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捞饭,是从前中国南方人的主食,因从前家穷,不常有肉吃,所以就用猪油熬煮剩下的残渣,拿来直接食用或入菜。
最早记载猪油饭的,是《礼记》,其中写道周代专供天子之食的“八珍”,其中占头把交椅的“淳熬”,就是与猪油拌饭类似的东西,“煎醢加于陆稿上,沃之以膏”,即将肉酱煎熟之后放在米饭上,再浇上猪油。
由此可见,猪油捞饭,可算是上达天子,下到平民的大众食品了。
在小时候,所有的物资都不丰富,都要凭票购买,种类有粮票,鱼票,肉票,煤票等等,用以对应购买相应的物品。
在小学的时候,在学校搭个早餐,是除了钱以外,还要外搭粮票的,还要大约几斤几两的,就像货币一样分元角分。在外面买个包子,除了钱外,还要搭上一点粮票才能吃得到。
要是有了钱,有了粮票,吃肉的机会还是不多的。必须要很早去肉档面前排队,幸运的话,也许会买得到。不是因为有需求的人多,只是因为供应的太少。
就这样,排到了。瘦猪肉却不是受欢迎的,肥肉,尤其是猪板油才是最受欢迎的货。那时候大家都喜欢有油份,肥嘟嘟的东西。
妈妈老是提起家里的笑话,说某天太婆买了冬瓜切成粒放在厨房,二叔他见了,欢天喜地地跑出来,宣告天下说:“今天有肥猪肉吃!”,而实际上每次也几乎都是猴儿精的二叔才能把猪板油买到家。
其实猪板油就是猪肚子里边的油,用来熬猪油,出油量大,熬出猪油的油脂味道也更香醇。
等肥猪肉,猪板油买回来了,太婆就会把猪板油选切成小块,再放入炒锅,加入小半碗水,大火熬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再时不时搅拌一下。
太婆说:加水是为了防止肉块突然受热而变焦,也为了好出油,不加水,出油量少很多;水开后,一定要转小火慢熬,等水消失后,油就会多起来;开始油少的时候,可以多搅拌几下,这样可以避免受热不均匀。
大约一个小时后,等肥肉或猪板油缩成小小的一块,变得表面金黄的猪油渣,这时猪油就算熬好了。当然,再熬也可以,但那时猪油渣就会变焦发黑,猪油就不会是好看的白色了。
炼好油时,可放几粒茴香,也有放小花椒的,再炸一下,可以增香气,也可以去除猪油的腥味。
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久存而不变质
冬天熬出的猪油冷却后,就会凝固变成又香又白的一块。肤如凝脂,恐怕是这样来的吧?
这时,只要准备白饭一碗,酱油适量,舀一小勺白白的猪油放在饭面,拌匀。放一勺这样的饭在嘴里,又香又滑,不用配其他的菜,就这样,就可以吃完一碗饭。
剩下的猪油渣,烫个小青菜,加上盐,比用其他什么上汤做的,不知要香,要滑多少倍!
难怪在那样的年代,是穷人家最爱的菜。
美食家加大才子蔡澜就很推崇猪油,看他的饮食节目,他要下厨的话总是加勺猪油,说没有香得过猪油的油。他熬的猪油里,一般还会加上红葱头,这样气味就更香了。
现在的猪油,恐怕已经用得很少了。如今,世人谈脂肪、胆固醇色变,视猪油为洪水猛兽,连之前做中式点心,需用到猪油的老婆饼,月饼什么的,都创新改良用别的油代替了,更别提吃猪油捞饭了!
难怪现在的东西比以前讲究,做出来的味道再相类似,但始终又与从前不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