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天 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学生要想完成一道实际作业,他就得熟悉两条或更多的原理。在完成这种性质的作业时,就在进行着一种对智力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知识迁移的过程,即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概括性的真理进行重新思考的过程。学生应当从新的、以前对他来说是未知的角度来看各种事物和现象。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指出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不是简单背诵之前学过的知识,而是将知识进行思考和重新整合的过程,也就意味着每一次复习都是一次智慧上的提升。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复习时往往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再读几遍书;复习笔记;直接让学生一套试卷。这几个复习方法看起来是从基础到重点再到实际应用,貌似都在完成复习,可实际效果却很难一一落实。比如,读书复习到底复习什么,笔记上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背下来吗,试题对应的是哪些知识点等等。如果教师在复习之前没有明确的指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流于空泛,知识点复习尚且不能落实,提升能力发展智慧就更是一种奢望了。
苏霍姆林斯基给出的复习方法:
首先建议考虑学科和具体材料的特点;其次要努力将一条理论和另一条理论挂钩;站得远一点看教材,使主要的东西看得更清楚,抓住要点,放过细节;在笔记上留白,将最重要的知识点用红笔下在留白处;确定好复习频率。
针对语文科的特点,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复习方法,我觉得在语文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复习教材的过程可以用思维导图法。将整本书、整个单元、每篇文章的知识要点都用思维导图列出来。这样就可以完成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避免细碎和零散;同时,能够把重点内容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导图中,避免一叶障目。
其次,可以采用联想法和挂钩法将教材内容和笔记内容联系起来。教材知识的思维导图做好后,可以复习一遍笔记,然后对着思维导图联想笔记上的重点,并在导图上用红色笔一一添加。笔记和教材知识都整理好之后,可以在导图上添加挂钩,包括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单元和单元之间等等,这一部分可以用其他颜色的彩笔完成。
最后,采用点对点测试法。所谓点对点,就是一个知识点对应一至三道难度不等的习题。这样的测试能够直接把知识点落实在习题中,使复习更有效果。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时候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学生的复习必须是经常性的,并且在每次复习中都应该力争联想起更多的知识点,最好能在复习中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复习才会真正落实下去,才会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友评论