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与我聊起,“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我觉得这句话,基本对前几章内容做了一个点题吧。其它,还有一些观点,比如“方生方死”、“无生无死”,对生死的理解,又是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了。《心经》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表达的就是这一层的意思了。
要读《论语》这本书,有三个要点要把握。
一、《论语》开篇就是《学而》,讲的是为学之道,也就是“安身”之道,为学做的是什么学问, 做的就是安顿这个生命的学问。所以,只要谈到修养与为学这个话题,在整篇《论语》都以颜渊为代表,是“身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渊。从这个角度来讲,显然不是推崇的事功,而是推崇身心性命的修养。这是整部《论语》的一个思想脉络,人的修养之本是这个“为学”,是这个安身之道。
前面几章,介绍有为法与无为法,阐述圣人的无为法,就是想找到孔子思想的立足点。现在有许多学者从历史的背景、从字面的意义、从训诂的考证等方面来探讨《论语》,可能有脱离问题核心本质之嫌,让整个《论语》变得干巴无趣。
《论语》毕竟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一本书,如果不理解一个人的思想的立足点,是很难从一些言行中真正了解一个人的。何况涉及道这个本身就很难用言行表达的东西,就更难从一些言行中真正理解孔子。所以,肯定是不可以单从文字表面去推敲孔子的思想。
要想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不只是要看《论语》,还要看《大学》、《中庸》,更要看孔子为《易经》作的系与传。在这些文章里,更多地阐述了孔子对道的一些观点。
二、《论语》次篇《为政》,强调孔子思想体系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孔子的修养体系如何进行社会实践的问题。在《论语》里,为政不是具体的政治操作技巧,而是重视文化与礼乐教化的培养,更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在《论语》中,许多方面我们都能看出,孔子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孔子就是天选定的历史文化的传承者,这是天命!所以,在孔子的心目中,周游各国十四年,并不是以政治为目标,而是以文化传承为目标,我们必须理解这一点,懂得孔子对文化的自信,对自己的天命的自信,才可能真正懂得孔子的情怀。孔子的情怀,不是为了政治,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他有更深邃的历史眼光,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到处奔波求仕的孔子。如果认为孔子到处奔波求仕,那是没办法读懂《论语》。
所以,孔子修养体系的外用,在《为政》篇开始透露,是从孝悌忠信开始,从人伦开始。这是孔子思想最伟大的地方。后来,佛教批评一味打坐为孤禅,也是同样的思想。这是佛教所谓的菩萨道的思想,要在入世中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而不是避世避地。
这一点,也是孔子思想与道家的不同,不以隐退为主,而是入世的孝悌忠信的人伦精神培养为主。在道家,后来受孔子思想影响,也提出要先行善,才可修道。要修善来积累功德,才可办道。其实是同样的道理。
最高明的道理是,开始的起点,其实是最后的终点,菩萨道与人伦规范的推崇,其实是最后的目标。所谓的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才是最后的道。哪里又有什么“跳出三界外”的地方呢?跳出去,其实还是跳回来。所以说,孔子对人伦规范的推崇,才是他最高明的地方。最平实的道理,才是最后的真理。
三、《论语》这本书受大家很多批评,说是整个逻辑比较散乱,而且每一篇没有标题。这个是从八股文的观点来看问题了。做出这个评价的人,觉得《论语》的编撰者真的是如此粗疏而肤浅吗?如此反问一下自己,你就觉得你的评价可能有问题了。
《论语》是大家之作,整个逻辑结构非常完美,层层递进,而不露痕迹。读《论语》要读原文,要一口气读完。《论语》上半部讲“理”、下半部讲“行”,在逻辑结构上严密对应,整个思想脉络是层层递进的。其实整部《论语》,只讲了安身之道与立命之道。这二个核心观点在《学而》、《为学》二篇已经讲完了,后面层层演绎,严密而脉络清晰。这是我们读《论语》要懂的另一个重点。
这一点不可不察,否则是不可能读懂《论语》的。读懂了《论语》的结构之美,你对如何写文章可能要有新的启发了!才知道什么 叫做微言大义,知道怎么在写思想与理论的文章时,如何融入诗的精神。在文学上,《论语》也是真正的大家之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