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承前启后的巨匠
二、论道禅林
“禅悟”是一个带有“玄妙”气息的话题,千百年来,“禅”的概念在诸多禅宗大师的演绎之下,早已超出了最初的对“集中精神”或“平衡心理”的方式方法的指代,而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哲学思辨体系的重要组成,同时,也以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并融入到了那些禅僧们的性格之中了。
“禅悟”给破山海明带来的便是一份睥睨天下的自信与豁达。
从“死生之际”顿悟的海明养好了脚伤之后,很快又离开了黄梅破头山,继续实施起了游方修行的“战略”。不过,这个时候的海明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低调求学的青年学子了,他接连参见了当时的名僧憨山德清、博山元来、雪峤圆信、湛然圆澄、密云圆悟等人,各种发问应答,随机论道,往来之间,不落窠臼。
海明见到憨山德清时,德清大师已经七十七岁了,可以说是初生牛犊见宗师泰斗。面对德高望重的德清,海明毫不示弱,见面便问:“教中道‘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如何是‘妙明真心’?(《双桂堂破山明禅师年谱》,下同)”
“妙明真心”的概念出自《楞严经》,经中说人的身心都是“妙明真心”的体现,那么,如何理解这个“妙明真心”呢?
德清大师曾研究《楞严经》多年,自然有一番心得体会,他对海明说:“‘一切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这里德清有点换概念的意思,用清静无二、远离别断的“一切智”来解释“妙明真心”的含义,说白了,佛法的大智慧,自然是包容万物的。
《楞严经》用概念解释概念,虽然解释得通了,但毕竟少了一些“禅机”的意味,这让刚刚开悟、正寻求印证的海明并不满意。于是他又问道:“当时世尊何不与阿难如此说破,只教将心微细揣摩?”这样说的话,当年佛祖为什么不直接对他的徒弟阿难把这个道理说破,而只让他细心揣摩呢?
德清的作风一贯是直截了当,见海明这么问,就说:“要他自理会。”佛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阿难用自心去理会啊。
显然,德清的回答与海明印象中禅宗“机锋棒喝”的公案大相径庭,他总觉得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禅悟,说了句:“理会即不无,要且不是祖师西来意”,便拂袖而去了。
见到博山无异大师时,海明结合自己的禅学知识,给无异下了个“套”,说道:“学人从偏位中来,请和尚向正位中接。”
这里的“偏位”和“正位”源自我们之前提到的唐代曹洞宗祖师洞山良价禅师提出的“五位君臣”的理论,“正”是“真理”,“偏”是“现象”,海明言外之意是想让无异大师指教事物与本心的关系。
然而这位无异大师却是一个“默照禅”的修习者,面对海明充满“机锋”意味的请教,他默然无语,一个字都不说,以沉默来解“正偏”之辩,这虽然也有高妙之处,但还是不对海明的胃口。
直到在杭州径山寺遇到了雪峤圆信大师,海明才找到了“机锋禅话”的感觉。
圆信问海明:“你是那里人?”海明回答说:“西蜀又过西。”圆信说:“我径山八十一代祖师,也有几个是你四川人,惟四川人最恶癞。”
“恶癞”原本是个贬义词,但圆信这里是在说历代祖师,显然没有贬低的意思,而是以一种调侃的姿态表达了对四川僧人根性犀利的感叹。海明当然听出了话外之音,立时叉起双手说:“合蒙高鉴!”高高兴兴地留了下来。
雪峤圆信识得了海明的“根性”,之后湛然圆澄和密云圆悟则成全了海明的“禅心”。
海明是在杭州报国寺见到圆澄禅师的,两人一搭话就觉得很投机。海明拿《楞严经》中的“丧本受轮(丧失了本性而遭受轮回苦果)”来问圆澄,圆澄认为“你这一辩,早已丧本”,对“轮回”之事本身起心动念就是“丧本”,让海明很惊讶,追问:“如何能不‘丧本’?”圆澄说:“割去老僧头去。”这是用夸张的说法强调摒弃诸念、直见本心的道理。
这番论禅,海明觉得很是受用,便心悦诚服地跟随圆澄来到云门显胜寺,正式受具足戒了。
论道谈禅有一次,海明问圆澄:“红脸是关公,笑脸是弥勒。未审二老出身处,请师决一决。”关公和弥勒,都是妇孺皆知的人物,海明在这里偏要拿出来问老师,可能是暗究“相”与“心”的关系,当然,也有可能只是随心一问。
圆澄却不按常理出牌,反问说:“你看我麻脸是甚么?”海明自然也不会着了老师的道,干脆说:“不审。”我不知道!
圆澄指出:“你图口快。”海明则不承认也不否认,回了句不着边际的话:“苍天苍天。”
可见,这时候的海明已经能够熟练运用“云门截流语”了。
听说大名鼎鼎的临济宗密云圆悟禅师到了海盐金栗寺,还生着病的海明就急忙去参见。
圆悟很欣赏热心问道的海明,就问他:“那里来?”海明回答说:“云门。”圆悟又问:“几时起身?”海明回到:“东山红日出。”
这里的“东山红日出”很难说有什么实际的意思,是个“大”而“空“的话。
圆悟当然明白,直接说破:“东山红日出,与汝甚么相干?”海明也诚实,说:“老老大大,犹有这个语话。”禅师大德不都有这些“绕路“的话吗?
圆悟则顺水推舟,说:“我既如此,你这许络索,又是那里来?”人家说是人家说,你的话是从哪里来的?这里的“你这许络索”其实已经指出了海明的话没有意义、也不能见自心。海明当下明白了圆悟的用心,知道不能再“绕”下去了,当下“震威一喝”,以“喝”断杂念的方式结束了问答。
这一喝,有了当年马祖道一、德山宣鉴以及临济宗祖师们的风范,让圆悟很是赞赏,随即认可了海明作为临济宗传人的身份。
海明游方论道,几乎走遍了当时的禅林,他见识和学习了各家的理论和禅风,又能够坚持自己的性格,可以说做到了采众家之长而运用自如,这在那个时代的佛门中是十分难得的。
正在更新,感谢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