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说中的隐喻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19-07-06 20:27 被阅读32次

短篇小说由于受篇幅限制,大多是单线条叙事,容易显得单调。萧红用简单的道具,从单调的故事中跳出,扩展到人性上。

《王四的故事》中记帐的手折,代表王四的身份。王四在主人家做厨子已经十年,把这个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家,处处以家人的自觉尽心尽责做事,赢得主人称呼他四先生。他认为主人也已经把他视为一家人,完全用不着见外般地在手折上记帐。可事实上阶级的差异始终存在。王老四,四先生,老四先生……这一串称谓上的变化,只是主人的手段而已。最终又怎么样呢?谁还不是回到本本分分的名字上。王四摸鱼回来啦!王四还回得来吗?他记账的手折丢了,连同他多年经营的“身份”一起丢了,连同那“身份”的小心翼翼、觊觎、被认同时的喜悦、被驳斥时的灰心,所有这些心思揉进切身相关的那点利益,都一同丢了,泡在浑水里。

《北中国》中的百年榆树,枝繁叶茂,象征着兴旺的百年家族。文章开头就是那上百棵的大树砍了,栋梁之材的大树砍下来锯成一段一段当成柴火。喻示耿家大儿子耿振华,一位满腹学识的有志青年,被毁灭了。日本人侵占了东三省以后,他离家出走去参加抗日,走后家里一直没有确切消息,认为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最后却得到坏消息,没有在抗日战场上牺牲,反而被不抗日的当局杀害了。百年大树就这样被一棵棵砍倒了,耿家百年家业也就这样被毁了。百年大树都倒了,树上的喜鹊窝自然也是被倾倒在雪地里。

《生死场》中的羊、猪、马这些动物,虽然生存环境不好,要自己寻食吃,毕竟还有养它们的农人关心和爱护。农人们一年忙到头却是吃不饱穿不暖,喻示人的生死不如动物。

小说的故事情节只是手段,作者想表达的往往是人性和社会,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相关文章

  • 萧红小说中的隐喻

    短篇小说由于受篇幅限制,大多是单线条叙事,容易显得单调。萧红用简单的道具,从单调的故事中跳出,扩展到人性上。 《王...

  • 读书||萧红《哑老人》:一曲哑老人的悲歌

    《哑老人》是萧红1933年八月发在《大同报·夜哨》上的短篇小说。这是萧红早期小说中写得比较好的一篇。 萧红是一个天...

  • 舞蹈说中蕴含的教学论含义

    邯郸四中 张建新 读《课程的逻辑》第十四章《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关于知识隐喻的舞蹈说中蕴含的教学论含义,有了全...

  • 虐恋五

    吴小萌呼呼跑到萧红梅旁边,说:梅梅,上次那个女人又来了。 萧红梅急忙看了看门口,翻眼说:没事。 吴小萌拂了拂萧红梅...

  • 两位大才女,两般小团圆

    萧红和张爱玲都曾有过“小团圆”的故事。萧红的“小团圆”是其代表作《呼兰河传》里的小团圆媳妇,张爱玲的“小团圆”则是...

  • 小谈萧红

    最近在看萧红的呼兰河传,被迷得不行。第一次知道萧红是在高中的语文阅读卷里,那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萧红的故事,讲她的才...

  • 《感召力》-2

    二、如何用隐喻征服本能脑 【梗概】 针对本能脑的需求特点,采用好的隐喻方式:拟人隐喻、旅程隐喻、天气隐喻、食物隐喻...

  • 电影《萧红》观后感

    无意中看到萧红这个电影,便忍不住打开看看,看看这个小宋佳演的跟汤唯演的《黄金时代》里的萧红有什么区别? 萧红,一个...

  • 《小团圆媳妇》萧红

    讲了一个小媳妇来到婆家后的悲惨遭遇。 婆婆要给她立规矩,对其百般刁难和虐待。小媳妇才十二岁,她于是装病来躲避惩罚。...

  • 关于萧红(小笔记)

    读萧红写的文字,心里突突地冒出几个字:我喜欢的文人自是带着烈性和洒脱的。烈性自是文人的骨头,写文字时,脊梁挺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萧红小说中的隐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xy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