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秋千夫妻

作者: 三栖野鹤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6:58 被阅读43次
我这简笔画,你能看懂吗?儿时的年味|秋千夫妻

关于儿时年味的记忆很多,从草楼上攒鸡蛋卖钱买炮仗;大白天去摆板凳霸位置看露天电影;水泥路上坐自己设计制造的弹子车;冒着被踩踏的危险俱乐部前挤1毛钱一张的电影票看电影……但最不能忘记,至今还回味无穷的还是打秋。

打秋,就是打转转秋,而不是荡两根绳子挂在高处那种秋千。

打秋是我们村过年的传统项目,一般都在腊月二十边就开始支秋了。一直要打到正月结束,开始种洋芋了,打秋的人才慢慢稀疏,这时候才开始卸秋,只待来年再次重来。

支秋的地点一定要平坦开阔,因为只有支大型的秋,打起来才刺激,秋小了打起没意思。大型的秋,秋梁不会低于15米,所以,安全旋转区域直径就不能低于20米。打秋必须有起哄的观众,除了安全旋转空间,还要有“观众席”的位置,越多越好。在学校还没钱硬化场地的那些年,村里最大的秋就支在学校的操场正中央。后来学校场地硬化了,管理也规范了,支不了了。“好事者”就把秋支到了自己家最大的蚕豆田里,为了村民们能热闹高兴,不惜牺牲自己家一伐庄稼。

秋的制造特简单,由村里玩心大的“好事者”领头,到我们家“大树林”祖茔里去,砍两棵大碗口粗细,笔直的栗柴树,一棵根部两米多一截做秋桩,做秋桩的树根那头栽在土里,另一头砍成圆锥形;一棵要笔直而伸展,长度不低于15米,大小头粗细匀称的用来做秋梁,根据大小头的重量,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秋桩圆锥头的大小,在平衡点处凿一个半圆的弧形,再用一截略细但扎实的树块凿出另一半弧形,把两个弧形相向组成一个圆,最先的时候用八号铁丝固定,后来科学了,打眼用螺丝固定。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秋梁的两端装上两个扶手,称为“扳桩”,这是打秋唯一的安全防护装置,其作用一是让打秋的人手有抓拿,二是防止人体因惯性甩飞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打秋也不例外,尽管老辈人发明秋时,没有总结出这句流行语,但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每到打秋时节,就会听到父辈和爷爷辈不无感叹地回忆,那时候,哪个爷爷和哪个奶奶打秋打得最好,哪个叔伯和哪个姑婶打秋打成了一对。有秋打,就爱情,这些浪漫的故事一直在延续。

打秋追求的是三个爽点:一个是秋梁和秋桩摩擦发出的声韵美,绵远而悠长,几里外都能听见;一个是旋转、升降起落的刺激,整个人真有飞起来的感觉;三就是和自己心仪的那个人打秋,春心会更加荡漾,男的在大头,女的在小头,四目顺秋梁相望,两个人在上下升降配合中,旋转成了一个整体,相互间会更加心驰神往——木作的秋梁也能过电,秋梁成了红娘!

打秋要求做到两个美,一是力量美,主要指在大头的男生,整个秋的旋转,要靠男生蹲地推动, 秋打得欢不欢,刺不刺激,就看男生是否敏捷矫健,在小头的女生,只要节奏跟上,脚尖稍微点地配合就行;二是姿势要优美,除了借助惯性,男女都应甩出优美的弧线外,男的要矫若游龙,有力且花样翻新,还要动作神出鬼没,越夸张,越惊险,越滑稽越好,要能引来观众的哄笑。而女生也不能死死地伏在秋梁上,要绷直了身体,从头到脚保持一条直线,做到身轻如燕,衣袖曼舞,飘飘欲仙。

打秋最热闹的时刻,是从晚饭后开始的。

记忆中,周围村寨是不时兴支秋的,即使支了,打的人也不多,不热闹。而我们村不一样,进入腊月大家便自然想起打秋的事,等秋支好后,支秋的地点就成了最热闹的去处。不分身份地位,从十把岁到七八十是岁,男女老少人人喜欢,个个参与。

秋千声是号角,是召集令,只要“叽——格——格——叽——”的声音响起,伴随着降临的夜幕,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往支秋的地方聚集,而且不光本村的村民,还有来自三川四码头和临近十里八村的客人。

秋的周围一圈,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用水泄不通形容一点不为过,有意来打秋的不少,看热闹的更多。

有固定“秋伴”,或者想碰碰运气,找个“秋伴”的男女都挤进最里面一层,以便看到心仪的“秋伴”换上了秋,自己好紧跟着换上去。因为人太多,每一对换上去,在上面都打不几圈,马上会被其他的组合换下。除非大家都已经看明白,某一对的关系已经明朗化,大家就好多让机会给他们,甚至会不约而同地故意不换他们,让他们在上面悠个够,直到打得精疲力尽,女方先告饶主动要求换人为止!

从正月初一开始,秋便白天晚上不得歇气了,整天叫个不停。往往一架秋是满足不了打秋人的需求的。因得打的时间短,在大秋上打得不过瘾的,便另找场地支起一架小型的秋,约上自己的几个“秋伴”尽情潇洒,虽然没有大型秋千打起来刺激。但打秋的所有情调关键看另一头的是谁,只要另一头是自己想要的人,秋大秋小已退居其次。为了“独享”,打秋尽兴尽情,有的年份,村里的秋会增至四五架,心无所属,又想寻找刺激的“单身狗”就会游荡于这些有秋的地方……

会擦出火花,产生爱情的地方就会有竞争,争风吃醋者有之,因争风吃醋出点小摩擦者亦有之,因为自己喜欢打秋,不止一次被卷入这类小风波,但后来也就风平浪静了,由于没遇上心仪的“秋伴”,自然没有产生浪漫的爱情。

但因打秋喜结良缘的,每年都有那么一至二对,结婚后,他们的日子也一如打秋般刺激浪漫,并一直传为婚姻美谈!

快三十年没见过转转秋和打秋的场面了,现代文明接受不了打秋这种“野蛮”且“危险”的游戏,这也不行,那也不可,有时候总让人缩手缩脚,谁还会去冒险支秋呢,怕是这一生也难得重见了!

耳边似乎传来了“叽——格——格——叽——”的声音,绵远而悠长……

那刺激,至今心驰神往!儿时的年味|秋千夫妻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年味|秋千夫妻

    关于儿时年味的记忆很多,从草楼上攒鸡蛋卖钱买炮仗;大白天去摆板凳霸位置看露天电影;水泥路上坐自己设计制造的弹子车;...

  • 伤感的年味,不写也罢!

    昨天发了一篇征文《儿时的年味|秋千夫妻》,其实是一篇不完整的文章,因为内心想通过本文表达的意思没有表达出来,不是表...

  • 儿时的年味 | 儿时的年味

    早晨起来,看到小区内家家户户窗外挂着酱鱼干、酱鸭,闻到了过年时特有的香味,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童年时过年的美好回忆。...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是一家人置办年货的样子 儿时的年味是母亲打扫房子时的身影 儿时的年味是父亲准备年夜饭的香味 儿时的年味是...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前两天和老爸通电话,我说寄了年货回去,今年过年这边家里要来人,我不能和孩子回去了。 那边的父亲沉默了一秒钟说,你都...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是一串精美的风铃,只要记忆的风略过,便会响起清脆的铃声。儿时的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的流淌在记忆里,...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在附近的小区停了车,我和男朋友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盒,走回这条我住了十几年的老街道。小时候觉得这条街很长,很宽,来回跑...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是香甜的滋味 是外婆家的饭菜 触碰出味蕾的绽放 儿时的年味 是漂亮的滋味 是妈妈涂的红指甲 映射出触觉...

  • 儿时的年味|找寻儿时的年味

    推开记忆的门扇 撷几枝岁月的藤蔓 编制成光阴的背篓 搭乘腊月的末班车 去故乡的山村把儿时的年味找寻 ...

  • 儿时的年味‖诗歌: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是家家户户烘烤的腊肉 让人禁不住的垂涎欲滴 儿时的年味 是我们拎着灯笼讨来的爆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秋千夫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wc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