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too late 和 趁早

作者: 宣懿宣懿 | 来源:发表于2017-06-11 13:16 被阅读2284次

上班的路上需要1个小时30分钟。站在拥挤的地铁里,我连包里的书都拿不出来。这种拥挤的安静,让人窒息,感觉不到任何平静。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小伙子因为拥挤而破口大骂。爹娘都被问候着。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即使已经无缝插针。早就习惯了这种场景的我,脑子里想着另一件事情。

几天前我和一个曾经在美国一起共事的同事在FACEBOOK 上遇到。早在我离开我们一起过去工作的那家公司的前5个月,他就辞职了,去了美国一家比较有名的手机品牌做经理。经过了2年多的时间,我想他早就做到了总监或者主管的位置。可是他说,没有, 我早就辞职了,我现在在做健身教练。什么?健身教练?怎么和他之前的工作那么不相关。然后他告诉我,他马上要去大学读一个相关的行业的学位,以后做这方面得营养顾问,健身教练, You know, Never too late。我掐之一算,他今年也有35岁了。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多么稳定的生活,这一切新的变化被他说的那么自然。我表示祝福的同时心里在想,都老大不小的人了怎么还瞎折腾,还不赶快稳定下来好好生活。

就在同一天,我在网上遇到了当年一起在国外留学时候的好友,瑞士人。她在我们毕业之后,去了迪拜工作。我想她正在那边生活的水生火热,没想到她和我说,她现在在苏黎世学习德语,准备重新进入大学学习厨艺。我的天啊!她说的那么理直气壮 You know,Never too late。要知道我认识她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结束了2个硕士学位的课程了。她自己也辗转各个国家,怎么现在又开始进入学校学习,从头学习德语,然后去上学?疯了吗?这样什么时候才会有一个稳定的生活呢?

我马上开始怀疑自己,审视自己。一份工作做了快三年,其实已经很不喜欢,但是也不敢换。周围人都是希望找到一个稳定清闲的工作。这样不好吗?为什么我从来不敢想过去做一件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比如说去周游世界拍摄人物故事。

几分钟后我想通了。也许我们不能和他们比,因为他们在美国,有很好的社会保障,中国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如果你放手一个岗位,你马上会被淘汰,也许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了,是吗,至少我经常听到别人和我这么说。也许因为他们在欧洲,社会制度,工作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语言的优势。

但是Wait,  但是这样可以促成我们放弃瞎折腾,放弃人生的其他的可能性的权利吗?我们坚持现在的选择无非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们想的更多的是别人怎么样,所以我怎么样。我们似乎很少问自己,我要什么,我真的喜欢什么?这些问题让我好像站在自己的对面,抓着自己的肩膀,一边晃着,一边在心底呐喊了几声,象征性的。

突然想起2年前有一个婚姻事业双丰收的朋友劝我说你应该结婚的时候就要准备结婚了,因为生活场景就像一个课间,下课铃一响,大家都去玩了,上课铃一响,大家都回去教室,只有你一个人还在操场上面玩,很快你就会觉得没人和你玩。你要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该做什么的时候做什么。

这样一个听上去很有道理的例子,有道理的曾经几乎让我很沮丧。因为我很害怕我的生活里没人和我玩,我同时也不想回去上课。现在2年了,我没有和大家一起回教室,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我找到了一帮和我玩的人,我们可以一起面对课间操这件事情了,这叫孤独的狂欢。或者狂欢的孤独。

但是Wait, 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事情?什么才是对的时候?说白了就是在你步入成年的时候30岁的时候该找人结婚的时候结婚,该事业有成的时候就积极的削尖了脑袋往上爬。不然呢?同龄人都在说育儿的时候,我们却在谈梦想,人家孩子上学了,我们这边还是大龄剩女的节奏,更别说生孩子了。当别人都出双入对的时候,当别人都有车有房的时候,当别人都抱着孩子的时候。

所以说到底,就是对“别人”没有一个好的交代,如果说你还继续瞎折腾的话。但是别人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如果说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的时候,而且我也不在乎别人,我想知道下一个最可怕的面对是什么?想来想去,最可怕的是面对自己吧,面对自己对别人有一颗羡慕嫉妒的心。不是她们为什么拥有什么,我没有,而是她们为什么不拥有我拥有的这些问题和麻烦。

是什么阻挡了我们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我在地铁上皱紧了眉头想着这件事情。来来往往的人在我身边挤过去,有的撞到了我,我也错过了几个抢座位的机会。想起今天我还有一堆如同咀嚼了无数遍的饭一样无味的饭菜的Paperwork要我继续咀嚼,我如果放弃了这份工作,我会失去非常好的医疗保险,饭补,首先。我的一个同事的亲戚,为了在公司的食堂免费吃饭,一干就是13年。13年过去了,他的工资终于涨到了5000. 我当然不会成为他,但是他也觉得他不会成为13年后的他自己。

在美国,欧洲,体会更多的是自由。自由的思想,自由的生孩子,自由的婚姻,自由的生活状态,自由的意识形态。我的法国朋友,爸爸妈妈结婚了25年还没有领结婚证。还有那些上班上的好好的,说走就走的人。还有那些突然辞职去尼泊尔跳伞,或者选择了一个和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干,但是是自己热爱的东西的工作。

难道归根结底是,传统文化,定势思维和国情导致了我们朝一个方向走?而且是所有人朝一个方向走。定势思维会让我们想当然,自以为事实是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很安全,国情让我们有必然要选择这样的路的无形的甚至是失去自我意识的理由。

那么国情是什么?是人多,是岗位少,是竞争激烈,是大锅煮粥。是粗,是糙,是喧嚣。细了说,在中国,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很累,我们要应付应试教育一直到大学毕业。找工作,找不到,成为了几大社会问题,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总想着求稳定,求一成不变,求不要变化。结婚以后被家庭所累,社会压力大,工作难的基础上还有抚养孩子。在中国上学是另一大难题。而且,公婆之间的关系都是家庭的新的矛盾。没有基本的尊重和生活空间。几家人搅在一起。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文化是什么?是趋同,随大流保险。别人干啥我干啥。西方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自我,个人主义,独具创新,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我们要是发现几个和大家不一样的也会立刻同化他们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定势思维是什么?是我们认同我们现在做的是对的,一旦发现哪不一样,马上归队。保持队形的整齐性。固定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失去了挑战创新冒险的精神。

我们可以放任自由,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吗?去自由吗?说的很容易,我想大多数过了35岁的人基本上开始过着他们余生的生活了。但是至少我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可以不受限制的享受自由,因为没有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没有人会指责你乱想不对前提是他们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们坚持的是稳定,他们追求的是多种可能性,不断的去挑战自我。也许我们不会理解他们那么放任自由,那么自我,放着稳定的日子不过,也许他们也不会理解我们,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没有自我。

这些问题让我坐过了站。我必须下地铁,往回坐。车门关上,我看到地铁里面坐着的人们,有人低头玩手机,有人背靠着闭目休息,有人发呆,相同的是很多人的眉头都是紧锁的。我突然想大声的问那些人,也问自己“ 你有没有因为没有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而后悔?或者告诉我你最大的烦恼是是什么?你在为什么事情而痛苦?”

说到底,还是习惯从别人身上找自我,定位自我。

走出地铁,阳光温暖而招摇。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我很喜欢画画,却被告知不可以不学无术。所以被迫放弃了美术。我后来在很多次和别人的倾诉中提到了这件事情带给我的伤痛。

我的英国男朋友说你可以现在学啊,如果它真的是你的梦想,现在你可以实现它,Never too late. 我真的可以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又拖了3年,回国以后我去报班学习油画。只是我意外的发现我没有小时候那么热爱它,我曾以为我仍然狂热将永远狂热,是因为我无法忘记小时候的那种无法拥有的巨大的失落感。

这种失落感给我造成了热爱的假象。所以,也许有时候我们坚持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仅要知道Never too late同时也要记住趁早,因为错过,你也许还有机会,但是不趁早,会发现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热情。

就像齐柏林教授在49岁的时候辞去公务员的职务放弃了后半生的医保决定用毕生的积蓄拍摄《看见台湾》。别人都笑他傻,再等3年就不用放弃后半辈子的医保和社保啦。他说,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那时候我还想不想拍摄这部纪录片呢?

最害怕的不是失去的机会而是热情。齐柏林用毕生积蓄拍台湾,感染了很多社会各界人士鼎力相助他,包括侯孝贤导演、吴念真老师、新加坡的交响乐指挥家、等等人士,这部片子最终获得金马奖。

2015年1月,我在上海一席见到他,在现场他播放了几个《看见台湾》的片段:飞机在台湾上空飞着,飞过一片麦田,麦浪谷滚滚,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农民们抬起头绽放黝黑灿烂的笑容,他们对着天空招手,吴念真老师的声音如一股清流:这里,是台湾!我记得现场很多人都哭了。

可能,因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人情感,而是更大的情怀。

就在昨天2017年6月10号,齐柏林导演的飞机失事,他和助理几人遇难。非常非常心痛,也很感谢齐柏林导演用毕生精力让全世界人看到了台湾的全貌。

也很感恩我曾经写过齐柏林导演的故事,2015年1月的那个冬天,我听他在台上讲故事,他不认识我,我只是坐在最后面一排过道楼梯上,在黑暗中因为感动而默默的抹眼泪的陌生人。

当他说:“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想做的事情,哪怕它会失败。”

我坐在走廊的地上,头贴着腿,脸埋下去,哭到抬不起来,心里说:是啊,是啊,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它也是我毕生要做的事情。

谢谢你的勇气和力量!祝福齐柏林导演!

特别说明:这个文章我以前的第一稿,用了“余欢”这个笔名在智囊团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过。真人,是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1d89a66732c:逃不出的现实,追不到的自由。
  • 好奇心BOOM:喜欢你的文字,引起共鸣。同以此自勉,勇敢生活勇敢追梦
  • 云朵tania:结婚是件比找工作更需要慎重的事,被年龄追赶着匆忙进入婚姻代价很高。
  • 云朵tania:结婚是件比找工作更需要慎重的事,被年龄追赶着匆忙进入婚姻代价很高。
  • 巴沃多吉:你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共鸣。五月,我临时离开了一个很不错的单位,回到家乡,感觉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总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瞎折腾。
  • 林陌子:这篇文中吐槽了目前的状态:http://www.jianshu.com/p/f9efbc909691
    觉得你的文章中的例子也许就是我所追求的生活。
  • 2211f16360b7: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如果我是自由人 我也奋不顾身 奈何身不由己 。本是局中人,只能挣扎期中
  • 小花kikik:我好想知道作者最想做的是什么
  • 朱子_:看完了文章,想请问下,那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呢?你想NEVER TOO LATE做的是什么呢?这就跟一首歌一样,有时间没钱旅行,有钱了没时间。以前有激情没条件,现在有条件了没激情了。。。。
    ddfa7f402589: @朱子_ 说的很对,以前得不到,现在不想要。
  • Mars_pananting:"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小伙子因为拥挤而破口大骂。爹娘都被问候着".渲染的有点过分。
  • Qme:其实我觉得比较可悲的是,从小被教导应该如何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的人,长大了尽管对生活和现状不满意,却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小的时候家长不引导去培养什么兴趣,成长过程中不去学着发现和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长大了有了自由也不见得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
  • 叮宕: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人生最难的也在于后发先至,never too late 并不容易,它需要人生的智慧与勇气,愿它们与你相待。
  • ac9a32253866:Never too late.
  • 熬至滴水成珠: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一个最近认识的十分仰慕的人。她因为当上副校长要主抓业务不能教学,所以惴惴不安,甚至想辞掉公职继续去一线教学。她的头上有很多光环,但是最引以为豪的却是在一线教学30多年的经历。这种始终对教学工作保有赤子之心的热忱真是特别令人感动和敬佩!
    d12dac33521e:@熬至滴水成珠 认识的一位管理人员,聊起来最难忘的却还是多少年以前教书的日子,如此真实,实在。
  • 长亭怨慢:这大概就是我惴惴不安的原因,一面不安于现状,极度想要逃离,一面又没有勇气真正重头开始。
    你开头说的地铁经历😭我每天上午都在重蹈覆辙。
  • 西夏在城堡:无比认同 最近也是朝着自己的热爱和理想在行动
  • 清澈的北风:天呐,头衔真多!
    只记住是一个美女!: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whale:
  • SevenLonely:想到了北上广地铁上那么多人,天天挤着地铁去上班。那样的生活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 可是大家都没有办法,为了生活,为了挣钱,为了房子,为了出人头地,大家不得已。有时候真的想自己去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是很不容易的。我有时候想抛开所有的事,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可是生活压力不允许自己有其他的想法。当你思想跑题的时候,人家会把你拉的很远,你怎么赶也赶不上。
  • 8b020cbd0880:生活在别人的圈子里,容易看不到自己。
    很多东西只要是自己最想做、最喜欢做的事情,哪怕它会失败,也never too late.
    总会有对的时间对的事情还有对的人在等你。
  • 溪谷Y:看到这篇文章,特别想给我妈看,梦想是自己的,人就活这么一次,你的潜能总是超乎想象的,别活在世人的期盼里。
  • 子谦的一周家书:写到我心里去了。真的,家里人都希望我尽快稳定下来,然后结婚,生子。但我一想到将要来到的千遍一律的生活,不敢前进,不敢选择。甚至开始自暴自弃,不愿和人交流,沉迷游戏。最主要的是,我可能已经丢掉了梦想。没了任何兴趣。
    子谦的一周家书: @宣懿Yolanda 谢谢。您说的对,每个人都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会找回自己的。
    宣懿宣懿:@WaLLeCat 我们的梦想我们自己买单 和别人无关。他们又不知道我们的梦想有多重要。另外,正是因为现实残酷而艰难,才能考验我们有多大的力量,不是吗?所以沉默游戏、不敢前进,可能真的会离最初的自我越来越远。我始终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谢谢你的分享!我认为还在痛的人,都是很高觉悟的人,总比麻木不仁的人强很多,加油吧!

本文标题:Never too late 和 趁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yh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