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教后反思

作者: 鱼的笑颜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08:45 被阅读0次

    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是还没有开学就已经做出来了,赶在了时间的前面,设计得如何,不管,先完成。这一点给自己赞一个,有拖延症的自己已经在改变。在哪儿看到这样一句话,成功者永远提前做事。

    但是,再完美的后续工作没有做。到了快正讲前两天,又急急慌慌地改教案,做课件。

    这堂课的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孤单”的意思后,带着体会有感情地读课文内容,和创设情境体会树和喜鹊的开心,比如树和喜鹊数周围的邻居,让学生扮演小麻雀,树,和同伴打招呼,说话的环节,为学生有感情读文,做了铺垫。

    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有感情朗读是个考验,他们连长句子还没有读好,有感情朗读是高一层次的要求。我让学生重读标红色的字,练了练,学生读得有点感觉。

    不足之处在哪儿呢?

    不管是教学还是教育,都讲“无痕”的艺术。我刻意地想展示识字方法,在评课时,没有一个老师点评这个环节的好或者不好。好,是一定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让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邻、居、都,但是对于令、尸、者都是陌生的,连耳朵旁也是一个新的部首,教学实际上变成了:先认识令、尸、者,和耳朵旁,再掌握加一加的方法。用这几个字展示识字方法没选好,现在想来,把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从设计中砍去也未尝不可。

    写字环节,其实到上课跟前,我已经意识到了,再好的写字教学都不如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示范书写,但是因为自己的粉笔字拿不出手,怕自己在田字格里的书写占格过不了关,干脆让学生观察ppt 里的汉字书写要领。

    还有,表演的成分太明显,老师的话太多。学习三四自然段,我扮演大树、喜鹊数周围的邻居,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大树和喜鹊的邻居有很多,目的是对的,但是达到目的的方法需要考量。这个环节到网上找一找图片,一棵挨着一棵的树,一群一群的鸟,让学生去数个数,学生自然数不清,图片直观,由老师的表演转为学生的活动,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能干的事情,老师就不要干了。教学是一门艺术,哪些话说,哪些话不说,都是有讲究的。有些学生的回答很好,我生怕听课的老师没听清,又再重复一遍,实际上,教师的教学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何,听课老师们心里跟明镜似的,用不着你去强调而为。

    上个公开课,孩子们被我整得很疲惫。上课前,带学生先逐句逐段地读通读对,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吃完午饭,班里打扫好卫生,就带着学生上三楼了。再放他们去上厕所,回来看时间,也就能让他们趴10分钟,没睡着又该被叫醒,干脆不睡了,不一会儿听课的老师们已陆续来了。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大孩子还能在关键时候,关键场合,给老师争个面子,争口气,平时表现得不好,人多的时候,也知道收敛。一年级的小不点可不,他们甚至知道,人一多,老师不好发脾气,火都在心里压着。上课一开始,师生互相问好,学生坐好后,就有孩子在乱动。课上到一半,有一个孩子直接趴下呼呼大睡了,还有一个孩子,人端坐着,两眼皮已上下打架了。你的课设计得好不好,对孩子有没有吸引力,看学生的表现就知道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树和喜鹊》教后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te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