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参考
“道俗”者,出家五众[]名“道”,在家二众[]名“俗”,即指“道俗”云“时众等”。
言五众者:一、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也);二、比丘尼[](受持五百戒,但《毗尼讨要》[]依戒本云三百四十八戒);三、沙弥[](十戒);四、沙弥尼(如前);五、式叉摩尼(正学六法)。
言二众者:一、优婆塞[](五戒);二、优婆夷[](同前)。
问:今时无戒[],云何分别道俗二众耶?故《安乐集》[]云“五戒十善,持得甚希”,如何?
答:今时多可就形分别道俗,故《末法灯明记》[]云“末法[]唯有名字比丘[],此名字为世真宝,更无福田[]。设末法中有持戒者,既是怪异,如市有虎,此谁可信?”
问:正像末[]事已见众经,“末法名字,为世真宝”,出何圣典?
答:《大集》[](第九)云“譬如真金,为无价宝;若无真金者,银为无价宝;若无银者,鍮石[]伪宝为无价宝;若无伪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为无价宝。如是一切世间,佛宝无价;若无佛宝,缘觉[]无上;若无缘觉,罗汉[]无上;若无罗汉,余贤圣众[]以为无上;若无余贤圣众,得定凡夫以为无上;若无得定凡夫,净持戒以为无上;若无净持戒,污戒比丘[]以为无上;若无污戒,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比余九十五种异道[]最为第一,应受世供,为物[]福田。何以故?能示众生可怖畏故。若有护持、养育、安置,是人不久得住忍地[]”(已上)。
又,四沙门[]中污道沙门[],四僧[]中哑羊僧[]、无惭僧[]即其类也。
“时众”者,能化值[]所化之时也,谓大师指所化呼“时众”。
斯乃正指大师在世道俗,兼通遗教流布未来之众,以《礼赞》云“相续[]系心,助成往益;亦愿晓悟未闻,远沾遐代”故。
言“等”者,向上也。
“各发无上心”者,道俗名“各”,上求下化名“无上心”。
问:圣道门[]机强,净土门[]机弱。然圣道中发菩提心唯局菩萨,声闻、缘觉尚不能发无上道心。况于今机,弘净土教中,宁最初劝之耶?故知无上心者,可是诚等三心[]。
答:菩提心是大乘修行之纲要也,二门虽异,同可劝之。故九品中,上品之人具菩提心,不可偏云“净土之机不发心”也。二乘[]之人,不期佛果,不发心义,理在绝言;今净土机,期于净土,净土大乘,发心何无?
但菩提心,有愿有行:
圣道菩提心,于秽土[]中发愿,于秽土中立行,故难行也。
净土菩提心,愿在秽土,行在净刹,故易行也。
下文云“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
《集》[](上)云“依《智度论》云‘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何意然者?譬如婴儿(乃至)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能绍继[]家业。菩萨亦尔,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此益故,多愿生也’。又云‘若是实凡夫[]者,唯恐自行未立,逢苦则变,欲济彼者,相与俱没。如似逼鸡入水,岂能不湿?’”(已上)加之此《论》及《十疑》[]等,俱举多譬,释成此义。
问:设上品人具菩提心,中下六品无菩提心。若尔,菩提心具不具俱生,三心皆通往生诸机,文首所劝,应是三心。
答:虽许不具菩提心得往生,然大乘本意,在发菩提心,今约教本意劝之,有何失?如彼《要集》[](上)文,虽许不具发心往生之义,然下“总结要行”文云“大菩提心护三业”等。
问:以菩提心为教元意,其义未明。净土门意,偏济重苦,重苦之者,何必发心?故知三心是教本意,何恣立菩提心本意之义耶?
答:教本意有二。
若约能化,先化上机之本意者,发菩提心是教本意,如彼《涅槃》三子[]三田[]三马[]等譬。
若约诸佛化极恶机之本意者,但发三心,专称名号,以为要益。
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问:净土门意,下机为本,其义分明。亦摄[]上机以为本意,有何证耶?
答:今《经》十六观中,先化定机,后摄散机。散机之中,先化遇大[],次化遇小[],后化遇恶[],是其证也。
一义云:“无上心”者即是三心,众机通发,故先劝之。言“无上”者,是三心名,《般舟赞》云“发起我等无上信心”,下文亦名“上上信心”,岂非是深心[]亦名无上心?深心既尔,二心[]可同。
问:上云“各发无上心”,下云“同发菩提心”,前后合论,是无上菩提心,上下何异?
答:上劝三心,下劝菩提心,有何矛盾?此二义中,前义亲文[],后义近理。但亲文者其义难坏,文义兼故,故前为正。是以先师常立前义,有时被示[],可云三心(云云)。非是定言,末学斟酌。
问:今“无上心”与上下品[]“发菩提心”,为同为异?
答:异也。彼为去行[],此属安心。谓菩提心为总安心[],至诚心等为别安心[]。今举总别安心,未明其行。故彼此文,其义不同。
问:三心安心,在《礼赞》序;以菩提心属受法[],出上品下生。既属受法,亦属安心,有何文理?
答:菩提心是远期佛果、近愿净土,若约此义,可属安心。
凡九品受法,强业为行。彼上下品,对堪能机说菩提心以为生因,故是受法。若对余机,不可说为强业生因,故非受法也。
今文首所劝,非必生因,颂文窄故。今劝总别二种安心,下云“定散[]等回向[]”,是劝起行。
凡佛道纲要,菩提心最;往生秘术,三心亦胜。二俱用心,焉非安心?
若言今“无上心”属起行者,起行千差,选劝一行,可举念佛,正定业[]故,何乖[]元意?劝余一行,彼上下品虽有“亦信”及以“不谤”,似无功故,唯菩提心为受法也。
今“无上心”意异于彼,是劝总安心,下别劝起行故。
次出文证。《往生论》中初明五念行[],然后以菩提心为“顺菩提之心”。五念行外说菩提心,焉非安心?故彼《论》意,用“菩提心”及以“三信”属为总别二种安心,更以“五念”为起行故,别行之外说菩提心,可是安心,今亦同彼。
问:三心、菩提心,有何差别?
答:大异小同。
言大异者,菩提心先他,而方期佛果;三心先自,而正期往生。故约二心之正意者,彼此大异。
言小同者,二心俱是大乘心故。
然或人云“若以三心判属三乘心者,可属二乘心也”(云云)。
先师翻对[],便立义云“三心是菩萨心,即是一分菩提心也”。意云:专厌自苦,方期灰断[],名为小心。三心不尔,既信佛愿,欣大乘土,可属大心,其理分明。彼属小心,其义大误。
然有遗弟[]以为“三心全是菩提心”,此亦不然。若存此义,亦成大失。所以然者?三心遍通九品,菩提心局在上品,何云全同?故有遗弟问云“三心、菩提心,同异如何?”毗沙门堂[]答云“大异也。大菩提心甚难可发,三心是我等分也”。此人闻已,即立座去。时法印[]诵云“圣教抑扬[],不可一向”,此与先师,其意同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