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多数人的认知里,酒量大的人有能奈,在酒场上可以进退自如,左右逢源,在官场上可以混得如鱼得水,风声水起。
受酒文化的熏陶,人生在世,无论为名为利,或是为官为民,一生都与酒有着解不开的缘份,有的是喜好,有的是无奈。
在传统酒文化里,流行着一些极端的观点。一个人酒量的大小,决定着肚量格局的大小,影响着一个人的成败进退,让不少酒量小的人心生遗憾。其实酒量的大小出自娘胎,与生俱来,先天不足,后天难改,与人生成败得失没有丝毫关系,纯属子乌虚有,天方夜谭。
平生第一次喝酒,是喝糯米做的曲酒。小学五年级过春节,大年初一上午,一家人团圆,中午吃饭时,喝了一大碗加糖的米酒,姐弟们都没啥反映,只有我脑袋晕糊糊,脸红脖子粗,倒头就睡,一睡一下午,到了晚饭时还是迷瞪瞪的。
高中毕业时,要好的同学邀请去他家里吃饭。一桌子人都是同学好友,大家无所顾忌,兴高彩烈。桌子上放了六个指甲盖大小的酒杯,轮流过圈,一个不少。从中午一直喝到太阳偏西,一个个喝得东倒面歪,烂醉如泥。第一次敞开喝白酒,才知酒的浓烈,酒的辛辣,酒的沉醉,酒的苦楚。
当时思想,国人怎会如此糊涂,明知酒这东西如毒药穿肠,有害健康,还是乐此不疲,如痴如醉。
大学岁月,一个寝室里的同学常在一起打麻将,找乐子。玩到无聊时,其中两个爱喝酒喜热闹的同学就提议打麻将赢钱归公,大家可以不定期出去炒两菜,喝点酒,解解馋,得到大家的一致拥护。
艰难年代,学生时期,生活清苦,出去吃饭一瓶酒、四个菜已是高标准了。每次喝酒一斤不够分,全让酒量大的人承包了,自己不喜喝酒,一杯酒管到底,再劝不续酒。酒不再多,意在友情,感受氛围,乐在其中。时隔多年,同学之间的拳拳情意,依然历历在目,和谐温馨。
踏上社会后,酒场越来越多,工作中的迎来送往,生活中的红白喜事,一场接着一场,恍若不散的宴席。虽然心中厌恶,身心疲惫,却是身不由己,曲以逢迎。那年下乡镇整顿市场,所到之处,对方设宴款待,一天两场宴请,轮番上阵劝酒,为了联络感情,便于开展工作,只好勉为其难。“感情深,一口闷”,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喝得胃底出血,不得已只好住院治疗。耽误的去北京进修学习的机会都泡了汤,让人后悔不已。
病愈痛定思痛,自此金盆洗手,发誓远离酒场。戒酒一段时间,顿觉神清气爽,身心康健,粗茶淡饭,自得其乐。然而久而久之,游离人情世故,与人交流甚少。弄得自己好像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圈子不同,难以相融。自己独来独往,与他人日渐生份,遭人冷眼,徒生烦恼。思来想去,虽然心有不甘,终是不能免俗,只好折回圈中,重操旧业,酒桌之上,你来我往,重续感情,方得始终。
记得那次参加副乡科级干部公选,其中一道面试题是让考生论述从事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能否喝酒的问题。身处当时的社会环境,无酒不成礼仪。农村征地拆迁、筹款赈济、修路架桥、民事纠纷等离开吃请就寸步难行,束之高阁,酒足饭饱就通行无阻,迎刃而解。因此答题应依据实际情况客观分析,虽然喝酒违规违纪,但只要能够有效解决疑难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该喝的酒还得喝。
虽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但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境遇,就有什么样的处世之道。屈原投身汨罗江,老舍沉入太平湖,你不人云亦云,就不能独善其身。所以上什么山唱什么歌,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的中庸哲学。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时易世移,社会变革风起云涌,日新月异,兴利除弊,破除陋习。时至今日,体制内禁酒已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寻常百姓文明宴请,理性饮酒已成主流。中国传统酒文化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的大势已成定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实喝酒,喝的是情感,喝的是故事,喝的是人生百味。人生一杯酒,岁月不回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未来路上,且自珍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