鸡汤,赞赞的
    于格YUGE:@清心倾心 谢谢清心老师啦~😊
  • 東大:我25岁懂得了这个道理
  • bdfa78bf8455:总结的很棒啊,至少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感谢
    于格YUGE:@莎莎的畅想 谢谢鼓励❤
  • f07266ce053a:自己就是自己,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于格YUGE:@拿铁YT 自我很重要,但也需要不断内化适合自己的理念和方法,成长为更好的自我。
  • 青锋暮寒:受教了,写得很有条理。
    于格YUGE:@青锋暮寒 😊😊😊
    青锋暮寒:@于格YUGE 哈哈,本来就是呀。
    于格YUGE:@青锋暮寒 一写书评你就说受教了,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啊😊
  • 841191887971:不错的书评!
    于格YUGE:@晓灵_9597 谢谢😊
  • Zhang张:我也写了一篇,但没你的好。真棒
    于格YUGE:@Zhang张 我也是一点一点学着写的,一起加油!
  • 6d3478920a62:一般不看这种“心灵鸡汤”。人生是自己的,就算要想向“成功人士”学习,也是学习他们身上我们自己热爱的精神和品质。再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可以复制然后一样成功,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需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留遗憾过短暂一生不是吗?
    穗檬:@罗之文 心灵鸡汤,不过是成功人士的胡言乱语
    王晓杰_2c01:@罗之文 看了之后,你就会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
    于格YUGE:@罗之文 我倒是觉得看看无妨,找到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的东西也是一种收获。不过很赞成你说的,生活是自己的,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 俞伯乐:看我
    于格YUGE:@叫我村长 ??
  • 韩老白:这篇书评不错 我转发啦
    于格YUGE:@韩老白 是啊,之前看过你的文章,写得好好,在我心目中你就是大神啊
    韩老白:@于格YUGE 啊。我都成了大神
    于格YUGE:@韩老白 谢谢大神转发😊
  • MY麦子:晚上睡不着,点开简书就看见于老师发文了~
    最开始大家可能都差不多,差距都是一点点慢慢拉开的,跟习惯,时间管理,自控力都有关系~
    究其根本,还是得从自身找原因。
    于格YUGE:@MY麦子 嗯嗯是啊,今晚想把这篇文章写完就睡的有点晚了,你也睡的有点晚啊,早点去睡,么么哒!

本文标题:我希望十年前,自己能够懂得这个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iy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