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平顶山学院好玩的历史
读《论语》谈君子:天命 使命 命运

读《论语》谈君子:天命 使命 命运

作者: 北池鱼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15:49 被阅读843次

君子秉承天命,肩负使命,对命运抱持达观的态度。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尚书》言:“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意思是说,老天保佑老百姓,为他们确立君王和师长。君王和师长惟一的任务,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四方的老百姓。

儒家继承了这一思想,《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天的命令就是人之本性。天的命令是什么呢?就是仁爱之性。分而言之,对于君王来说,天命就是照顾百姓,对于师长来说,就是教化百姓,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好德行善。

如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天命,即获天命,就成使命,每一个人皆应为完成人生的使命而努力。

孔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少年时代有志于学,从学习中领悟真理,立定从道、行仁的志向。

他的学习内容有二,一是六经,二是六艺。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道学,分别从文学、哲学、历史、典章制度等方面阐述天命,孔子有志于道来源于此。道,是人类共通的大路。孔子志向宏大,愿为礼崩乐坏的乱世寻找一条光明的坦途。

仁,是个人实践道的路,即我个人以什么方式来践行大道。六艺之学,指礼乐射御书数,是服务政府、造福社会的具体的技术工具。六艺的熟练掌握为孔子安身立命、追寻大道打下了基础。

孔子教学图

孔子自己说,“三十而立”,说明他三十岁左右学有所成,开始以主持礼仪作为职业,获得了立足社会的基础。一些年青人还不能养活自己就宣称如何改造世界,这是不负责任的。孔子通过主持礼仪的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供养家庭,这为他追求仁与道奠定了基础。

孔子的学问是最实在的,一个人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养家糊口,又有谁相信呢?因此,对于个人而言,最基本的使命是努力工作,为家庭生活的美满和幸福创造条件。

仅仅满足于小家的安乐当然不是君子的目标,君子还有更大的使命。因此,孔子三十之后,开始授徒,并尝试参与政治,想通过出仕做官来推动社会的改善。时年五十终于有了机会,开始担任中都宰,一年后升任司空,又一年后,升任司寇兼代理宰相。在位期间,为了鲁国的富强和民众的福祉做了大量工作,并因此得罪了鲁国的权贵,在权贵的排挤之下,不得不挂冠而去。但他并未放弃使命,以五十多岁的年龄,周游列国十四载,希望获得“吾其为东周乎”的机会。这期间的心路历程,就像他自己所言:“五十知天命,六十而顺(天命)。”将近七十,年老体衰,才不得不回到鲁国,结束流浪的生活。但他并未意志消沉,反而迸发了更大的战斗力,删诗书,定礼乐,编春秋,开辟了新的文化战场来践行他的使命。

《论语》最后一章有三句话,开头一句,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后人的期许。

君子践行使命,但对命运持有豁达的态度。何谓命运?你努力过了,奋斗过了,机缘末至,未收全功,不必遗憾。

公伯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

孔子在鲁国推行改革的时候,公伯寮向季孙氏毁谤子路。子路可是孔子推行改革的左膀右臂,公伯寮向权臣季孙氏毁谤子路,明摆着是冲着孔子去的。子服景伯把这事告诉了孔子,并且说:“季孙已经被公伯寮所迷惑了,可是我的力量还能做到把公伯寮的尸首挂在街头示众。”孔子说:“我的主张能实现,有命运;我的主张不能实现,也有命运。公伯寮能改变我的命运吗?”

孔子非常清楚的知道,他的事业是否成功,有赖于充足的条件配合,而不是个别人所能够左右的,条件不配合怎么办?认命亦不认命,平静的承认结果而不怨天尤人,是认命,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不认命。

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是士君子对使命与命运的态度。

儒家并非无信仰,儒家信念的终极来源是天。只不过,儒家把天命转变成了使命,彰显了君子的主体性格。有人说,儒家有一种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和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乐观昂扬的儒家生命特质。

相关文章

  • 读《论语》谈君子:天命 使命 命运

    君子秉承天命,肩负使命,对命运抱持达观的态度。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尚书》言:“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

  • 君子三畏

    读《论语》感悟(169)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

  • 天命,使命

    天命、使命 观视频《天命、使命》的感悟 经过两个晚上观看郭继承教受的演讲视频,感悟颇深。孔子在巜论语.第二...

  •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 译: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天命),小人向下通达(利益)。” 从现实...

  • 读《论语》谈君子: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我们先了解“器”的意思。“器”,是人类发明的工具,...

  • 读《论语》谈君子: 君子的修炼

    1.修炼的层次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已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

  • 读《论语》谈君子:君子的风格

    《论语》教人做君子,君子有怎样的风格呢? 君子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易经·乾卦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读《论语》谈君子:君子之理想

    君子有何理想?《论语》中有两段对话值得回味。 一 孔子、颜回、子路谈理想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

  • 读《论语》谈君子:君子之仁

    孔子的一以贯之道就是仁。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离开了仁德,能称为君子吗?仁,是君子必须具备的品格。 1...

  • 读《论语》谈君子:三弟子问君子

    《论语》论学,有为人之学,为学之学,为政之学,而为人之学无疑是核心。为人之学,也就是君子之学。孔子谈君子的话不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谈君子:天命 使命 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xm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