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笑集国学文化经典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36】——当仁,不让于师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36】——当仁,不让于师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05:55 被阅读0次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只要是承担践行仁义的事,就是与老师长辈竞相前往也不必谦让。”

    【感悟】

    朱子《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钱穆《论语新解》:“言值当行仁,即当勇往直前,既非出于争,自亦不必让。故求道当尊师,行道则无让师之义。今按:师之与我,虽并世而有先后,当我学成德立之时,而师或不在。疑此师字当训众。盖仁行善举,众皆当任,人各相让,则谁欤任此。故遇众所当行之事,在己尤当率先不复让。当仁不让,即是见义勇为也。”

    一、正义的担当

    “当仁不让”,这是一种正义的担当精神,因为,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孔子的教育不是专制教育,他不是要求学生们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不是蛮横到“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而是告诉学生,只认真理、只认正义,如果自己坚守的是真理是正义,就不要有顾忌,即使是自己的老师也不要相让。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发生了相左的意见,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并不是不尊敬老师,真理所在,对于老师的意见也没有办法苟同。这就是道德高尚的精神。

    有些人惧怕被他人议论“图名图利”而不敢为,那就错了。只要你的出发点是“利他”而没有贪图什么个人利益,你就应该当仁不让。

    二、丢掉“当仁”的后果

    今天的人们省去了“于师”,变成了“当仁不让”,这也符合孔子的思想。只要是行仁义的事,合乎仁义,就率先去做。但有一些人,恐怕是在拿掉“于师”二字的同时,连“当仁”二字也一块扔掉了,只剩下了“不让”。

    没有仁做基础,“不让”的又是什么呢?即使是为自己挣得了很多,冥冥之中却会让你与“幸福”渐行渐远。

    所以,我们学习本章,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让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幸福的小径中不会迷路。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36】——当仁,不让于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xs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