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知识分享书香澜梦书香每期主题优秀文选
她未曾遇到真爱,却遇见更好的自己 ——《面纱》中女主角的爱与成

她未曾遇到真爱,却遇见更好的自己 ——《面纱》中女主角的爱与成

作者: 浮生长乐 | 来源:发表于2023-10-14 21:4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5期“爱”专题活动。】

    毛姆的《面纱》是个爱情故事吗?也许是,但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是一个女人的心理成长史。

    01美丽的凯特不曾遇见真爱

    虽然很多人认为女主角凯蒂不守妇道,辜负了爱她的沃尔特,身在福中不知福,但在这部剧里,我认为她从没遇到真正的爱。

    女主角凯蒂长得美,毛姆在书里描述她“惊艳夺目”,有让人赏心悦目的皮肤,红色的卷发泛着光泽,睫毛很长,眼睛活泼又水灵,连牙齿都是精致漂亮的,她的妈妈贾斯汀夫人对这个女儿寄予厚望——找一位杰出的丈夫。

    贾斯汀夫人为女儿规划了清晰的途径——通过频频参加舞会与优雅的绅士结识,她既要“让男士们别离凯蒂太近”,又要求“凯蒂和每个人打情骂俏”,看着凯蒂在“男士中挑拨离间,从中取乐”,教会凯蒂如何不必说“不”,又能对男士们的当众求爱圆滑地拒绝。

    在母亲的控制中进行社交的凯蒂,虽然与不同异性交往,却始终未曾遇到爱情。拖到25岁,“完美的丈夫”还没出现,而她需要为妹妹多丽丝让路了。于是,只得匆匆嫁给说起来还比较体面的细菌学家沃尔特,随他去到中国香港。

    凯蒂对又瘦又小、寡言少语的沃尔特最初没有好感,后来也不曾萌生爱意。这段婚姻让凯蒂感到厌恶和后悔。沃尔特那段非常著名的表白看似是对她的包容和爱,如果细细品读,我们会看到一种彻头彻尾的否定和高高在上的俯视——

    “我知道你愚蠢、轻浮、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沃尔特说自己煞费苦心去欣赏凯蒂所热衷的,竭尽全力让自己展示出“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之极”,他甚至担心自己的智慧会令凯蒂“大惊失色”,于是处处谨小慎微,像个傻瓜。

    这是一种多么深切的鄙视,连真诚的基础都不具备,偏偏沃尔特还将这种并不成功的“向下兼容”当成真爱,他说,自己“从没奢望你来爱我…….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该心怀感激了。”

    这一段分明是在说“你不够好”,因此“我看不上你”,在这种情形下,沃尔特所谓的为了获得“爱你的机会而心存感激”哪里是什么真爱,简直能找到一丝现代PUA的影子(这里不再展开比较,否则要跑题)。

    至于她的情夫——查理·汤森,温柔体贴,幽默风趣,但那是他一贯的表象,这段关系中,他贪恋的无非是凯蒂美丽热辣的身体,不过是在凯蒂这里满足勃发的情欲。

    斯科特·派克说,“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着与被爱着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

    所以,凯蒂无论是在最美的青春里,在后来的婚姻中,在出轨的激情下,遇到的都仅仅是见色起意,而并非真正的爱。

    先找到自己,才有机会遇见爱情,否则,纵然一份值得珍惜的爱情来到身边,也会与它擦肩而过。

    02 值得被原谅的偷情

    假如我们认真观察一番凯蒂,就会发现她被查理·汤森吸引,简直是水到渠成的事。她缺乏稳定内核,又极度缺爱。

    凯蒂最初是按照外在的价值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她心甘情愿地像个待价而沽的商品一样在舞会上出没,将母亲那个嫁给某位“杰出”男人的追求当成自己终极价值的体现。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图式,也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很多因素相关——所处的环境,成长的家庭,过往的人生经历,先天的基因特质等等。

    从大环境来看,凯蒂的心理状态,在那个女子物化的时代几乎是一种必然。是大时代下价值观的趋同,凯蒂的妹妹,她的妈妈,包括情人查理的太太,哪一个不是将嫁给有地位的男人,巩固自己的太太头衔作为人生目标呢?

    可悲吗?就像鲁迅笔下各类愚昧、麻木的国人客们一样,可悲在于不自知。

    再来看凯蒂成长的原生家庭。

    父亲在家庭中几乎没有存在感,被母亲苛责,唯一的作用通过升职赚钱和;

    母亲冷酷、功利、吝啬、充满野心——

    “她对大小法官及其夫人低三下四,又极尽奉承那些前途看好的政客”;

    “贾斯汀太太从没有因为喜欢某人就邀请他到她家吃饭,她定期举办大型晚宴,但节俭吝啬跟她的野心一样顽强。”

    因此当她看到大女儿到二十五岁还没嫁出去,便恼怒不已,时常甩上几句难听话, 对她毫不关心,只想尽快脱手。

    妹妹多丽丝虽然“相貌平平”、“鼻子长”、“身材粗苯”,一直扮演为姐姐牺牲的家庭角色,却在第一个社交季就及时地与准男爵订婚,一改被忽视的家庭地位,她获得了被男士凝视的权利,于是有资格幸灾乐祸,嘲笑姐姐。

    看!这就是凯蒂的原生家庭,父母职责缺失,未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缺乏正向的价值引导、母亲以错误的方式控制孩子,我们习惯将家比作“港湾”,但这个“港湾”没有欣赏、理解、温情脉脉,更像一个以贾斯汀夫人为董事长的生产单位,其他人都是工具。

    再来看凯蒂的婚姻关系。

    一段良好的婚姻关系会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凯蒂遇见的细菌专家沃尔特既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也让她相处起来不愉快。沃尔特体贴、有礼貌,常常送小礼物给凯蒂,但他又沉闷、内敛,让希望能在婚姻中获得快乐的凯蒂,感到难以放松。

    试想一下,活泼爱笑,可以一整天“叽叽喳喳”不停口的凯蒂,面对连祖辈情况、自己出身、所受教育和先前经历,都要她一句句探问的沃尔特,是不是如同面对着一堵墙?

    结婚三个月,凯蒂就感到后悔了,虽然她知道丈夫爱自己。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更容易理解凯蒂,她在成长环境、原生家庭及婚恋关系中,始终不曾真正的被看见、被肯定、被接纳。

    缺什么就要补什么,更何况人的天性之一就是避苦趋乐,所以,英俊幽默,善于表达、能够让她快乐的查理·汤森就恰逢其时地填补了她情感的缺失,成为她死心塌地的偷情对象。

    03 走出桎梏

    故事高手毛姆对凯蒂非常仁慈,让凯蒂不止有漂亮的容貌,还有颗勇敢的心,她看到更大的世界,打破心灵的桎梏,摆脱了母亲灌输的错误价值。

    即使她的自我意识仍处于一团混沌时,也不曾接受来自沃尔特的高高在上的爱的表白,她在沃尔特那段“你虽然愚蠢,是二流货色,我仍然爱你”的表白中,清晰地反驳——“如果一个男人不具备让女人爱他的必要条件,那是他的错,怪不得她。”

    凯蒂勇敢地表达 “爱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她不打算接受PUA,我不爱你不是因为我是个二流货色,不够好,而是因为你的沉闷和无聊。

    很多读者认为这一刻的凯蒂不知好歹,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她看到了自己真实的需要。

    心理健康其实是知情意的统一,而凯蒂对于出轨这件事没有像很多小说中的女主角那样充满后悔和负疚感,所以,她没有在心理内耗中对丈夫表达愧疚,反而提出离婚。

    但查理说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妻子多萝西,他的拒绝离婚,为凯蒂的真正觉醒拉开序幕。

    她最初是不解,问查理为什么当初会来找自己,查理像每个始乱终弃的男人那样为自己辩解——你是我多年来见过最可爱的小东西,我疯狂地爱上了你,这不能怪我。

    凯蒂不止伤心,在去往中国湄潭府的漫长旅途中依然陷在困惑和不解中。

    “她翻来覆去地回想着查理办公室中那揪心一幕的每个细节”,“弄不明白为什么查理不爱她,他们相处得那么融洽,在一起时不停地说笑,他们不仅是情人,还是好朋友。”

    英国人沃尔顿为凯蒂揭开查理夫妇的面纱——查理“狡猾、只爱自己,四处调情,逢场作戏”,他的妻子多萝西虽然比丈夫更有才干,却也不过甘为附庸,她的心理优势不过是以一种正宫娘娘的居高临下,谈论丈夫风流韵事的对象都是二流货色。

    至此,“二流货色”的评价再次出现,第一次出自瓦尔纳之口,凯蒂为此感到痛苦吗?也许,但她很快就产生了一种快感,——“她轻轻笑了笑,母亲若是听说有人这样看待她的女儿,那得气成什么样!”

    这轻轻一笑,让凯蒂脱离了母亲的桎梏,她顿悟到母亲价值标准的局限和可笑。

    04 内心重建

    原有的价值体系坍塌之后必得重建才能维护身心平衡,凯蒂内心的重建来得非常迅速。

    沃丁顿带她去到收留中国弃婴的修道院,凯蒂结识了来自法国的修女和修道院长,并深感触动。

    又矮又胖的圣约瑟修女有一张“俗常的面孔”,虽然她的同伴在十年间一个个死于疾病、贫困和乡愁,她却依然开朗快乐,眼睛里却闪着愉快的光。

    修道院长高雅温柔,身上有一种凯蒂描述不出的特质,这种特质让凯蒂觉得自己像一个笨拙的女学生,请注意,毛姆用到了“女学生”的比喻,说明,凯蒂对于修道院长的特质是心向往之的。

    接下来她与丈夫沃尔特的交流,让我们再次看到她的勇敢。

    凯蒂主动向丈夫道歉——“我待你太不好了,我对你不忠。”

    她说,“你说得很对,查理是个一钱不值的小人,我若不是跟他一样一钱不值,也不会受他蒙骗了。”

    同时,她仍旧清晰地看清这其中不应当由自己承担的部分——“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所有我认识的女孩都这样......这就像指责一个没有音乐鉴赏力的人,因为他觉得听交响音乐会无聊。”

    沃尔特就是没有音乐鉴赏力的她无法欣赏的“交响音乐会”。

    这个世上真正敢于直面自己错误的人有多少呢?至少沃尔特不能,他甚至为自己对凯蒂的爱自我厌弃。

    在凯蒂的目光已经投向千疮百孔的大世界时,他还在进行自我折磨。毛姆这样评价他,”无法分清孰轻孰重,因为他给一个布娃娃装扮了华丽的长袍,把它安置在圣殿里供奉起来,随后发现布娃娃里面填充了锯末,他便无法宽恕自己,也不能宽恕她。”

    凯蒂在修道院帮忙,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自我价值得到确立——“厨艺不错,缝缝补补也是一把好手,这份才干一旦显露出来,她便立即被调去监管那些做缝纫、拼辍的女孩子。

    她感到自己在成长,她从对查理的迷恋中走出来,她对新的生活充满热爱和好奇。

    接下来,矛盾和选择再次出现,凯蒂怀孕了,她对沃尔特承认自己并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这一刻,她想到最坏的后果,离婚,无处投奔,但依然做到了一致性表达,选择这条更难走的路,给凯蒂带来的是什么呢?

    ——内心的安宁,院长对她说,”安宁只存在于人的灵魂中。”

    凯蒂希望沃尔特也能获得平静,“她希望他能原谅她,不再是为了她的缘故,而是为了他自己,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恢复他内心的平静。”

    凯蒂的心中充满的是对人生的悲悯——“人生何其短暂,世界本来就充满了苦痛,人们却还要折磨自己,这岂不是太可怜了吗?

    沃尔特在拿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中意外感染,离开人间,留下遗言“死的那个是狗”。

    这句话是沃尔特对于彼此关系的重新定位,起初他认为自己是收养狗的好心人,而凯蒂的背叛是咬了他一口的恶狗,但凯蒂在这个瘟疫肆虐的地方脱胎换骨,找到人生意义,早已不是那个“二流货色”,始终无法消弭怨恨的他反而是心怀恶意的那一个。

    故事接近尾声,凯蒂已然成为内核稳定的自己。她勇于直面一切,行动力超强,能坦率地表达情感,内心充满希望和勇气。

    凯蒂在回到香港时,屈从情欲和查理有了一次肌肤之亲,但她马上以行动上的远离做出改变,而非沉浸于自我谴责中;

    她开始理解父亲,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父亲,我经历了太多事情,有过太多的不快,我已经不是离开时的那个凯蒂了,你能给我一次机会吗?父亲,我实在太孤单,太悲惨了,我太需要你的爱了。”

    凯蒂对父亲描述未来的女儿,其实就是她心中更好的自己——无所畏惧、真诚率直,独立于他人,像一个自由的人那样接受生活,不只是为了让某个男人因为很想跟她睡觉,而供她吃住,养她一辈子。

    毛姆终于让凯蒂在经历苦难后,与更好的自己相遇。她在结尾对这个世界宣告——我有希望,也有勇气。

    写在最后

    坦率地说,写到这里,我感到眼眶微热,毛姆善于用他的细腻笔触让我们洞悉人性的幽微和复杂,我沉浸其中,双眼被凯蒂散发的光芒照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未曾遇到真爱,却遇见更好的自己 ——《面纱》中女主角的爱与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nz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